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9.13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污水预处理以及微生物氧化等步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制剂。本发明的处理工艺操作方法简单,投入少,并且能够有效除去污水中的氨氮硫磷等污染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生物制剂的制备:将混合菌液和载体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静 置6-8小时,最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6%,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 重量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脱氮硫杆菌10份,施氏假单胞菌8份,鞘氨醇单孢菌6份,短小 芽孢杆菌5份,黄孢原毛平革菌3份,金黄杆菌2份;
2)污水预处理:首先将污水经过固液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大块固体颗粒物质, 随后液体进入沉淀池,沉淀12小时,再将液体通过圆孔过滤网去除固体絮凝物,圆孔过滤网 的圆孔直径为0.1mm;
3)微生物氧化:经圆孔过滤网过滤后的液体进入微生物反应池,调节pH为7,按每立 方米液体每次投加步骤1)制备的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一周,最后静 置3天,将液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竹炭和壳聚糖按照1∶1的质量 比例混合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硫杆菌为脱氮硫杆菌 (Thiobacil1us denitrificans)ATCC25259;所述施氏假单胞菌为施氏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CCTCC NO:M209107;所述鞘氨醇单孢菌为鞘氨醇单孢菌 (Sphingomonas sp.)CGMCC NO.4589;所述短小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ATCC27142;所述黄孢原毛平革菌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ATCC 24725;所述金黄杆菌为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sp.)CGMCC NO.5282。
说明书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废弃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 水。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 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 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 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 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生活污水是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 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 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 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 磷高,后期处理比较困难。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中国国情比较特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 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 于同等重要地位。
硫磷氨氮是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也是最常见的污染物。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去除污水中 的硫磷氨氮等污染物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含反渗透、蒸馏、土 壤灌溉等处理技术;化学法含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 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术;生物法含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处理技术。 目前比较实用的方法有: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生物法以及化学沉淀 法。其中,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而化学 方法容易引起其他污染,并且成本较高,目前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是微生物法。现有技术迫 切需要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有效处理污水中氨氮硫磷等污染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简单地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硫磷等污染物,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处理污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微生物制剂的制备:将混合菌液和载体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静置 6-8小时,最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6%,即得;所述载体由竹炭和壳聚 糖按照1∶1的质量比例混合得到,竹炭的粒径优选10目;
污水预处理:首先将污水经过固液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去除大块固体颗粒物质,随 后液体进入沉淀池,沉淀12小时,再将液体通过圆孔过滤网去除固体絮凝物,圆孔过滤网的 圆孔直径为0.1mm,
微生物氧化:经圆孔过滤网的液体进入微生物反应池,调节pH为7,按每立方米液体每 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一周,最后静置3天,将液体排出。
上述混合菌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
脱氮硫杆菌10份,施氏假单胞菌8份,鞘氨醇单孢菌6份,短小芽孢杆菌5份,黄孢原 毛平革菌3份,金黄杆菌2份;上述各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1-2)×108个/ml。上述菌种 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常规菌株,
优选地,
所述脱氮硫杆菌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ATCC 25259(例如参考文 献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ay 2007,p.3265-327 1);
所述施氏假单胞菌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CCTCC NO:M 209107(例如 CN101705202A);
所述鞘氨醇单孢菌为鞘氨醇单孢菌(Sphingomonas sp.)CGMCC NO.4589(例如 CN102168054A);
所述短小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hs pumilus)ATCC 27142(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Volume 160,Issue 1,1998,Pages75-81);
所述黄孢原毛平革菌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ATCC 24725 (例如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eb1994,p709-714);
所述金黄杆菌为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sp.)CGMCC NO.5282(例如CN102433277A)。
本发明所述的菌均可以从CGMCC、CCTCC以及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等商业途径 购买得到。
本发明的各菌种的扩大培养均为本领域的常规培养方式,也可以参照文献中记载的培养 方式获得。
本发明取得的主要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纯微生物处理污水,环保无污染,成本低 廉,微生物菌剂中的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其制备方法简便,方法易 行,其操作简便,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的处理工艺操作方法简单,减少了资源浪费,投 入较少,降低了处理污水的成本;本发明处理工艺有效地净化了污水,并且除磷、脱氮同时 去除,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除磷与脱氮效果难以同时兼顾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