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8-6-2 13:33:5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12.10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机械格栅间(1)、含油水调节池(2)、隔油沉淀池(4)、气浮池(5)、总调节池(6)、毛发聚集器(7)、生化处理单元(8)、沉淀池(9)、生物炭滤池(10)、回用清水池(11)及回流供水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生化处理单元,将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进行接触氧化,处理效率高,效果显著;通过在生化处理单元中的一级接触氧化池增设鼓风机,大大提高了氧化效率,近一步提上了污水处理效果。通过先将车间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隔油、气浮处理,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生化及深度处理,不必定期更换作为吸附剂的活性炭,大大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机械格栅间(1)、含油水调节池(2)、隔油沉淀池(4)、气浮池(5)、总调节池(6)、毛发聚集器(7)、生化处理单元(8)、沉淀池(9)、生物炭滤池(10)、回用清水池(11)及回流供水系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单元(8)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接触氧化池(81)、中间水池(83)和二级接触氧化池(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81)设有鼓风机(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调节池(6)采用预曝气,曝气量为30~40m3/h,容积为50m3,停留时间为4~5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81)有效容积为50m3,水力停留时间为4h,采用球形填料,填充比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83)有效容积为25m3,填装半软性填料约21m3,水力停留时间为2h,内部为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9),内部为钢结构,表面负荷为1.5m3/m2·h,内设斜管。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沉淀池(4),在其流入的管道处设有混凝器(3)。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滤池(10),在其流出的管道处设有消毒器(13)。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水回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现有的中水回用系统,可将洗浴废水和车间含油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对洗浴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但对车间含油废水的处理出水水质极少能达到要求,经分析其原因是:混凝沉淀和气浮只能去除非溶解性有机物和浮油,而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只能靠后端的活性炭吸附来去除,活性炭由于使用时间过长而失去了吸附作用,致使出水水质恶化,如若定期更换则处理费用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将车间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隔油、气浮处理,再与其他废污水混合进行生化及深度处理的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车间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机械格栅间、含油水调节池、隔油沉淀池、气浮池、总调节池、毛发聚集器、生化处理单元、沉淀池、生物炭滤池、回用清水池及回流供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中,增设了生化处理单元,先将车间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隔油、气浮处理,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生化及深度处理。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不在于原中水回用处理系统中已有的成熟技术,故不再赘述提取该系统其他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接触氧化池、中间水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当处理液从总调节池中经过毛发聚集器的过滤,进入到生化处理单元,先通过一级接触氧化池,做一级接触氧化,接着进入中间水池,经过提升泵的进一步提升流速,进入二级接触氧化池,作进一步的接触氧化,然后输出处理液到下一系统结构。该生化处理结构不局限与本结构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设有鼓风机。为了更好地进行一级接触氧化,提升氧化效果,故在一级接触氧化池处设计了鼓风机,鼓入大量空气,易于氧化。

  进一步地,所述总调节池采用了预曝气,曝气量为30~40m3/h,容积为50m3,停留时间为4~5h。这里在总调节池中选择预曝气,保证一个中水回用的一个处理效果,并优选一种总调节池的曝气方案和容积大小设计以及处理液的停留时间优选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50m3,水力停留时间为4h,采用球形填料,填充比为30%。这里作为优选结构,具体的结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为25m3,填装半软性填料约21m3,水力停留时间为2h,内部为钢结构。这里作为优选结构,具体的结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变更。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内部为钢结构,表面负荷为1.5m3/m2·h,内设斜管。保证对处理液的沉淀效果,优选钢结构设计,并在内部设有协管。

  进一步地,所述隔油沉淀池,在其流入的管道处设有混凝器。混凝器喷洒混凝剂,使处理液能在隔油沉淀池充分混凝沉淀。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滤池,在其流出的管道处设有消毒器。在流出生物碳滤池的管道处设置的消毒器,会喷洒消毒液,进一步净化处理液,进入到回用清水池中,回流清水池中的中水通过提升泵还可回流到生物炭滤池中,或者直接进入回流供水系统,供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生化处理单元,将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进行接触氧化,处理效率高,效果显著;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化处理单元中的一级接触氧化池增设鼓风机,,大大提高了氧化效率,近一步提上了污水处理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将车间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隔油、气浮处理,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生化及深度处理,不必定期更换作为吸附剂的活性炭,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