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0-24 18:27:2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0.11.26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该方法将含有机物的污水控制在如下工艺条件下:温度5-40℃、pH值5.0-9.0,溶解氧浓度0.5-6.5mg/L,对污水进行搅拌,根据污水中氨氮不同浓度范围并综合污水水量,分别投加0.5-300‰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4-8小时,在青霉菌的作用下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本发明通过利用青霉菌处理污水,处理效率比采用其它菌种提高3倍以上,整个脱氮反应过程加快,水力停留时间可缩短,反应器容积也可相应减小,在废水生物脱氮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机物的 污水控制在如下工艺条件下:温度5-40℃、PH值5.0-9.0,溶解氧浓度0.5-6.5 mg/L,对污水进行搅拌,根据污水中氨氮不同浓度范围并综合污水水量,分别 投加0.5-300‰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4-8小时,在青霉菌的作用下实 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污水中可配合填料载体,具体填料可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布满 接触氧化池90%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通过曝气工艺,或搅拌器,或水下推进器对污水进行搅拌。

  说明书

  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 水脱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理论认为,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化过程。 硝化作用一般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分两个阶段,由两种化能自养菌完成:亚硝 化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根,硝化菌将亚硝酸根氧化为硝酸根。反硝化作用由异 养的反硝化菌在厌氧或兼氧的条件下将硝酸根、亚硝酸根还原为氮气或氮氧化 物。反硝化菌的呼吸链在有氧条件下可以采用氧气为末端电子受体,但只有在 缺氧条件下才以硝酸根为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反应。

  传统的污水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的两个 步骤,每个步骤采用不同的菌种,简称两步法。随着研究发现,一些特殊的细 菌可以进行异养硝化,并同时进行好氧反硝化,这些细菌被称为异养硝化-好 氧反硝化菌。基于此类研究,发展了同步硝化与反硝化于一体的一步法,即可 实现污水生物脱氮功能,克服了传统的两步法中所存在的工序繁琐和能耗大的 缺点。目前一步法所采用的菌种种类较多,本发明主要针对青霉菌提出相应的 污水脱氮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功能的青霉菌菌株进 行污水脱氮处理工艺,从而能够在污水的生物脱氮处理中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 化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将含 有机物的污水控制在如下工艺条件下:温度5-40℃、PH值5.0-9.0,溶解氧浓 度0.5-6.5mg/L,对污水进行搅拌,根据污水中氨氮不同浓度范围并综合污水 水量,分别投加0.5-300‰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4-8小时,在青霉菌 的作用下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中,污水中 可配合填料载体,具体填料可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布满接触氧化池 90%即可。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利用青霉菌菌株进行污水脱氮的方法,其中,通过曝 气工艺,或搅拌器,或水下推进器对污水进行搅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利用青霉菌处理污水,可使硝化和反 硝化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处理效率比采用其它菌种提高3倍以上,整个脱氮 反应过程加快,水力停留时间可缩短,反应器容积也可相应减小,在废水生物 脱氮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温度5-40℃、PH值5.0-9.0,溶解氧(DO)0.5-6.5mg/L浓度条件下, 在一个池体内加入含有机物的污水,污水中可配合填料等载体,具体填料可采 用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布满接触氧化池90%即可。通过曝气、搅拌器或水 下推进器对污水进行搅拌,根据污水中氨氮不同浓度范围并综合污水水量,分 别投加0.5-300‰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4-8小时,青霉菌既可以在氨 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而且也可以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 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运行稳定后,在青霉菌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同步 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脱氮效率最高可达95%,实现了一步法生物脱氮的效果。 该方法结合现有污水生物脱氮处理技术,通过投加青霉菌,改变目前生物脱氮 工艺的处理基础,从而达到简化工艺流程、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目的。

  实施例1

  针对小试实验装置,如污水量10L/h,氨氮浓度40-50mg/L,控制工艺条 件如下:温度5℃、PH值7,溶解氧浓度0.5mg/L,通过曝气工艺对污水进行 搅拌,然后投加5ml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4小时,青霉菌既可以在 氨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而且也可以在亚硝酸盐作为唯 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运行稳定后,在青霉菌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同 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脱氮效率最高可达95%,实现了一步法生物脱氮的效 果。

  实施例2

  针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如污水量38L/h,氨氮浓度 80-100mg/L,控制工艺条件如下:温度20℃、PH值7,溶解氧浓度4mg/L, 通过搅拌器对污水进行搅拌,然后投加30ml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5 小时,青霉菌既可以在氨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而且也 可以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运行稳定后,在青霉 菌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脱氮效率最高可达95%,实现 了一步法生物脱氮的效果。

  实施例3

  针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如污水量40L/h,氨氮浓度 80-100mg/L,控制工艺条件如下:温度20℃、PH值5,溶解氧浓度4mg/L, 通过搅拌器对污水进行搅拌,然后投加30ml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养6 小时,青霉菌既可以在氨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而且也 可以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运行稳定后,在青霉 菌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脱氮效率最高可达95%,实现 了一步法生物脱氮的效果。

  实施例4

  针对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如污水量1吨/小时,氨氮浓度 30-40mg/L,控制工艺条件如下:温度25℃、PH值7,溶解氧浓度4mg/L,通 过水下推进器对污水进行搅拌,然后投加500ml的青霉菌与污水进行混合、培 养5小时,青霉菌既可以在氨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而 且也可以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殖,运行稳定后,在 青霉菌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脱氮效率最高可达95%, 实现了一步法生物脱氮的效果。

  实施例5

  针对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实验装置,如污水量1吨/小时,氨氮浓度 30-40mg/L,控制工艺条件如下:温度40℃、PH值9,溶解氧浓度6.5mg/L, 污水中配合填料载体,具体填料可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布满接触氧 化池90%即可。通过水下推进器对污水进行搅拌,然后投加500ml的青霉菌与 污水进行混合、培养8小时,青霉菌既可以在氨氮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上 进行生长繁殖,而且也可以在亚硝酸盐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繁 殖,运行稳定后,在青霉菌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脱氮 效率最高可达95%,实现了一步法生物脱氮的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