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7.12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IPC分类号C02F1/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过程包括如下四个部分:1)聚酯废水(温度为30℃~50℃)进汽提塔流程;2)处理后的聚酯废水(温度约95-110℃)出汽提塔流程;3)尾气排空与燃烧系统;4)蒸汽流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聚酯废水COD含量大幅度下降;2)热交换采用升温方式时,利用处理后的温度高的聚酯废水与未处理的温度低的聚酯废水进行热交换,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节约能源;3)聚酯废水中提取的有机物通入热媒炉内燃烧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可作为燃料节约部分煤或重油的消耗量;4)该工艺直接提取聚酯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中有机物总量减少,无任何附加物产生;5)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
翻译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过程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1)聚酯废水(温度为30℃~50℃)进汽提塔流程,
在废水收集槽(1)聚酯废水出口管道处安装第一化工泵(2),由第一化工泵(2)将聚酯废水输送到热交换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然后进入汽提塔,进行热量交换时可采用升温方式或降温方式;
2)聚酯废水(温度约95-110℃)出汽提塔流程
在汽提塔(5)出口管道处安装第二化工泵(4),若工艺要求COD值降为3000-5000mg/L,则使经处理后的温度约为95-110℃的聚酯废水输送至热交换器(3)中,通过热交换器(3)的作用,使未处理的聚酯废水(温度为30℃~50℃)温度提高,再输送到汽提塔(5)中进行处理;同时,已处理过的聚酯废水通过热交换器(3)的热量交换作用使温度降低,最后排放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若工艺要求COD值降为1500-3000mg/L,则经过处理后的聚酯废水通过自然冷却后直接输送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3)尾气排空与燃烧系统
从汽提塔(5)塔顶排放的尾气输送到热媒炉(6)中燃烧,在尾气输送至热媒炉(6)的同时通入0.3-0.4Mpa的氮气;
4)蒸汽流程
蒸汽分为两部分流向汽提塔(5),一部分流向塔顶的加热盘管,另一部分流向塔底,塔底蒸汽与从塔顶流下的聚酯废水逆流相遇,在填料层中进行传质,从而去除聚酯废水中的挥发性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废水进汽提塔流程中,采用升温方式时,温度上升至80-95℃,采用降温方式时,温度降低到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汽提塔(5)输入的蒸汽压力在0.3-0.6Mpa。
说明书
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降低聚酯类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酯废水COD含量的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
(二)背景技术
在化工企业中,聚酯类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酯废水COD含量较高(为25000~30000mg/L),浓度已大大超过污水处理厌氧池的接收浓度,为使浓度达到厌氧池的接收标准,国内厂家大多采用稀释法(使用浓度较低的生产用水与聚酯废水混合),将其稀释至厌氧池的接收浓度(为3000~4000mg/L)。稀释法会大大增加厌氧池的处理量,通常增加至原聚酯废水处理量的12~15倍,这极大地增加了厌氧池处理成本并降低了处理效果,造成许多聚酯类化纤企业外排污水的COD含量超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聚酯类化纤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酯废水COD含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保护环境的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提塔降低聚酯废水COD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过程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1)聚酯废水(温度为30℃~50℃)进汽提塔流程
在废水收集槽(1)聚酯废水出口管道处安装第一化工泵(2),由第一化工泵(2)将聚酯废水输送到热交换器(3)中进行热量交换,然后进入汽提塔,进行热量交换时可采用升温方式或降温方式;
2)处理后的聚酯废水(温度约95-110℃)出汽提塔流程
在汽提塔出口管道处安装第二化工泵,若工艺要求COD值降为3000-5000mg/L,则使经处理后的温度约为95-110℃的聚酯废水输送至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器的作用,使未处理的聚酯废水(温度为30℃~50℃)温度提高,再输送到汽提塔中进行处理;同时,已处理过的聚酯废水通过热交换器的热量交换作用使温度降低,最后排放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若工艺要求COD值降为1500-3000mg/L,则经过处理后的聚酯废水通过自然冷却后直接输送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
3)尾气排空与燃烧系统
从汽提塔塔顶排放的尾气输送到热媒炉中燃烧,在尾气输送至热媒炉的同时通入0.3-0.4Mpa的氮气进行安全保护;
4)蒸汽流程
蒸汽分为两部分流向汽提塔,一部分流向塔顶的加热盘管,另一部分流向塔底,塔底蒸汽与从塔顶流下的聚酯废水逆流相遇,在填料层中进行传质,从而去除聚酯废水中的挥发性物质。
所述聚酯废水进汽提塔流程中,采用升温方式时,温度上升至80-95℃,采用降温方式时,温度降低到15-30℃。
向汽提塔输入的蒸汽压力在0.3-0.6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聚酯废水COD含量大幅度下降:热交换时采用升温方式,原聚酯废水COD含量25000-30000mg/L下降至3000-5000mg/L;采用降温方式,原聚酯废水COD含量25000-30000mg/L下降至1500-3000mg/L;
2)热交换采用升温方式时,利用处理后的温度高的聚酯废水与未处理的温度低的聚酯废水进行热交换,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3)聚酯废水中提取的有机物通入热媒炉内燃烧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可作为燃料节约部分煤或重油的消耗量;
4)该工艺直接提取聚酯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中有机物总量减少,无任何附加物产生;
5)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