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3.09.11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IPC分类号C02F1/72; C02F1/50
摘要
一种高效安全的水处理氧化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水在充分搅拌条件下按以下投加顺序中之一加入高锰酸钾及有效氯,之后混合40秒~60秒、接触反应40分钟~120分钟:投加顺序A:先加入高锰酸钾,后加入有效氯;投加顺序B:先加入有效氯,后加入高锰酸钾,所述的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0.15~12mg/L,有效氯的投加量为0.3~15mg/L,且高锰酸钾与有效氯的质量配比在15∶1到1∶20之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安全的水处理氧化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水在充分搅拌条件 下按以下投加顺序中之一加入高锰酸钾及有效氯,之后混合40秒~60秒、接触 反应40分钟~120分钟: 投加顺序A:先加入高锰酸钾,后加入有效氯;投加顺序B:先加入有效 氯,后加入高锰酸钾, 所述的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0.15~12mg/L,有效氯的投加量为0.3~15mg/L, 且高锰酸钾与有效氯的质量配比在15∶1到1∶20之间。
说明书
一种高效安全的水处理氧化杀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氧化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针对饮用水源水、城 市污水厂处理排放水及用于回用目的的中水的氧化杀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氧化杀菌是水处理过程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过程,是保障处理水生 物安全性的重要屏障。饮用水处理中通常须进行预氧化灭活水源水中细菌等微 生物以避免其在输水管道及处理构筑物内滋生;滤池过滤出水须进行二次氧化 杀菌以确保水中病原细菌等微生物完全灭活并抑制其在输配水管网内滋生从 而有效地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水处理预氧化杀菌方法通常从杀菌效能及氧化副产物生成两方面进行评 价。
杀菌效能主要考察其对细菌等微生物的灭活能力,杀菌效能越强,其保障 处理水生物安全性的能力越强。反应副产物生成主要考察杀灭细菌过程中产生 的对环境生物体、人体有害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三致性”氧化副产物的 生成情况。反应副产物生成量越少,处理水的化学安全性越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各种杀菌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针对饮用水源水、城市 污水厂出厂排放水或用于回用目的的中水的高效安全的氧化杀菌方法,经该处理方法处理后,对于饮用水处理,出水相关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1985,也符合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 对于城市污水厂出厂排放水,出水相关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88);对于用于回用的中水,出水相关指标达到国家现行的中水水 质标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
将待处理水在充分搅拌条件下按以下投加顺序中之一加入高锰酸钾及有效氯,之后混合40秒~60秒、接触反应40分钟~120分钟:
投加顺序A:先加入高锰酸钾,后加入有效氯;投加顺序B:先加入有效 氯,后加入高锰酸钾。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1、往待处理水加入高锰酸钾及有效氯进行混合 (40秒~60秒)、接触反应(40分钟~120分钟);2、高锰酸钾与有效氯的投 加先后顺序根据实际工艺可先投加高锰酸钾后投加有效氯或先投加有效氯后 投加高锰酸钾;3、高锰酸钾及有效氯的投加量与待处理水水质及实际水处理 工艺有关:高锰酸钾的投加量为0.15~12mg/L,有效氯的投加量为0.3~15mg/L, 且高锰酸钾与有效氯的质量配比在15∶1到1∶20之间;4、混合、接触反应的水 力条件与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条件相同。
高锰酸钾与有效氯的投加先后顺序确定原则如下:
对于饮用水源水,若水中还原性无机污染物较多, 或源水藻类大量繁殖,或水源地与水厂距离相对较远,采用先投加高锰酸钾后 投加有效氯的投加方式;若源水受生活污水等污染较严重,水中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病原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严重,则采用先投加有效氯后投加高锰酸钾 的投加方式;
对于城市污水厂排放水或用于回用目的的中水,一般情况下采用先投加高 锰酸钾后投加有效氯的投加方式;其中,高锰酸钾投加点必须在过滤单元(如 砂滤、膜滤等)前,而有效氯投加点则置于过滤单元之后。
高锰酸钾与有效氯的投加量确定原则如下:
对于城市污水厂排放水或回用中水的处理,其有效氯投加量高于饮用水源水中有效氯投加量;
对于饮用水源水、城市污水厂排放水或用于回用目的的中水,高锰酸钾先 投加较高锰酸钾后投加其投加量大;
对于饮用水源水,若受污染较为严重,有机污染物及无机污染物较多,或藻类大量繁殖, 高锰酸钾投加量取较大值(1.0~10mg/L),有效氯投加量则取1.0~4.0mg/L;若源水保护较好,未受人为工业及生活污水污染,高锰酸钾投加量取较小值 (0.15~1.50mg/L),有效氯投加量则取0.3~1.5mg/L;
对于城市污水厂出水,若处理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高锰酸钾投量取0.5~6.0mg/L,氯投量取 4.0~8mg/L;若处理水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高锰酸钾投量取1.0~8.0mg/L,氯 投量取6.0~10mg/L;若处理水达到二级排放标准,高锰酸钾投量取 1.5~12.0mg/L,氯投量取8.0~12mg/L;
对于用于回用目的的中水,若处理水回用作为冲厕等生活杂用水,高锰酸 钾投量取0.5~2.0mg/L,氯投量取3~6mg/L;若处理水回用作为浇洒绿地等景 观用水,高锰酸钾投量取0.4~1.5mg/L,氯投量取2~4mg/L;若处理水回用作 为循环冷却水等工业生产用水,高锰酸钾投量取0.25~1.0mg/L,氯投量取 0.5~2.0mg/L。此外,中水处理工艺过滤工艺若采用砂滤、膜滤串级过滤方式, 其氯投量低子仅采用砂滤过滤的情况。
与现有杀菌方法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优异杀菌效力,对水中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不同 种属微生物均表现出良好的灭活效能,能有效保障处理水的生物安全性;
2、杀菌持续时间长,能有效抑制细菌再生长,有效保证水处理构筑物正 常运行;
3、反应副产物生成量少,能有效保障处理水的化学安全性;
4、本方法兼具有强化混凝、氧化助凝等作用效能;
5、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无须大幅增加水厂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