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技术

发布时间:2018-10-14 6:57: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1.08.23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主要包括有主罐、储蓄澄清水池、纸浆污泥池、除砂装置、离心泵及污水池组成,离心泵通过抽水管分别与除砂装置及污水池相连接起来,同时除砂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回流槽,回流槽还与污水池相连通起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缓冲减压进水器,缓冲减压进水器设在主罐内腔中央部位,主罐可设置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并且集清水槽的数量与主罐的数量相对应设置,主罐之间分别通过集清水槽相贯通串连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将污水多次过滤利用,使造纸废水中的污泥及细纤维完全回收利用,大大节省了造纸材料的损耗,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后续废水处理难度。

  权利要求书

  1.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主要包括有主罐、储蓄澄清水池、纸浆污泥池、除砂装置、离心泵及污水池组成,离心泵通过抽水管分别与除砂装置及污水池相连接起来,同时除砂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回流槽,回流槽还与污水池相连通起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缓冲减压进水器,缓冲减压进水器设在主罐内腔中央部位,主罐可设置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并且集清水槽的数量与主罐的数量相对应设置,主罐之间分别通过集清水槽相贯通串连连接;主罐上侧是圆筒体、下侧呈圆锥筒体,且圆筒体及圆锥筒体呈一体设置,内为空腔,主罐一侧圆周壁上设有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水孔及下端设有出污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罐的数量设为五个,且分别为第一主罐、第二主罐、第三主罐、第四主罐及第五主罐;所述集清水槽相应的分别设有第一集清水槽、第二集清水槽、第三集清水槽、第四集清水槽及第五集清水槽;第一主罐、第二主罐、第三主罐、第四主罐及第五主罐分别通过第一集清水槽、第二集清水槽、第三集清水槽及第四集清水槽串连连接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一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一出污泥孔;第二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二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二出污泥孔;第三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三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三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三出污泥孔;第四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四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四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四出污泥孔;第五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五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五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五出污泥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孔;第二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二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孔;第三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三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三出水孔;第四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四进水孔,底部设有第四出水孔;第五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五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五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减压进水器呈一圆筒体,且上口径大,下口径小,内部为空腔,上端面开口设置,并且其圆周壁上近下端部位开设有一通孔;缓冲减压进水器设在主罐内腔中央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除砂装置伸出的进水管与第一主罐上的第一进水孔处连接的主进水管通过法兰盘贯通连接,并且所述主进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由除砂装置伸出的进水管的管径;第一主罐上的主进水管穿经第一主罐上的第一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一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一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一主罐上的第一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一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一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一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一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一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一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二主罐上的第二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二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二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二主罐上的第二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二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二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二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二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二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一集清水槽与第二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二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三主罐上的第三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三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三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三主罐上的第三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三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三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三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三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三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二集清水槽与第三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三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四主罐上的第四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四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四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四主罐上的第四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四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四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四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四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四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三集清水槽与第四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四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五主罐上的第五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五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五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五主罐上的第五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五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五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五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五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五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四集清水槽与第五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所述第五集清水槽的底部设置的第五出水孔通过水管与储蓄澄清水池相贯通连接起来。

  说明书

  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废水的排放会污染江河水质,破坏生态环境;目前,造纸废液中纸浆的回收,多是采用气浮法和自然沉淀法,然而气浮法成本高、耗能大,对细小纤维难于气浮回收;自然深沉法是将造纸液注入自然而然沉淀池内,靠静置自然深沉,这种池子体积大,占地多、沉淀速度慢、回收率极低、杂质多,并且不能达到连续回收的目的,取浆困难,特别在夏季纸浆很容易发酵变质,进一步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该装置运行费用低,可以多次回收造纸水中的大部分纸纤维,大大降低了后续废水的处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串联式自动化纸浆污泥回收装置,主要是由主罐、设在主罐内部的缓冲减压进水器、集清水槽、储蓄澄清水池、纸浆污泥池、除砂装置、离心泵、及污水池组成。

  主罐可设置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并且集清水槽的数量与主罐的数量相对应设置,主罐之间分别通过集清水槽相贯通串连连接;主罐上侧是圆筒体、下侧呈圆锥筒体,且圆筒体及圆锥筒体呈一体设置,内为空腔,主罐一侧圆周壁上设有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水孔及下端设有出污泥孔。

  优选地,主罐的数量设为五个,且分别为第一主罐、第二主罐、第三主罐、第四主罐及第五主罐;所述集清水槽相应的分别设有第一集清水槽、第二集清水槽、第三集清水槽、第四集清水槽及第五集清水槽;第一主罐、第二主罐、第三主罐、第四主罐及第五主罐分别通过第一集清水槽、第二集清水槽、第三集清水槽及第四集清水槽串连连接一起。

  第一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一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一出污泥孔;第二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二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二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二出污泥孔;第三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三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三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三出污泥孔;第四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四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四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四出污泥孔;第五主罐上的一侧圆周壁上设有第五进水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五出水孔及下端设有第五出污泥孔。

  第一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一出水孔;第二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二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孔;第三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三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三出水孔;第四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四进水孔,底部设有第四出水孔;第五集清水槽的圆周壁上设有第五进水孔,底部设有第五出水孔。

  缓冲减压进水器呈一圆筒体,且上口径大,下口径小,内部为空腔,上端面开口设置,并且其圆周壁上近下端部位开设有一通孔;缓冲减压进水器设在主罐内腔中央部位。

  离心泵通过抽水管分别与除砂装置及污水池相连接起来,同时除砂装置的底部连接有回流槽,回流槽还与污水池相连通起来。

  由除砂装置伸出的进水管与第一主罐上的第一进水孔处连接的主进水管通过法兰盘贯通连接,并且所述主进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由除砂装置伸出的进水管的管径;第一主罐上的主进水管穿经第一主罐上的第一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一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一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一主罐上的第一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一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一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一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一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一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

  第一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一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二主罐上的第二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二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二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二主罐上的第二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二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二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二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二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二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一集清水槽与第二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

  第二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二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三主罐上的第三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三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三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三主罐上的第三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三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三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三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三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三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二集清水槽与第三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

  第三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三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四主罐上的第四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四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四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四主罐上的第四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四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四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四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四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四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三集清水槽与第四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

  第四集清水槽底部设置的第四出水孔通过水管穿经第五主罐上的第五进水孔并延伸至设在第五主罐内腔中央缓冲减压进水器圆周壁上的通孔内;一排泥管伸入到第五主罐内部下侧的圆锥筒体底部且穿经第五主罐上的第五出污泥孔并延伸至纸浆污泥池内,所述排泥管与第五出污泥孔的连接处还设有控制闸阀;所述第五主罐另一侧上端设置的第五出水孔通过水管及法兰盘与第五集清水槽圆周壁上设置的第五进水孔相贯通连接起来;所述第四集清水槽与第五主罐的水管连接处还设有法兰盘和控制闸阀;所述第五集清水槽的底部设置的第五出水孔通过水管与储蓄澄清水池相贯通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污水池中的造纸废水经过除砂装置过滤后,分别流入到主罐内,并经主罐内的缓冲减压进水器使污水减速均布至主罐内腔后,一部分沉淀物沉积在主罐下侧的圆锥筒体内,同时通过主罐内的静水压力作用将该沉淀物纸纤维排出,可进行第二次造纸;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将污水多次沉淀利用,使造纸废水中的污泥及细纤维完全回收利用,大大节省了造纸材料的损耗,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从纸浆回收装置流出的水中含有极少量的纸纤维,所以大大降低了后续废水处理难度。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