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废水处理设施进水混合器

发布时间:2018-8-26 9:00: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02.29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IPC分类号C02F3/28; B01F5/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进水混合器为中心轴对称结构,包括中心进水管(1)、上端面(2)和下端面(3)所述上端面(2)与下端面(3)之间有间隙,两者构成所述进水混合器的腔体(a);在所述腔体(a)内靠近其外沿处设有多个V形导流板(4);所有V形导流板(4)在圆周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相邻两个V形导流板(4)之间形成出流口(b)。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各出流口的流量分配均匀,能顺利将腔体内的污泥排出进水混合器,避免污泥堵塞,并实现了进水与处理设施内泥水混合液的充分混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混合器为中心 轴对称结构,包括同轴线设置的中心进水管(1)、上端面(2)和下端面(3), 所述上端面(2)与下端面(3)之间有间隙,两者构成所述进水混合器的腔体 (a),所述中心进水管(1)通过上端面(2)的中心孔与所述腔体(a)相连 通;

  在所述腔体(a)内靠近其外沿处设有多个立体的V形导流板(4),所述上 端面(2)通过所述V形导流板(4)与下端面(3)连接;

  所有V形导流板(4)在圆周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相邻两个V形导流板(4) 之间形成出流口(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V型导流板(4)的两个侧壁均为梯形,两个梯形的下底重合,构成V型导流板 的顶,两个梯形的上底构成V型导流板的底,在轴截面上,V型导流板的底与上 端面(2)和下端面(3)的外沿连线重合;

  在水平投影上,每个所述V形导流板(4)的中心线与通过圆心的径线重合; 每个所述V形导流板(4)的顶在内,底在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 所述V形导流板(4)的每个梯形侧壁的两腰分别与上端面(2)和下端面(3) 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V形导流板(4)的数量为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 所述V形导流板(4)的两个侧壁的夹角φ在20°~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端面(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面;

  所述下端面(3)为圆锥面,其顶点在上,底面圆在下;

  所述上端面(2)的锥角大于下端面(3)的锥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端面3的锥角β在15°~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端面2的锥角α在20°~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出流口b的高度不小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进水混合器出口总面积为:

  其中,

  B为出流口高度,m为V形导流板的数量,L为V形导流板的侧壁长度,φ 为V形导流板的夹角,R为进水混合器的投影半径。

  说明书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设施 的进水混合器。

  背景技术

  采用厌氧、缺氧等工艺的废水处理设施中经常需要设置进水(或循环回流 水)与设施中泥水的混合装置,混合均匀性是影响生物反应效率的重要因素。 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此类处理设施通常采用水力混合,一般采用多点布水/混合 系统,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布水系统中采用管道分配进水,支管管径较小,而废水处理设施中存 在大量的污泥,对于循环回流进水,进水中本身存在高浓度污泥,当进水流量 变化或设施检修时,这些污泥可能在布水支管中产生沉淀而堵塞管道;

  (2)现有系统更多考虑的是布水的均匀性,对于进水与废水处理设施中泥 水的混合考虑不多,而混合不充分会影响生物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用于废 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实现进水的均匀分配以及与设施中泥水混合物的充 分接触,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废水处理设施,可根据处理设施的大小安装一个或 多个该进水混合器,工艺结构简化,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设施的进水混合器,其为中心轴对称结构,包括同轴线 设置的中心进水管1、上端面2和下端面3,所述上端面2与下端面3之间有间 隙,两者构成所述进水混合器的腔体a,所述中心进水管1通过上端面2的中心 孔与所述腔体a相连通;

  在所述腔体a底部的环形出口内侧设有多个立体的V型导流板4,所述上端 面2通过所述V形导流板4与下端面3连接;

  所有V形导流板4在圆周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相邻两个V形导流板4之 间形成出流口b。

  所述V型导流板4的两个侧壁均为梯形,两个梯形的下底重合,构成V型 导流板的顶,两个梯形的上底构成V型导流板的底,在轴截面上,V型导流板的 底与上端面2和下端面3的外沿连线重合;

  在水平投影上,每个所述V形导流板4的中心线与通过圆心的径线重合; 每个所述V形导流板4的顶在内,底在外。

  每个所述V形导流板4的每个梯形侧壁的两腰分别与上端面2和下端面3 焊接连接。

  所述V形导流板4的数量为偶数。

  每个所述V形导流板4的两个侧壁的夹角φ在20°~40°之间。

  所述上端面2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面;

  所述下端面3为圆锥面,其顶点在上,底面圆在下;

  所述上端面2的锥角大于下端面3的锥角。

  所述下端面3的锥角β在15°~20°之间。

  所述上端面2的锥角α在20°~30°之间。

  所述出流口b的高度不小于20mm。

  所述进水混合器出口总面积为:

  其中,

  B为出流口的高度,m为V形导流板的数量,L为V形导流板的侧壁长度, φ为V形导流板的夹角,R为进水混合器的投影半径。

  与与传统的进水分配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进水混合器的轴对称式结构设计使各出流口的流量分配均匀;

  (2)该进水混合器的下端面3保持与水流方向一致的坡度,可以在水流的 带动下顺利将腔体内的污泥排出进水混合器,避免污泥堵塞;

  (3)该进水混合器的出口流动形成淹没射流,通过卷吸作用将周边液体卷 入,实现了进水与处理设施内泥水混合液的充分混合;

  (4)该进水混合器的的出流口在平面方向上呈对称、多孔式结构形式,使 出流能量分别更均衡、混合范围更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