申请日2014.01.21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和产水口的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内由进水口往产水口方向依次设有强化厌氧反应区、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所述的强化厌氧反应区由至少3个串联的反应室构成,所述的反应室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的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包括流化床反应区和MBR反应区,所述的流化床反应区内悬浮有流化床填料,所述的MBR反应区内设有浸没式超滤膜组件,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具有污水处理效果好,产水稳定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和产水口的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内由进水口往产水口方向依次设有强化厌氧反应区、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所述的强化厌氧反应区由至少3个串联的反应室构成,所述的反应室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的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包括流化床反应区和MBR反应区,所述的流化床反应区内悬浮有流化床填料,所述的MBR反应区内设有浸没式超滤膜组件,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填料为带有缓释功能的生物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室由第一竖向导流板和第二竖向导流板间隔而成,且第一个反应室与装置本体墙壁间及反应室与反应室之间设有流体通道;所述的第一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顶部连接,且与装置本体底部间设有一反应室进水口;所述的第二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底部连接,且与装置本体顶部间设有一反应室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向导流板底部具有一向反应室弯折的弧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连接处和第二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底部连接处设有一弧形导流板。
说明书
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多种多样,每种污水处理工艺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污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采用单一的污水处理工艺普遍难以使水质达标排放。如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技术,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在水解细菌、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但是厌氧水解酸化技术也仅仅作为各种生化处理的预处理,用于提高污水生化性能,降低后续生物处理的负荷,因而被广泛运用在难生物降解的化工、造纸及有机物浓度高的食品污水处理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强化厌氧水解、兼氧流动床生物膜与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有机结合,克服了现有单一的生物膜或膜生物反应工艺存在的不足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和产水口的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内由进水口往产水口方向依次设有强化厌氧反应区、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所述的强化厌氧反应区由至少3个串联的反应室构成,所述的反应室内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的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复合兼氧流动床MBR反应区包括流化床反应区和MBR反应区,所述的流化床反应区内悬浮有流化床填料,所述的MBR反应区内设有浸没式超滤膜组件,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的产水管道与产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生物填料为带有缓释功能的生物填料。
优选的,所述的反应室由第一竖向导流板和第二竖向导流板间隔而成,且第一个反应室与装置本体墙壁间及反应室与反应室之间设有流体通道;所述的第一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顶部连接,且与装置本体底部间设有一反应室进水口;所述的第二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底部连接,且与装置本体顶部间设有一反应室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竖向导流板底部具有一向反应室弯折的弧度。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连接处和第二竖向导流板与装置本体底部连接处设有一弧形导流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强化厌氧水解、兼氧流动床反应与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有机结合,克服了现有单一的生物膜或膜生物反应工艺存在的不足;具有污水处理效果好,产水稳定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