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2.04.28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矿井水进行处理的系统。目前对矿井水的处理与回用还存在不足,尚未对矿区的全部污水进行处理与回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它包括有洁净矿井水回用子系统,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酸性矿井水回用子系统,含悬浮物矿井水回用子系统,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各回用子系统之间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达到了对煤矿矿区全部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全部回用,实现了煤矿矿区污水零排放的技术效果。其结构简单。减少了部分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与运行费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有洁净矿井水回用子系统(1)、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2)、酸性矿井水回用子系统(3)、含悬浮物矿井水回用子系统(4),
所述洁净矿井水回用子系统(1)中包括有涌水截流装置(101),过滤池(102),消毒装置(103),生活用水储水装置(104),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
所述涌水截流装置(1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其涌水截流装置(101)的排水口与过滤池(1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过滤池(102)的排水口与消毒装置(1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消毒装置(103)的第一排水口与生活用水储水装置(1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同时,消毒装置(103)的第二排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2)中包括有涌水汇集装置(201),混凝沉淀池(202),过滤池(203),吸附装置(204),消毒装置(205),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
所述涌水汇集装置(2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涌水汇集装置(201)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2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202)的排水口与过滤池(2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203)的排水口与吸附装置(2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吸附装置(204)的排水口与消毒装置(2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消毒装置(205)上设置的第一排水口与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酸性矿井水回用子系统(3)中包括有涌水汇集装置(301),中和池(302),
所述涌水汇集装置(3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涌水汇集装置(301)的排水口与中和池(3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含悬浮物矿井水回用子系统(4)中,包括有涌水汇集装置(401),混凝沉淀池(402),过滤池(403),消毒装置(404),
所述涌水汇集装置(4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其涌水汇集装置(401)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4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402)的排水口与过滤池(4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403)的第一排水口与消毒装置(4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2)中还设置有深度混凝沉淀池(206),过滤池(207),红外线消毒装置(208),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
消毒装置(205)上设置的第二排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消毒装置(205)上设置的第三排水口与深度混凝沉淀池(2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深度混凝沉淀池(206)的排水口与过滤池(2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207)的排水口与红外线消毒装置(208)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红外线消毒装置(208)的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同时,中和池(302)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2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403)的第二排水口与深度混凝沉淀池(2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消毒装置(404)的第一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消毒装置(404)的第二排水口与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消毒装置(404)的第三排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排水口与生活用水储水装置(104)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第一排水口与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5),
所述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5)中,包括有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
其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设置在井下的储煤工作面,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的入水口设置在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下方位置处,
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的排水口与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的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一入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第二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二入水口与消毒装置(404)的第四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三入水口与消毒装置(205)的第四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四入水口与消毒装置(103)的第三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5),
所述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5)中,包括有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
其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设置在井上的储煤工作面,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的入水口设置在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下方位置处,
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的排水口与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的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一入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第二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二入水口与消毒装置(404)的第四排水口之间用排水 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三入水口与消毒装置(205)的第四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四入水口与消毒装置(103)的第三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其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中包括有污水汇集装置(601),格栅(602),调节池(603),厌氧池(604),缺氧池(605),好氧池(606),混凝沉淀池(607),污泥处理池(608),
所述污水汇集装置(601)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污水汇集装置(601)的入水口与居民住宅排水管和垃圾渗滤液排水管的排水口之间分别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污水汇集装置(601)的排水口与格栅(6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格栅(602)的排水口与调节池(6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调节池(603)的排水口与厌氧池(6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厌氧池(604)的排水口与缺氧池(6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缺氧池(605)的排水口与好氧池(6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好氧池(606)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6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607)的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五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607)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池(608)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其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中包括有污水汇集装置(601),格栅(602),调节池(603),厌氧池(604),缺氧池(605),好氧池(606),混凝沉淀池(607),污泥处理池(608),
所述污水汇集装置(601)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污水汇集装置(601)的入水口与居民住宅排水管和垃圾渗滤液排水管的排水口之间分别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污水汇集装置(601)的排水口与格栅(6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格栅(602)的排水口与调节池(6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调节池(603)的排水口与厌氧池(6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厌氧池(604)的排水口与缺氧池(6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缺氧池(605)的排水口与好氧池(6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好氧池(606)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6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607)的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五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607)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池(608)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7),其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7)中包括有污水汇集装置(701),格栅(702),苛化池(703),曝气池(704),沉淀池(705),污泥处理池(706),过滤池(707),
其污水汇集装置(701)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污水汇集装置(701)的入水口与居民住宅排水管和垃圾渗滤液排水管的排水口之间分别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污水汇集装置(701)的排水口与格栅(7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格栅(702)的排水口位于苛化池(703)的前上方位置,与苛化池(703)的入水口相连通,
苛化池(703)的排水口与曝气池(7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曝气池(704)的排水口与沉淀池(7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沉淀池(705)的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7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707)的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沉淀池(705)的第二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五进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联接,
沉淀池(705)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池(706)的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同时,污泥处理池(706)的污泥回流排泥口与曝气池(704)的污泥回流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7),其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7)中包括有污水汇集装置(701),格栅(702),苛化池(703),曝气池(704),沉淀池(705),污泥处理池(706),过滤池(707),
其污水汇集装置(701)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污水汇集装置(701)的入水口与居民住宅排水管和垃圾渗滤液排水管的排水口之间分别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污水汇集装置(701)的排水口与格栅(7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格栅(702)的排水口位于苛化池(703)的前上方位置,与苛化池(703)的入水口相连通,
苛化池(703)的排水口与曝气池(7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曝气池(704)的排水口与沉淀池(7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沉淀池(705)的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7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707)的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沉淀池(705)的第二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五进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联接,
沉淀池(705)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池(706)的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同时,污泥处理池(706)的污泥回流排泥口与曝气池(704)的污泥回流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截流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排泥管道上设置有截流阀。
说明书
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矿井水进行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井工矿在采掘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矿井会产生不同特性的矿井水,如:常规矿井水、 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特殊污染矿井水。这些矿井水一般都不能直接循环利用, 如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而同时,煤矿在采掘、输送、 洗煤、矿区绿化、环卫以及职工洗浴等生产环节与期间要进行喷淋抑尘、精煤洗选、洗浴 与生活饮用又需要供应大量的水。这样一排一供,双向加大了对水资源的消耗,因此,将 产生的矿井水、洗煤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矿区各种用途,是一项保护环境、节 约水资源的措施。
但是,目前对矿井水的处理与回用还存在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在于:矿井水处理后 在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回用;尚未对矿区的全部污水进行处理与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使其煤矿矿区的全部生产 废水及生活污水全部回用,实现煤矿矿区污水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有洁净矿井水回用子系统1、高矿化度矿井水 处理回用子系统2、酸性矿井水回用子系统3、含悬浮物矿井水回用子系统4、洗煤废水 回用子系统5,
所述洁净矿井水回用子系统1中包括有涌水截流装置101,过滤池102,消毒装置103, 生活用水储水装置104,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
所述涌水截流装置1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其涌水截流装置101的排水口与过滤池 1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过滤池102的排水口与消毒装置103的入水口之间 用排水管道相连通,消毒装置103的第一排水口与生活用水储水装置104的入水口之间用 排水管道相连通,同时,消毒装置103的第二排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入水口之 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2中包括有涌水汇集装置201,混凝沉淀池202, 过滤池203,吸附装置204,消毒装置205,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
所述涌水汇集装置2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涌水汇集装置201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 2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202的排水口与过滤池2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203的排水口与吸附装置2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吸附装置204的排水口与消毒装置2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消毒装置205上设置的第一排水口与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 管道相连通,
所述酸性矿井水回用子系统3中包括有涌水汇集装置301,中和池302,
所述涌水汇集装置3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涌水汇集装置301的排水口与中和池302 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含悬浮物矿井水回用子系统4中,包括有涌水汇集装置401,混凝沉淀池 402,过滤池403,消毒装置404,
所述涌水汇集装置401设置在采掘工作面,其涌水汇集装置401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 池4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402的排水口与过滤池4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403的第一排水口与消毒装置4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5中,包括有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 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
其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设置在井下或者井上的储煤工作面,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 的入水口设置在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下方位置处,
洗煤废水汇集装置502的排水口与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洗煤废水沉淀装置503的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其特别之处在于: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2中还设置有深度混凝沉淀池206, 过滤池207,红外线消毒装置208,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
消毒装置205上设置的第二排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 相连通,
所述消毒装置205上设置的第三排水口与深度混凝沉淀池2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 道相连通,
深度混凝沉淀池206的排水口与过滤池2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207的排水口与红外线消毒装置208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红外线消毒装置208的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 通,
同时,中和池302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2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403的第二排水口与深度混凝沉淀池2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消毒装置404的第一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 通,
消毒装置404的第二排水口与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消毒装置404的第三排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 通;
所述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一入水口与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第二排水口之间 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二入水口与消毒装置404的第四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三入水口与消毒装置205的第四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四入水口与消毒装置103的第三排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排水口与生活用水储水装置1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 连通,
市政用水储水装置105的第一排水口与井下喷淋洒水储水装置210的入水口之间用排 水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其生活污水处 理回用子系统6中包括有污水汇集装置601,格栅602,调节池603,厌氧池604,缺氧池 605,好氧池606,混凝沉淀池607,污泥处理池608,
所述污水汇集装置601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污水汇集装置601的入水口与居民住宅 排水管和垃圾渗滤液排水管的排水口之间分别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污水汇集装置601的排水口与格栅6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格栅602的排水口与调节池603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调节池603的排水口与厌氧池6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厌氧池604的排水口与缺氧池6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缺氧池605的排水口与好氧池606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好氧池606的排水口与混凝沉淀池6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混凝沉淀池607的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五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 通,
混凝沉淀池607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池608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用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7,替代生活污 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其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7中包括有污水汇集装置701,格栅702, 苛化池703,曝气池704,沉淀池705,污泥处理池706,过滤池707,
其污水汇集装置701设置在室外地坪以下,污水汇集装置701的入水口与居民住宅排 水管和垃圾渗滤液排水管的排水口之间分别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污水汇集装置701的排水口与格栅702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格栅702的排水口位于苛化池703的前上方位置,与苛化池703的入水口相连通,
苛化池703的排水口与曝气池704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曝气池704的排水口与沉淀池705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沉淀池705的第一排水口与过滤池707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过滤池707的排水口与反渗透膜处理装置209的入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相连通,
沉淀池705的第二排水口与洗煤用水储水装置501的第五进水口之间用排水管道联 接,
沉淀池705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池706的入泥口之间用排泥管道相连通,
同时,污泥处理池706的污泥回流排泥口与曝气池704的污泥回流入泥口之间用排泥 管道相连通。
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为了安全运行与调度生产以及维修设备,在洁净矿井水 回用子系统1中的各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截流阀;在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回用子系统2、酸 性矿井水回用子系统3、含悬浮物矿井水回用子系统4、洗煤废水回用子系统5,生活污 水处理回用子系统6和7的各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截流阀,各排泥管道上也设置有截流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以回用水质的要求决定其处理水 质的指标与相应的处理工艺,分级处理,分别回用,需要优质水时则深度处理,不需要优 质水时则简易处理,满足用水要求即可。处理水质以达到回用水质为标准,而不是达到污 染物排放标准为唯一标准,因为这些废水要回用无需外排,因而也不影响环境。与单纯集 中处理相比,减少了部分污水处理的设施建设、运行费用。同时,各回用子系统之间互为 联系,互为补充;既可以对用水量互为补充,弥补污水再生供水和用水时因生产季节不同 而产生的不平衡;即满足了生产、生活需要,又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整体实现了 废水的全部利用和矿区污水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对煤矿矿区全部生产废 水及生活污水的全部回用,实现了煤矿矿区污水零排放的技术效果。其结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