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9.11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IPC分类号C02F1/46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包括主箱体、电源装置及电处理装置,所述主箱体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下方设有排渣管,所述的电处理装置设于主箱体内,所述电源装置与电处理装置连接,且位于主箱体外,所述电处理装置包括电极板和极板框,所述的电极板设置于极板框内。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电絮凝废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既增大了电解效率,又使得固定在极板框内的电极板在水处理过程中不会来回晃动,工作稳定可靠。当需要改变阴阳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或更换电极板时,将电处理装置从主箱体上卸下,不用重新连接导线即可以直接在极板框上安装或调节阴阳电极板,从而有效节省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操作和维护都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包括主箱体(1)、电源装置(2)及电处理装置,所述的主箱体(1)设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下方设有排渣管(5),所述的电处理装置设于主箱体(1)内,所述的电源装置(2)与电处理装置连接,且位于主箱体(1)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处理装置包括电极板(7)和极板框(6),所述的电极板(7)设置于极板框(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板(7)按照1~15mm的间距设置于极板框(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板框(6)的横向杆上设置刻度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板框(6)的横向杆上设置与电极板(7)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板框(6)在极板框横向杆的端头设有吊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3)位于电处理装置的下方,进水管方向与电极板(7)之平面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板(7)为T形,其顶端设有电源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板(7)表面设置有网格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箱体(1)通过连接管连接组合使用。
说明书
一种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电化学方法对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导致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是导致水体污染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目前,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这些技术往往组合在一起使用,导致了废水处理工艺长,设备复杂、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等缺陷。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力便、适用范围广、可控性强、易实现自动化、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因此,逐步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电化学废水处理试验装置通常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在电解槽内两侧壁上设置一排排的狭缝或挡板,然后将电极板安装在槽内狭缝或挡板中间,这样往往会导致电解槽制作复杂,并且由于槽内空间狭小,污泥容易聚集、难以清洗,此外,电极板间距不能任意改变;另一种是将电极板悬挂在电解槽内,这样电极板的底部无法固定,在搅拌或曝气过程中,电极板会来回振荡,导致所测数据不准,甚至会出现电路短接、损坏电源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便于清理设备,方便电极板的更换,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在搅拌或曝气过程中避免短路的发生,研制开发一种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简便、能避免电极板短路,更便于快捷清理和更换电极板的工业废水电絮凝高效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箱体、电源装置及电处理装置,所述的主箱体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下方设有排渣管,所述的电处理装置设于主箱体内,所述的电源装置与电处理装置连接,且位于主箱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处理装置包括电极板和极板框,所述的电极板设置于极板框内。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电絮凝废水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不但使得电极板与废水接触有效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电解效率。而且由于阴阳电极板不是安装在电解槽内的狭槽和挡板上,所以不会造成污泥聚集、难以清洗的问题。并且电极板固定在极板框内,在水处理过程中不会来回晃动,测试数据更加准确。此外,当需要改变阴阳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或更换电极板时,将电处理装置从主箱体上卸下,不用重新连接导线,即可以直接在极板框上安装或调节阴阳电极板,从而有效节省时间。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组装、操作和维护都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