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5.11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44; C02F1/66
摘要
本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该工艺不仅能够将氢氟酸废水回用约60%,而且回用水的级别能够达到近似纯水级别,直接回用给工艺水系统,使回用的废水在厂区中循环使用,该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水中的PH值调整到2.4-2.6,之后经过耐腐蚀的多介质过滤器去除废水中可能残存的少量悬浮物后,进入一级反渗透系统脱除废水中的硅酸盐以及两性物质,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水经过PH调节后进入一级反渗透收集系统,再经过二级高压泵增压后进行二级反渗透系统,经过二级反渗透系统进行脱氟除盐处理,产水进入二级反渗透水收集系统内收集,并通过增压泵提升后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废水中的PH值调整到2.4-2.6,之后经过耐腐蚀的多介质过滤器 去除废水中可能残存的少量悬浮物后,进入一级反渗透系统脱除废水中的硅 酸盐以及两性物质,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水经过PH调节后进入一级反渗透收 集系统,再经过二级高压泵增压后进行二级反渗透系统,经过二级反渗透系 统进行脱氟除盐处理,产水进入二级反渗透水收集系统内收集,并通过增压 泵提升后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进入一级 反渗透收集系统的废水的PH值稳定在8-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 反渗透系统的产水PH稳定在7-8,氟离子含量稳定在5ppm以下,电导稳定 在20us/cm以下。
说明书
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是一个朝阳行业,然而这也是一个高耗能、 高污染、用水量极大的行业,以100MW多晶硅生产线为例,每天用水量在1500 吨左右,在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氟废水占废水总量的70%左右,废水是由高纯 水冲洗硅片产生的,一般PH在2-3之间,氟离子含量一般在50-800ppm之间, 电导在2000-4000us/cm之间。
目前对于该废水的典型处理方法为沉淀法,其基本原理为:
Ca2++2F-=CaF2↓
如上式,向水中投加CaCl2或其他钙盐,使Ca2+与水中的F反应生成CaF2沉淀,从而使F-从水中去除。该工艺为成熟工艺,一般最终排放水氟离子含 量能够控制在6-10mg/L,能够保证达标排放,然而源废水本身成分较为单 一,但该工艺过程中人为引入了大量钙、镁离子等,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废水 进一步回用出水的品质,降低了废水回用的级别,更为该废水回用增大了难 度和风险。
该行业产生的稀氢氟废水,具有PH值低、腐蚀性强、电导高的特点,这 无疑增加了处理的难度,但其浊度低、硬度低、废水中成分相对单一的特性 为我们采用新的工艺处理并回用该废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氟酸废水处理的新工艺,该工艺不仅能 够将氢氟酸废水回用约60%,而且回用水的级别能够达到近似纯水级别,直接 回用给工艺水系统,使回用的废水在厂区中循环使用的。
本发明专利的氢氟酸废水回用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废水中的PH值调整到2.4-2.6,之后经过耐腐蚀的多介质过滤器 去除废水中可能残存的少量悬浮物后,进入一级反渗透系统脱除废水中的硅 酸盐以及两性物质,一级反渗透系统的出水经过PH调节后进入一级反渗透收 集系统,再经过二级高压泵增压后进行二级反渗透系统,经过二级反渗透系 统进行脱氟除盐处理,产水进入二级反渗透水收集系统内收集,并通过增压 泵提升后回用。
进一步的,进入一级反渗透收集系统的废水的PH值稳定在8-9。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反渗透系统的产水PH稳定在7,氟离子含量稳定在 5ppm以下,电导稳定在20us/cm以下。
与现有工艺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的工艺思 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氟废水处理系统,其工艺路线为废水经过PH预调节系统 将PH调整到2.5左右,经过耐腐蚀的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水中可能残存的少量 悬浮物后进入一级反渗透工艺,一级反渗透在低PH值下对氟离子的去除率较 低,然而对于水中所存在的大分子的硅酸盐等去除率非常高,经过一级反渗 透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硅酸盐以及两性物质,一级反渗透工艺的出水进入两 级PH调节水箱调节水的PH值,经过两级PH调节,废水PH值稳定在8-9之 间,然后经过二级反渗透系统进行脱氟除盐处理,二级反渗透的产水PH稳定 在7左右,氟离子含量稳定在5ppm以下,电导稳定在20us/cm以下,可直接 回用于纯水制备系统作为其原水使用。
本发明专利的效果表现为将含氟废水经过本工艺后处理为水质优于自来 水的水质,可直接回用于纯水制备系统,使厂区内的水循环使用,降低废水 排放总量,节约用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