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5.14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IPC分类号C02F101/34;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含聚乙烯醇的废水进行电离辐射,得到一预处理水;以及将该预处理水通入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将含聚乙烯醇的废水进行电离辐射,得到一预处理水;以及
将该预处理水通入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处理的含PVA的废水中PVA的浓度为50 mg/L至110 mg/L,该含聚乙烯醇的废水接受该电离辐射的单位辐射剂量大于3 kGy。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含聚乙烯醇的废水接受该电离辐射的单位辐射剂量为大于6 kGy且小于或等于12 kGy。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离辐射为γ射线辐射、电子束辐射或X射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将含聚乙烯醇的废水进行电离辐射的步骤为使该含聚乙烯醇的废水以连续流体形式通过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辐射区进行电子束辐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第一驯化废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的步骤,该第一驯化废水的BOD5/COD大于0.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先后采用第一驯化废水和第二驯化废水对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进行梯度驯化,该第一驯化废水的BOD5/COD大于0.3,该第二驯化废水驯化用含PVA的废水经过电离辐射处理后得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驯化用含PVA的废水接受该电离辐射的辐射剂量为3 kGy至6 kGy。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驯化用含PVA的废水中PVA浓度小于或等于100 mg/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投放辅助营养液的步骤,该辅助营养液投放至含PVA的废水中,或投放至该预处理水中,该辅助营养液含有氮、钾、钙及镁等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含聚乙烯醇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含聚乙烯醇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VA)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在纺织工业中的印染工艺仍然大量用到含PVA的浆料,在退浆过程中含有PVA的废水被大量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废水处理领域,生物处理方法凭借设备和运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占有绝对优势,是业内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然而,PVA属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高分子物质,生物处理法对PVA废水难以见效。而通过化学法处理PVA废水(如中国专利CN100540481C及中国专利申请CN102363543A)则容易引入其他化学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申请CN101402476A公开了一种应用电离辐射技术处理丙烯腈废水的方法,其主要利用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丙烯腈废水进行辐照,激发或电离水分子产生羟基自由基、水合电子和氢原子等活性粒子,促进丙烯腈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可以通过过滤去除的聚丙烯腈沉淀物,从而实现丙烯腈的去除。
然而,PVA本身已是一种高分子有机聚合物,PVA废水的处理问题仍然尚未解决。另外,对于大量工业废水的处理问题,单独使用电离辐射技术存在所需辐射量大、能耗高等问题,难以实际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需要与传统生物水处理工艺联用以降低其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实际应用于含聚乙烯醇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一种含聚乙烯醇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含聚乙烯醇的废水进行电离辐射,得到一预处理水;以及将该预处理水通入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含PVA的废水首先经过电离辐射处理,再经过膜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可以基本去除废水中的PVA,长期运行后去除效果稳定,适合实际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并且,由于采用电离辐射处理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相结合,使电离辐射处理所需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小,降低了辐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