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油污泥中石油高效降解菌及菌组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6-1 9:13:0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2.28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IPC分类号C12N1/20; C02F11/02; C12R1/38; C12R1/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高效降解菌及菌组及应用。所述降解菌组包括两种菌,其中一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 8646和保藏编号:CGMCC NO. 8647,名称为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g lutamicum(RS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菌组,由RS3,其保藏编号CGMCC NO. 8646和RS1,其保藏编号CGMCC NO. 8647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组对n‑C12~n‑C34的正构烷烃均有明显降解,通过GC‑MS分析表明,对萘、苊、屈和苯并[b]荧蒽的降解能力较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降解菌组作为含油污泥净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菌组为两种菌,其中一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8646,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保藏日期为:2013年12月27日;另外一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8647,分类命名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保藏日期为:2013年12月27日;所述菌组对n-C12~n-C34的正构烷烃均有明显降解,且对萘、苊、屈和苯并[b]荧蒽的降解能力较强,分别达到44.39%、27.79%、30.78%和39.43%。

  说明书

  含油污泥中石油高效降解菌及菌组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尤其是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高效降解菌及菌组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是当今社会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公认的对环境最具严重影响的污染物之一。石油的勘探、开发和加工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通常含有烷烃、芳香烃、非烃化合物和沥青质等物质,会通过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含油污泥的安全处置是一个重大问题。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主要涉及油含量的减少以及水和油泥的分离。当前焚烧、制砖等处理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而利用微生物对石油污染进行降解修复安全性高、无二次污染,是一项成本低、效益高且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技术。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难于降解,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泥的微生物降解修复研究相对较少。

  申请者从渤海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出二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进一步研究菌株及菌组对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的降解能力,以期应用于含油污泥的微生物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高效降解菌及菌组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假单胞菌,以及由该假单胞菌与棒状杆菌组成的菌组,该菌种及菌组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明显,大幅提高了降解率,为制备一种高效的石油污泥降解剂提高良好的技术支持。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高效降解菌,所述降解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8646,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保藏日期为:2013年12月27日。

  而且,所述降解菌对芳香烃的降解率达到8.08%。

  而且,所述降解菌对石油的降解条件为42℃、盐度1%、pH 6~10。

  而且,所述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的降解率为53.29%。

  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高效降解菌作为含油污泥净化剂的应用。

  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高效降解菌组,所述降解菌组包括两种菌,其中 一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8646,保藏日期为:2013年12月27日,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另外一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8647,分类号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保藏日期为:2013年12月27日。

  而且,所述菌组对n-C12~n-C34的正构烷烃均有明显降解,且对萘、苊、屈和苯并[b]荧蒽的降解能力较强,分别达到44.39%、27.79%、30.78%和39.43%。

  含油污泥中石油的高效降解菌组作为含油污泥净化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

  1、本申请从渤海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出石油烃降解菌,其保藏编号CGMCCNo.8646,经过试验证实,RS3对芳香烃的降解率最高,达到8.08%,该细菌30d内对含油污泥中总石油烃(TPH)的降解率分别为53.29%,该细菌对石油的最适降解条件分别为42℃、盐度1%、pH 6~10。

  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菌组,由RS3,其保藏编号CGMCC No.8646和RS1,其保藏编号CGMCC No.8647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混合菌组对n-C12~n-C34的正构烷烃均有明显降解,通过GC-MS分析表明,对萘、苊、屈和苯并[b]荧蒽的降解能力较强,分别达到44.39%、27.79%、30.78%和39.43%。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