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 14:46: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2.12.03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IPC分类号C02F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将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进行酸化破乳后,先进行微孔曝气除油,再用全自动刮油机撇去油脂,将废水pH值调至4.5-5.5;第二步:将经过第一步处理后的废水泵入气浮装置进行气浮处理,气浮装置运行中的加药顺序为:先加入聚合氯化铝,再加入碱液将pH值调整到7.5-8.5,最后再加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气浮装置的出水用石英砂过滤;第三步:将经过第二步处理后的废水以下进上出的方式通过填满天然锰砂的滤罐,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双氧水,得到预处理后的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本发明具有除油较彻底,气浮产生浮渣明显,浮渣排入污泥干化床浓缩后所占体积小,易于处理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进行酸化破乳后,先进行微孔曝气除油,再用全自 动刮油机撇去油脂,用碳酸钠将废水pH值调至4.5-5.5;

  第二步:将经过第一步处理后的废水泵入气浮装置进行气浮处理,气浮装置运行中的 加药顺序为:先加入聚合氯化铝,再加入碱液将pH值调整到7.5-8.5,最后再加入阴离子 聚丙烯酰胺,气浮装置的出水用石英砂过滤;

  第三步:将经过第二步处理后的废水以下进上出的方式通过填满天然锰砂的滤罐,以 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双氧水,得到预处理后的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 中,锰砂滤料的直径为2-5mm,滤罐的高径比为2∶1,废水在滤罐中的停留时间为5~10h。

  说明书

  一种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中含有甲酸、双氧水、油脂等污染物,难以用常规的方法处理。 作为生化处理前的预处理,最为关键的是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油脂和双氧水,并将废水中和 至中性。

  目前国内对这种有机废水的一般处理方法为:隔油(包括破乳)->Fenton氧化->中和 ->压滤(或者沉淀后作为污泥压滤)。此方法的原理为利用废水中残留双氧水对废水进行 氧化,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

  <1>除油不彻底,废水中残留油脂主要依靠污泥吸附;

  <2>污泥产量大,硫酸亚铁添加量一般为0.5%~2.0%。

  而气浮除油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其原理为通过释放溶于水中的细小而分 散的气泡粘附废水中经过絮凝剂凝聚的分散油和悬浮物成为漂浮物,从而使油和悬浮物从 废水中得到分离。但是将其应用于该类废水时出水浑浊,油脂无法除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对传统的 气浮除油工艺进行了改进,并优化了除双氧水的的方法,能够彻底去除废水中的油脂和双 氧水,更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进行酸化破乳后,先进行微孔曝气除油,再用全自 动刮油机撇去油脂,用碳酸钠将废水pH值调至4.5-5.5;

  第二步:将经过第一步处理后的废水泵入气浮装置进行气浮处理,气浮装置运行中的 加药顺序为:先加入聚合氯化铝(PAC),再加入碱液将pH值调整到7.5-8.5,最后再加入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气浮装置的出水用石英砂过滤;

  第三步:将经过第二步处理后的废水以下进上出的方式通过填满天然锰砂的滤罐,以 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双氧水,得到预处理后的环氧类增塑剂生产废水。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中,锰砂滤料的直径为2-5mm,滤罐的高径比为2∶1,废水在滤 罐中的停留时间为5~10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气浮时采用了先加PAC,再调pH的方法。此方法的原理为:含植物油脂 的废水遇碱后会形成乳白色的皂,导致出水浑浊;在弱酸性条件下,PAC无法形成很好的 絮体,当PAC遇碱时比油脂优先反应,形成较大絮体,可将油脂包裹,防止油脂与碱作用。

  2、本发明使用直径2-5mm的天然锰砂做为滤罐,用于去除废水中残留的双氧水,能 够彻底去除废水中的双氧水。锰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一般用在地下水除铁除锰,现 有技术中并没有将其用于废水除双氧水的报道。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