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7-8 15:33: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3.02.27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由八字挡墙构成的进水口河道及与其连接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河道设置挡墙装置,所述挡墙装置由挡坝和筛网构成,所述挡坝固接在进水口河道河底,所述筛网与挡坝顶部固接。有益效果:坝体的高度参照河道枯水季时的最低水位,既不会影响坝体上部的过流,又保证湿地的进水流量,还能阻挡低速沉积流沙进入湿地预处理部分;通过筛网拦截的大块河道漂浮物是造成进水格栅设备过载和进水泵维修的主要元凶,因此0.08米间距的钢制格栅成为解决设备隐患的重要措施,格栅是通过与坝体底板一次性浇筑的稳定柱上的预埋件焊接固定的,结构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由八字挡墙构成的进水口河 道及与其连接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河道设 置挡墙装置,所述挡墙装置由挡坝和筛网构成,所述挡坝固接在进水口河 道河底,所述筛网与挡坝顶部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挡坝包括底座基础和坝体,所述底座基础与进水口河道河底固接,坝体与 底座基础固接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底座基础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设于坝体后侧方,所述立柱顶端与筛网顶 端固接,所述筛网底部与坝体顶部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立柱数量为4-8个,均布在底座基础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坝体高度40-6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筛网与立柱呈倾斜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筛网为8×8厘米间距的格栅式栅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筛网与立柱连接的顶部固接与与原河道压顶相连接的压顶。

  说明书

  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技 术。根据污水在湿地内流动方式的不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其中以潜 流人工湿地应用最为广泛。人工湿地的净化原理是通过湿地生态系统中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的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管 理简单、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可以分散化和小型化建设的特点。目前,人 工湿地在废水处理和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显现出极大的优势,具有相当广 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人们对人工湿地的研究时间较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仍存在很多不足,如污水停留时间短、湿地易堵塞、内部溶解氧较低、易 形成死水区及占地面积大等。

  详见附图4,申请人在建造某市开发区西区人工湿地工程中,该项目 占地面积约12公顷,是西区水生态系统构建工程的重要节点,建设地点 位于开发区西区中心庄路以西、京津塘高速以北。西区人工湿地采用潜流 式湿地,主要接纳通过西区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河道的源水,经过进水泵 房提升经预处理环节后进入人工湿地和人工湖。使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是:由于河道漂浮物较多,经常造成泵前格栅的负载过高需人工清理,同 时有些细小杂物会混入泵井,严重的会造成泵设备的损毁,另外经过流动 带动大量流沙进入曝气沉砂池,造成出水SS指标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污水预处理 装置,在进水河道入口设置挡墙既可保证处理水的流量,又能有效拦截杂 物及降低流沙量,使格栅机和进水泵的维修率大大降低,缓解了设备工作 强度,降低了运行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人工湿地污水 预处理装置,包括由八字挡墙构成的进水口河道及与其连接的人工湿地污 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河道设置挡墙装置,所述挡墙装置 由挡坝和筛网构成,所述挡坝固接在进水口河道河底,所述筛网与挡坝顶 部固接。

  所述挡坝包括底座基础和坝体,所述底座基础与进水口河道河底固 接,坝体与底座基础固接成整体。

  所述底座基础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设于坝体后侧方,所述立柱顶端 与筛网顶端固接,所述筛网底部与坝体顶部固接。

  所述立柱数量为4-8个,均布在底座基础上。

  所述坝体高度40-60cm。

  所述筛网与立柱呈倾斜式连接。

  所述筛网为8×8厘米间距的格栅式栅网。

  所述筛网与立柱连接的顶部固接与与原河道压顶相连接的压顶。

  有益效果:结合现场实际形成了在进水泵房前端即河道上设置挡坝的 方案,坝体的高度参照河道枯水季时的最低水位,既不会影响坝体上部的 过流,又保证湿地的进水流量,还能阻挡低速沉积流沙进入湿地预处理部 分;通过筛网拦截的大块河道漂浮物是造成进水格栅设备过载和进水泵维 修的主要元凶,因此0.08米间距的钢制格栅成为解决设备隐患的重要措 施,格栅是通过与坝体底板一次性浇筑的稳定柱上的预埋件焊接固定的, 结构安全;本工程整体造价仅为14万元,湿地进水SS有效地减少,相应 的出水SS指标达标稳定,由于河道漂浮物的有效拦截,格栅机和进水泵 的维修率大大降低,缓解了设备工作强度,降低了运行成本,进水泵房前 端的环境得到了提升改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