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生物脱氮方法

发布时间:2018-7-21 14:25: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11.19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方法领域,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1)在搅拌下将含氮有机工业废水通入调节池中,以均和池内水质;(2)将悬浮填料投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并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中的废水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间歇曝气的方式运行;(3)将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输入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所述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投放有活性污泥,采用连续进水、间隙排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的膜过滤组件后排出,即完成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在搅拌下将含氮有机工业废水通入调节池中,以均和池内水质;

  (2)将悬浮填料投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并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 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中的废水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 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间歇曝气的 方式运行;

  (3)将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输入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 中,所述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投放有活性污泥,采用连续进水、间 隙排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内循环膜生物反应 器的膜过滤组件后排出,即完成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调 节池中废水的pH值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悬浮填料的投放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60~80%, 所述废水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20h,间歇曝 气的曝气时间与停曝时间之比为1:1~1:3,曝气量以移动床生物膜反 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1~3mg/L为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量控制在每升废水5~8g,所 述废水在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16h,曝气的曝 气量以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1~3 mg/L为限,间 歇排水的排水时间与停止排水时间之比为7:1~9: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量控制在每升废水5~8g,所述废 水在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16h,曝气的曝气量 以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1~3 mg/L为限,间歇排 水的排水时间与停止排水时间之比为7:1~9: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生物膜培养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并投 加活性污泥,所述废水中COD浓度控制在800~1200mg/L、氨氮浓度控制 在90~11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 70~90%,所述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曝气3 h、 停曝气6 h的方式运行,当废水中COD浓度降至200~500mg/L和氨氮浓 度降至10~30mg/L时排出废水;

  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 作,直至悬浮填料内表面完全由生物膜覆盖时即结束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生物膜培养 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并投加活性污泥,所述 废水中COD浓度控制在800~1200mg/L、氨氮浓度控制在90~110mg/L,所 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70~90%,所述活性 污泥的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曝气3 h、停曝气6 h的方式 运行,当废水中COD浓度降至200~500mg/L和氨氮浓度降至10~30mg/L时 排出废水;

  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 作,直至悬浮填料内表面完全由生物膜覆盖时即结束培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生物膜培养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并投加活 性污泥,所述废水中COD浓度控制在800~1200mg/L、氨氮浓度控制在9 0~11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70~ 90%,所述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曝气3 h、停 曝气6 h的方式运行,当废水中COD浓度降至200~500mg/L和氨氮浓度 降至10~30mg/L时排出废水;

  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 作,直至悬浮填料内表面完全由生物膜覆盖时即结束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生物膜培养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并投加活 性污泥,所述废水中COD浓度控制在800~1200mg/L、氨氮浓度控制在9 0~11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70~ 90%,所述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曝气3 h、停 曝气6 h的方式运行,当废水中COD浓度降至200~500mg/L和氨氮浓度 降至10~30mg/L时排出废水;

  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 作,直至悬浮填料内表面完全由生物膜覆盖时即结束培养。

  说明书

  一种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工业废水的生 物脱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物化方法和生化方法处理。物化方法 通常用于高浓度工业废水的预处理过程,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 但该方法的处理成本过高;生化方法处理成本低,可实现废水的达标 排放,但废水中的高浓度污染物及有毒物质会对生化处理工艺中微生 物的活性产生影响,导致生化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下降。因此,工业 废水的处理常采用物化和生化组合工艺进行,生化处理工艺是出水水 质的有力保障。

  生物脱氮技术是生化处理工艺中的一种技术,可有效去除废水中含有 的氮素,降低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根据生物脱氮过程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通常采用两级工艺,即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 ,相应的生物脱氮工艺分别为前置反硝化工艺和后置反硝化工艺。前 置反硝化工艺又称为A/O工艺,该工艺对废水水质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适 应性,无需外加有机碳源,具有一定的脱氮效果,但需要采用出水回 流措施,动力消耗较大,且容易受废水中污染物的影响,进而影响总 氮的去除效果,总氮去除率通常不会高于80%;后置反硝化工艺无需加 设回流装置,总氮去除率高,但需要外加有机碳源,增加处理成本, 且有机碳源投加过量时会影响出水水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生物脱 氮技术进行改进,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提高总氮的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氮有机工业废水 的生物脱氮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总氮去除率 ,并可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且运行成本较低。

  本发明所述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在搅拌下将含氮有机工业废水通入调节池中,以均和池内水质;

  (2)将悬浮填料投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并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 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中的废水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 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间歇曝气的 方式运行;

  (3)将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输入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 中,所述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投放有活性污泥,采用连续进水、间 隙排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内循环膜生物反应 器的膜过滤组件后排出,即完成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

  上述方法中,所述调节池中废水的pH值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 15~30℃。

  上述方法中,所述悬浮填料的投放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 的60~80%,所述 废水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20h,间歇曝气的 曝气时间与停曝时间之比为1:1~1:3,曝气量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1~3mg/L为限。

  上述方法中,所述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量控制在每升废 水5~8g,所述废水在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1 6h,曝气的曝气量以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达到1~3 mg/L为限,间歇排水的排水时间与停止排水时间之比为7:1~9:1。

  上述方法中,所述生物膜培养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 入废水并投加活性污泥,所述废水中COD浓度控制在800~1200mg/L、氨 氮浓度控制在90~11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有效容积的70~90%,所述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 曝气3 h、停曝气6 h的方式运行,当废水中COD浓度降至200~500mg /L和氨氮浓度降至10~30mg/L时排出废水;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 应器中加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作,直至悬浮填料内表面完 全由生物膜覆盖时即结束培养。

  上述方法中,所述悬浮填料的材质为聚乙烯或其改性材料,密度为0. 96~0.98 g/cm3,形状为圆筒体,其内部具有十字支撑结构,其内表 面完全由生物膜覆盖后密度与废水的密度相近。

  上述方法中所使用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pH 控制装置和温控装置有市售商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方法与现有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总氮的去除 率,并可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在进水COD浓度为800 mg/L、总氮浓 度为130 mg/L时,总氮去除率可高达90%,其出水COD浓度可低至50 mg/L。

  2、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以连续进水、间隙 曝气的方式运行,运行一段时间后,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即可适应好 氧、缺氧的交替环境,可在该反应器中同时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实 现生物脱氮。

  3、本发明所述方法所采用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可利用废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进行反硝化,无需外加有机碳源,且无需加设回流装置, 因而运行成本较低。

  4、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作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 器的后段生物处理措施,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兼具生物反应器和沉淀 池的双重功效,因而污染物去除效率高。

  5、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于含氮有机工业废水的生物脱氮,可根据具体 水质情况对具体工艺作相应调整,工艺简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