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7.13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给水处理的管式混合器,包括水流管道和管道上的投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管道内部还设置有与水流管道同轴的圆筒状管道组,以及与水流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整流片。整流片为十字形整流片与水流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整流片和圆筒状管道组之间的有机搭配,大大提高了药剂和水的混匀效果,使得在大量水流在大尺寸管径的管道中,可以在长短较短的管道容器中即达到有效地混合,解决了目前大尺寸管径管式混合效果不均匀的难题。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包括水流管道(4)和管道上的投药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管道(4)内部还设置有与水流管道(4)同轴的圆筒状管道组(2),以及与水流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整流片(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片(3)为十字形整流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片(3)与水流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管道(4)内部还设置有3~6组所述的圆筒状管道组(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组圆筒状管道组(2)是由5~10个同轴圆筒管道组成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组圆筒状管道组(2)是由3~6个同轴圆筒管道组成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3~6组圆筒状管道组(2)是由2~4个同轴圆筒管道组成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片(3)设置于每两组圆筒状管道组(2)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状管道组(2)的管道长度与水流管道(4)直径的比例1∶2~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状管道组(2)和相邻整流片(3)之间的空隙距离与水流管道(4)直径的比例1∶2~10。
说明书
一种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给水处理的管式混合器。
背景技术
管式混合器适用于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的投药混合,使药剂与原水充分混匀。传统给水处理的管式混合包括折板流混合器和隔板式混合器。其主要问题是,折板流混合器水流介于紊流和层流之间,混合不均匀、需要时间较长。隔板式混合器(CN2540213Y、CN2870961Y)在流量小,管径不大情况下效果较好,但在大管径条件下,局部虽然混合均匀,但整个管内不易达到均匀状态。局部出现过反应现象,影响后面絮凝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大尺寸管径范围内达到快速混匀的管式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处理管式混合器,混合器两端通过法兰盘与进水管道连接,管式混合器包括水流管道和管道上的投药口,水流管道内部还设置有与水流管道同轴的圆筒状管道组,以及与水流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整流片。该整流片为十字形整流片,并且与水流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度。试验发现,在该角度下的十字形整流片,可以有效地为水流管道提供旋流状态。水流经过圆筒状管道组搅动混合后,整流片将管道内水流整体旋转,保证管道内水流整体均质混合。
与水流管道同轴的圆筒状管道组有3~6组所述的圆筒状管道组。从水流首次流经的圆筒状管道组开始,第1组圆筒状管道组是由5~10个同轴圆筒管道组成的,第2组圆筒状管道组是由3~6个同轴圆筒管道组成的,第3~6组圆筒状管道组是由2~4个同轴圆筒管道组成的。在同一组圆筒状管道组中,这些同轴圆筒管道的前端和后端都是相互对齐的,而每个圆筒管道壁与相邻圆通管道壁之间的距离则根据该筒状管道组中圆通管道的数目而定,使它们均匀分布。
在每两组圆筒状管道组之间即设置一个整流片,同轴圆筒管道采用十字框架固定在管道内壁,整流片的外端固定在管道内壁。
为了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达到有效的混匀效果,圆筒状管道组的管道长度与水流管道直径的比例最好为1∶2~10;圆筒状管道组和相邻整流片之间的空隙距离与水流管道直径的比例1∶2~10。
在该管道混合器内可,投药口可以设有多个,位置设在每个整流片之前。多个投药口设计,利于处理工艺投加多种药剂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整流片和圆筒状管道组之间的有机搭配,大大提高了药剂和水的混匀效果,使得在大量水流在大尺寸管径的管道中,可以在长度较短的管道容器中即达到有效地混合,解决了目前大尺寸管径管式混合效果不均匀的难题。
2.本发明通过各部件尺寸的合理配置,在有效混匀的同时,节省了占地空间。
3.本发明可设置多个投药口,可以满足不同水质处理药剂投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