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6-29 8:46:1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5.29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CASS池主反应区、配水过渡区、选择区、厌氧区、缺氧区、配水渠、总出水渠和进水管,进水管的后端依次对称设置有回流污泥浓缩区、选择区、厌氧区和缺氧区。本实用新型强化了系统脱氮能力并大大增强了系统生物除磷能力;剩余污泥排放点从CASS池主反应区移到污泥浓缩区,减少了剩余污泥排放点,提高了剩余污泥排放浓度,从而减少了剩余污泥排放泵台数和流量,节省了系统电耗和投资;通过增加电动控制闸,既便于控制分时段向CASS池主反应区均匀配水,又便于CASS池主反应区停水检修和维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CASS池主反应区(1)、配水过渡区(2)、选择区(4)、厌氧区(5)、缺氧区(6)、配水渠(7)、总出水渠(8)和进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9)的后端依次对称设置有回流污泥浓缩区(3)、选择区(4)、厌氧区(5)和缺氧区(6);所述的进水管(9)通过控制闸A(13)分别连通选择区(4)、厌氧区(5)和缺氧区(6);所述的回流污泥浓缩区(3)与选择区(4)之间设有倾斜的污泥静压排放管(18),回流污泥浓缩区(3)与缺氧区(6)之间设有污泥收集槽(19)和上清液管(21);所述的CASS池主反应区(1)与缺氧区(6)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20)和污泥控制阀A(16),污泥回流管(20)在CASS池主反应区(1)的一端设有污泥回流泵(11);所述的回流污泥浓缩区(3)设有剩余污泥排放泵(12);所述的CASS池主反应区(1)与回流污泥浓缩区(3)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20)和污泥控制阀B(17);所述的配水渠(7)与配水过渡区(2)之间设有控制闸B(14)。

  说明书

  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特别是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由于其布置紧凑、节省用地、抗冲击负荷、处理效果较好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常用的有两种形式:

  CASS工艺I型是传统的CASS工艺形式,由设在首端的生物选择区、配水区、CASS池主反应区组成,选择区容积通常为主反应区的5-10%,回流污泥量为20%且仅在主反应区曝气阶段回流,即混合液回流,污泥直接回流至选择区前端,选择区没有功能分区明确的厌氧区和缺氧区。污泥回流泵和剩余污泥排放泵均布置在主反应区后端。

  CASS工艺II型是对CASS工艺的生物除磷脱氮功能增强形式,由设在首端的选择区、厌氧区、缺氧区、配水区、CASS池主反应区组成,它是在传统CASS工艺I型前端专门增加了功能分区明确的厌氧区和缺氧区,并加大了污泥回流量,回流污泥量一般为60-100%,但还是在主反应区曝气阶段回流污泥,即混合液回流,污泥分两点回流至选择区和缺氧区。污泥回流泵和剩余污泥排放泵仍然布置在主反应区后端。

  CASS工艺I型适用于进水氮和磷浓度不太高且出水对总氮、总磷要求也不高的情况。由于其选择区容积和污泥回流量较小,且仅在主反应区曝气阶段回流混合液,又没有功能分区明确的厌氧区和缺氧区,因此其除磷脱氮作用受限,对总氮、总磷的处理效果不大。

  CASS工艺II型适用于出水对总氮、总磷要求较高的情况。由于其污泥回流量加大,且有功能分区明确的厌氧区和缺氧区,因此具有较强的脱总氮能力和一定的除磷能力。但由于污泥仅在主反应区曝气阶段回流混合液,混合液中富含硝酸盐影响了厌氧区的除磷效果,因此除总磷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

  可以看出目前通常采用的CASS工艺生物脱氮效果较好,但生物除磷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同时剩余污泥泵均布置在主反应区后端且在主反应区沉淀阶段排放剩余污泥,剩余污泥排放点多、工作不连续且污泥排放浓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CASS污水处理沉淀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化生物除磷脱氮CASS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CASS池主反应区、配水过渡区、选择区、厌氧区、缺氧区、配水渠、总出水渠和进水管,进水管的后端依次对称设置有回流污泥浓缩区、选择区、厌氧区和缺氧区;进水管通过控制闸A分别连通选择区、厌氧区和缺氧区;回流污泥浓缩区与选择区之间设有倾斜的污泥静压排放管,回流污泥浓缩区与缺氧区之间设有污泥收集槽和上清液管; CASS池主反应区与缺氧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控制阀A,污泥回流管在CASS池主反应区的一端设有污泥回流泵;回流污泥 浓缩区设有剩余污泥排放泵; CASS池主反应区与回流污泥浓缩区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控制阀B;配水渠与配水过渡区之间设有控制闸B。

  污水通过所述的进水管和控制闸A分三点分配进水,优化了进水碳源的分配,提高了本系统增设的厌氧区、缺氧区反应速率,强化了系统生物除磷脱氮能力。

  本系统通过所述的污泥控制阀A、污泥控制阀B的切换,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管将CASS池主反应区曝气阶段污泥回流至缺氧区,沉淀阶段污泥回流至污泥浓缩区,这样减少了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和溶解氧进入厌氧区,强化了系统生物除磷脱氮能力。

  进一步,将选择区布置在回流污泥浓缩区和厌氧区之间,在选择区内利用部分进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去除浓缩污泥中的硝酸盐和溶解氧,减少了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和溶解氧进入厌氧区,更加强化了系统生物除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强化了系统脱氮能力,大大增强了系统生物除磷能力;减少了剩余污泥排放点,提高了剩余污泥排放浓度,从而减少了剩余污泥排放泵台数和流量,节省了系统电耗和投资;既便于控制分时段向CASS池主反应区均匀配水,又便于CASS池主反应区停水检修和维护。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