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泡菜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6-2 19:15:5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12.04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IPC分类号C02F103/32;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1)培育驯化专属的耐盐菌;(2)将泡菜废水通入格栅井进行固态悬浮物的初步去除;(3)将格栅井内的废水输送至调节池内,进行物理沉降,并搅拌使水质均衡;(4)将废水通入厌氧系统进行处理,降解和分解有机物;(5)将废水通入好氧生化系统进行二段兼氧好氧处理,利用兼氧耐盐菌和好氧耐盐菌分别对残留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并使水质均衡;(6)由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污泥沉降,再由碳滤池进行过滤处理,使出水水质清澈。本发明不仅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而且使泡菜废水内的固体悬浮物、有机物等杂物依次去除,极大地提高了最终污水处理的效果,为企业节约了一大笔额外处理的开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排放的泡菜废水的特性筛选、培育及驯化能够适应该泡菜废水的专属的厌氧、兼氧、好氧耐盐菌,并将之用于对应的处理阶段;

  (2)将泡菜废水通入格栅井进行固态悬浮物的初步去除,以防止堵塞;

  (3)使用提升泵将格栅井内的废水输送至调节池内,将比重大于水的固体物进行物理沉降,并在调节池内置潜水式搅拌器,在常温条件下搅拌,使池内水质均衡;

  (4)将废水通入厌氧系统进行厌氧处理,利用厌氧耐盐菌分解有机物;

  (5)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好氧生化系统进行二段好氧兼氧处理,利用好氧耐盐菌和兼氧耐盐菌分别对残留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并通过内置的搅拌器进行搅拌,使水质均衡;

  (6)由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污泥沉降,再由碳滤池进行过滤处理,使出水水质清澈,符合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回转式格栅机去除固态悬浮物,其栅条间距为16~25mm,栅渣0.10~0.05m3/103m3废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厌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内置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催化氧化池和内置厌氧耐盐菌填料的水解酸化池;由调节池内输出的废水先进入催化氧化池中,在常温常压下,由曝气机进行曝气,当溶解氧量为0~1mg/l的情况下由铁碳微电解填料形成的微电池系统对环状和长链有机物进行降解,然后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溶解氧量为0~0.5mg/l的缺氧环境下由厌氧耐盐菌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分解有机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好氧生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好氧池、一级兼氧池、二级好氧池和二级兼氧池,其中,好氧池内置好氧耐盐菌填料,兼氧池内置兼氧耐盐菌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进行好氧反应和兼氧反应时均通过射流曝气机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曝气,使好养环境溶解氧当量为2~4mg/l,兼氧环境溶解氧当量为1~2mg/l。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二沉池进行污泥沉降后,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外运。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筛选、培育及驯化专属的厌氧、兼氧、好氧耐盐菌的步骤如下:

  (1a)取用泡菜废水和原排放地的活性污泥加入细菌培养池,为细菌培养模拟实际生活条件;

  (1b)筛选存活细菌进行培育、驯化,不定期加入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氮磷基本元素的营养物质;

  (1c)进行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获得使SV30%达到15%~30%的细菌作为母体细菌;

  (1d)将母体细菌分别置于厌氧、兼氧、好氧三种环境下培育,获得能够适应该泡菜废水特性的专属的厌氧、兼氧、好氧耐盐菌。

  说明书

  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泡菜生产工艺中产生的高盐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酱腌菜、调味品、红油系列小菜为主的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高盐浓度的工业废水,俗称泡菜废水,其氯离子浓度最高浓度能达到30000mg/l;若让该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中,势必将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发黑发臭,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以致破坏水体生态系统,降低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恶化,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泡菜废水中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等大分子有机物,并且具有盐度较高,水质波动变化大,对普通微生物生长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甚至于杀死普通微生物等特点,普通传统工艺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最终的废水处理结果达不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以致于后续还需进一步处理,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不符合现目前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战略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优化、造价成本低廉、基础处理相对简单且处理结果能够符合国家标准的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泡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排放的泡菜废水的特性筛选、培育及驯化能够适应该泡菜废水的专属的厌氧、兼氧、好氧耐盐菌,并将之用于对应的处理阶段;

  (2)将泡菜废水通入格栅井进行固态悬浮物的初步去除,以防止堵塞;

  (3)使用提升泵将格栅井内的废水输送至调节池内,将比重大于水的固体物进行物理沉降,并在调节池内置潜水式搅拌器,在常温条件下搅拌,使池内水质均衡;

  (4)将废水通入厌氧系统进行厌氧处理,利用厌氧耐盐菌分解有机物;

  (5)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通入好氧生化系统进行二段好氧兼氧处理,利用好氧耐盐菌和兼氧耐盐菌分别对残留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解,并通过内置的搅拌器进行搅拌,使水质均衡;

  (6)由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污泥沉降,再由碳滤池进行过滤处理,使出水水质清澈,符合标准。

  其中,所述步骤(2)中,通过回转式格栅机去除固态悬浮物,其栅条间距为16~25mm,栅渣0.10~0.05m3/103m3废水。

  并且,所述步骤(4)中厌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内置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催化氧化池和内置厌氧耐盐菌填料的水解酸化池;由调节池内输出的废水先进入催化氧化池中,在常温常压下,由曝气机进行曝气,当溶解氧量为0~1mg/l的情况下由铁碳微电解填料形成的微电池系统对环状和长链有机物进行降解,然后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溶解氧量为0~0.5mg/l的缺氧环境下由厌氧耐盐菌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分解有机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好氧生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好氧池、一级兼氧池、二级好氧池和二级兼氧池,其中,好氧池内置好氧耐盐菌填料,兼氧池内置兼氧耐盐菌填料。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5)中进行好氧反应和兼氧反应时均通过射流曝气机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曝气,使好养环境溶解氧当量为2~4mg/l,兼氧环境溶解氧当量为1~2mg/l。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二沉池进行污泥沉降后,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浓缩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外运。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筛选、培育及驯化专属的厌氧、兼氧、好氧耐盐菌的步骤如下:

  (1a)取用泡菜废水和原排放地的活性污泥加入细菌培养池,为细菌培养模拟实际生活条件;

  (1b)筛选存活细菌进行培育、驯化,不定期加入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氮磷基本元素的营养物质;

  (1c)进行活性污泥沉降比实验,获得使SV30%达到15%~30%的细菌作为母体细菌;

  (1d)将母体细菌分别置于厌氧、兼氧、好氧三种环境下培育,获得能够适应该泡菜废水特性的专属的厌氧、兼氧、好氧耐盐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各个处理池设计为组合形式,不仅布置紧凑,节省用地,而且通过合理优化工艺流程(先厌氧处理后好氧兼氧处理)使泡菜废水内的固体悬浮物、有机物等杂物依次去除,由整体结构的优越性极大地提高了最终污水处理的效果,在出水阶段不用加入PAC(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也能达到出水清澈,为企业节约了一大笔额外处理的开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基础处理相对简单,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发明利用较为密集的栅条设计,使废水在初步处理阶段就能够去除大部分的较为粗大的固态悬浮物,防止其进入后续的水泵或管道阀门中发生堵塞,为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保障。

  (3)本发明在调节池中进一步的较为明显的难溶性固体渣子进行沉降分离,并通过搅拌使水质均衡,为后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做好了充分地准备。

  (4)本发明对废水中的有机物依次、逐步进行处理,先通过催化氧化反应将难降解的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为容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有效提高了废水处理的可生化性,也有效降低了废水的色度,促进废水中的胶体物质脱稳和离析,再进一步通过厌氧反应利用厌氧耐盐菌进行有机物分解,此时厌氧分解有机物具有能耗低、污泥量少并能够处理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有机物质,符合产业需求。

  (5)本发明中在厌氧反应后再进行二段兼氧好氧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除去残余有机物,而且可大大提高了生化效果,降低运行能耗20~30%,同时对水量、水质大幅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具有较高的脱氮效果。

  (6)由于泡菜废水的特殊性,本发明在进行废水处理前使用专用的细菌培养方法进行专属的耐盐菌的筛选、培养与驯化,以增强处理效果,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废水产生的企业排放的废水在参数上会有差异,这种针对性的耐盐菌培育驯化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最优的废水处理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