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8-9 18:52: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7.24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IPC分类号C02F3/10; C02F3/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若干滴滤塔,所述的若干滴滤塔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多次跌落布水器,所述的各多次跌落布水器由一水泵并联供水,所述水泵连接受污染的河道水体,所述滴滤塔内填置有生物填料,所述滴滤塔的塔身下部开设有网状透气窗,所述滴滤塔的塔身上部开设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仅仅依靠自然通风即可满足河道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

  1.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若干滴滤塔(1),所述 的若干滴滤塔(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多次跌落布水器(2),所述的 各多次跌落布水器(2)由一水泵(6)并联供水,所述水泵(6)连接 受污染的河道水体,所述滴滤塔(1)内填置有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滤塔(1)的塔身下部开设有网状透气窗(3),所述滴滤塔(1) 的塔身上部开设有通风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滴滤塔(1)下方分别为一集水装置(5),所述集 水装置(5)通过集水管(7)将处理过的污水流回河道水体。

  说明书

  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的设计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主要用于污水处理,传统生物膜一般采用立柱式的封闭结 构,其对氧气的需求主要通过人工曝气或通风,因此传统的生物膜难以 依靠自然通风满足微生物对氧的需求,若没有人工干预充氧则难以达到 预定的处理效果。

  长期以来,被污染的自然水体如河道和湖泊,对其的治理主要是靠 生态岛、人工曝气、抛洒生物菌种等方法。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 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的优点。但却普遍存在着基建费、 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长期运行不稳定等缺点。

  因此,如何使受污染的自然水体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最 方便的操作管理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 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就要求污水处理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耗和 少资源损耗为前提。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在污水生物处理的发展和应用中,活性污泥和 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新型滤料的开发和配套技术的不断完 善,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在近年来得以快速 发展。由于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 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在处理中极具竞争力。

  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机成分归纳起来主要 包括:蛋白质(40%-60%),碳水化合物(25%-50%)和油脂(10%),此 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尿素。生物膜法依靠固定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膜来 降解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细胞几乎能在水环境中的任何适宜的载体表面 牢固地附着、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细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 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因此生物膜通常具有孔状结构,并具有很 强的吸附性能。

  生物膜附着在载体的表面,是高度亲水的物质,在污水不断流动的 条件下,其外侧总是存在着一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 的物质,在膜的表面上和一这深度的内部生长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形 成由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生物 膜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其他一些肉眼可见的 生物群落组成;其中细菌一般有:假单苞菌属、芽苞菌属、产碱杆菌属 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原生动物多为钟虫、独缩虫、等枝虫、盖纤 虫等。后生动物只有在溶解氧非常充足的条件下才出现,且主要为线虫。 污水在流过载体表面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 附,并通过氧向生物膜内部扩散,在膜中发生生物氧化等作用,从而完 成对有机物的降解。生物膜表层生长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 膜的内层微生物则往往处于厌氧状态,当生物膜逐渐增厚,厌氧层的厚 度超过好氧层时,会导致生物膜的脱落,而新的生物膜又会在载体表面 重新生成,通过生物膜的周期更新,以维持生物膜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生物膜法通过将微生物细胞固定于反应器内的载体上,实现了微生 物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载体滤料的存在,对水流起到强制 紊动的作用,同时可促进水中污染物质与微生物细胞以及空气的充分接 触,从实质上强化了传质过程;生物膜法克服了活性污泥法中易出现的 污泥膨胀和污泥上浮等问题,在许多情况下不仅能代替活性污泥法用于 城市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而且还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强、更为 经济节能、具有一定的硝化反硝化功能、可实现封闭运转防止臭味等优 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 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本系统仅仅依靠自然通风即可满足河道 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

  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若干滴滤塔,所述的若干滴 滤塔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一多次跌落布水器,所述的各多次跌落布水器由 一水泵并联供水,所述水泵连接受污染的河道水体,所述滴滤塔内填置 有生物填料,所述滴滤塔的塔身下部开设有网状透气窗,所述滴滤塔的 塔身上部开设有通风口。

  所述的若干滴滤塔下方分别为一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通过集水 管将处理过的污水流回河道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匀速布水:通过多次跌落布水装置,既做到均匀给水,又能通 过水的二次跌落最大限度地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提高 了污水和空气的接触几率,使生物膜更具活性,从而提高了河道水的处 理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得整个系统做到免曝气,节约了动力消耗,降低 了运行成本;

  2、处理效率高,效果好:采用的复合填料强化了系统的处理效果; 有机物容积负荷可高达3.5kg/m3·d;对河道水而言,通过往复循环处理 后,使得河道水体的水质大大改善;

  3、占地面积小:自然充氧生物膜循环水处理系统体积小,可因地 制宜的安装在河道两侧或河边的可利用空间;

  4、投资运行费用低:系统配置模块化,微动力运行,大大降低了 投资和运行费用;

  5、操作方便,管理简单:无需专人管理,免去日常维护,只需定 期检查即可;

  6、设备模块化,可依据处理水量自由组合。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