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5.02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该菌种有效菌系为RY-1和RY-2,其中RY-1亚硝化单细胞菌属占10-30%、亚硝化螺菌属占25-35%、亚硝化球菌属占10-22%、亚硝化叶状菌属占13-55%,RY-2硝化杆菌属占20-45%、硝化螺菌属占55%-80%,并配套一种菌用营养液。本发明菌液培育快,培育好的菌液有效菌浓度高,无需进行菌液和菌体分离,投加方便,菌液在生化池内活性高,见效快,效果明显。菌液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其特征是,该菌种有效菌系为 RY-1和RY-2,其中RY-1硝化单细胞菌属占10-30%、亚硝化螺菌属占 25-35%、亚硝化球菌属占10-22%、亚硝化叶状菌属占13-55%,RY-2 硝化杆菌属占20-45%、硝化螺菌属占55%-80%,并配套一种菌用营养 液。
说明书
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氨氮废 水的菌液,该菌液可以节能高效、长期稳定的处理高氨氮废水。
【背景技术】
自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时间以来,我国对氨氮的控制愈加重视。但是 如何高效节能的智力高氨氮废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近些年来,国内的不少专家学者针对高氨氮废水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出 现了很多新工艺、新系统,主要以物化和生化方面为主。
中国专利CN102190341A公布了一种热泵闪蒸汽提脱氨法,中国专利 CN201254507Y公布了利用电化学氧化进行脱氮的高氨氮处理装置,这些 物化处理工艺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能耗较高,处理成本较大,且难以应用在 大型污水处理厂。
针对高氨氮废水生化处理新工艺也不少,中国专利CN102040315A公 布了两级A/O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中国专利CN101229944A公布了一种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滤池的工艺,这些新工艺大都较为复杂,任何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效果,故处理效果不稳定且成本较高。
此外,单一系统和工艺往往只针对特定的污水而研发,应用范围比较狭 窄。因此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育出一种菌液,可以有效地去除氨氮,并 能将其应用于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中,这样便拥有广泛应用空间。
目前虽然也有能够去除高氨氮的菌液被培育出来,中国专利 CN101899401A公布了可以处理含氨氮的菌剂,以往的高氨氮废水处理用 菌液主要由硝化菌科(Nitrobacteraceae)中的亚硝化单细胞菌属 (Nitrosomonas)、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亚硝化球菌属 (Nitrosococcus)、亚硝化叶状菌属(Nitrosolobus)、硝化杆菌属 (Nitrobacter)、硝化螺菌属(Nitrococcus)所组成。但是该菌种不能 在低CN比、低温条件下稳定高效地处理高氨氮废水。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菌液是一种能够在低CN比、低温条件下稳定高 效地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 该菌种有效菌系为RY-1和RY-2,其中RY-1亚硝化单细胞菌属占10-30%、亚 硝化螺菌属占25-35%、亚硝化球菌属占10-22%、亚硝化叶状菌属占 13-55%,RY-2硝化杆菌属占20-45%、硝化螺菌属占55%-80%,并配套一 种菌用营养液。
RY-1和RY-2菌种通过数十次筛选、通过诱变剂诱变其性状发生一定改变, 然后通过富集培养,实验室小试、中试、最后经过工业化应用,该菌种已经稳 定运行3年。该菌液可以进行产业化、商品化生产,菌种在液体形式灌装于塑 料桶中运输至工程现场,可以通过抽液泵直接投放于好氧生化池,菌种活性高、 能迅速、大量地繁殖、并且短期见效。
本发明配套菌用营养液,每天加入生化池中。加入量按经验数值和实验数值 而定。加入方式根据处理工艺而定,如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可以进行一次性 投放;如连续性活性污泥工艺则每日需加营养液置于特制的加药系统,在进水 时间内均匀加入。加入此营养液,菌液处理效果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大面积死 亡,在低温和低CN比情况下,仍能高效处理去除废水中氨氮。
菌液适用范围广,在现在普遍运用的各种好氧活性污泥法中均适用,可以根 据工艺的不同做出灵活的变动。因此菌液可以应用于废水种类也多,如焦化废 水、食品废水、屠宰废水、炼钢废水。
众所周知,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活性污泥法一直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之一, 本发明的菌液只需一次投加便长期有效,而每日加入的营养液十分廉价。故活 性污泥法结合此菌液可以说是最廉价的一种处理高氨氮有机废水的方法。另外 该菌液的加入,可以改善活性污泥的性能,使COD、总P等去除效果有所提高。
本发明的特点:菌液培育快,培育好的菌液有效菌浓度高,无需进行菌液和 菌体分离,投加方便,菌液在生化池内活性高,见效快,效果明显。菌液适应 性强,适用范围广且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内容,详见本发明实施方式,然而 所实施方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是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该菌种有效菌系为 RY-1和RY-2,其中RY-1亚硝化单细胞菌属占10%、亚硝化螺菌属占25%、 亚硝化球菌属占10%、亚硝化叶状菌属占55%,RY-2硝化杆菌属占20-45%、 硝化螺菌属占55%-80%,并配套一种菌用营养液。
实施例2,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该菌种有效菌系为 RY-1和RY-2,其中RY-1亚硝化单细胞菌属占20%、亚硝化螺菌属占30%、 亚硝化球菌属占15%、亚硝化叶状菌属占45%,RY-2硝化杆菌属占20-45%、 硝化螺菌属占55%-80%,并配套一种菌用营养液。
实施例3,不会产生大面积死亡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菌种,该菌种有效菌系为 RY-1和RY-2,其中RY-1亚硝化单细胞菌属占30%、亚硝化螺菌属占35%、 亚硝化球菌属占22%、亚硝化叶状菌属占13%,RY-2硝化杆菌属占20-45%、 硝化螺菌属占55%-80%,并配套一种菌用营养液。
本发明菌液应用于杭州某肉类加工厂,其废水水质 为:COD1360-1540mg/L,高氨氮115-120mg/L,总P21.5-31.8mg/L。要求达 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三级标准。该食品厂的废水采用 气浮一生化处理,生化分三个好氧池,以推流式进行。其氨氮和总P经常 未能达标,尤其在冬天温度低于10度,出水与进水的氨氮几乎没有变化。 在2011年1月加入菌液,结果一周调试,废水的氨氮和总P便可以达标, 然后每天加入营养液120kg,一致持续至今,氨氮维持在0.2-4mg/L,总P 在2-6mg/L范围内,出水的COD、外观和气味也较好。
本发明配套菌用营养液,每天加入生化池中。加入量按经验数值和实验数值 而定。加入方式根据处理工艺而定,如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可以进行一次性 投放;如连续性活性污泥工艺则每日需加营养液置于特制的加药系统,在进水 时间内均匀加入。加入此营养液,菌液处理效果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大面积死 亡,在低温和低CN比情况下,仍能高效处理去除废水中氨氮。
菌液适用范围广,在现在普遍运用的各种好氧活性污泥法中均适用,可以根 据工艺的不同做出灵活的变动。因此菌液可以应用于废水种类也多,如焦化废 水、食品废水、屠宰废水、炼钢废水。
然而上述仅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保护范围, 依照上述实施例所作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