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0.04.29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和方法。包括依此相连的预处理调节池、污水潜水泵、混凝沉淀池、增压泵、清水池,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接混凝沉淀池的增压泵的后端分路连接膜处理组,膜处理组的清水出口管连接清水池。其特征在于:膜处理组为板式滤膜。其特征在于:有机废水由调节池经由污水潜水泵打入加入聚凝剂的混凝沉淀池,在经格栅和污泥沉淀脱除后,由增压泵打入膜处理组,经膜处理组内的超滤膜分离后的净水进入清水池,直接排放、回收或用于反渗透。本发明的优点是是一种没有相变的分离技术,既能对废水进行快速有效的净化,在水处理中达到降解的目的,还能回收部分物质,达到资源再生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依此相连的预处理调节池、污水潜 水泵、混凝沉淀池、增压泵、清水池,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接混凝沉淀池的增 压泵的后端分路连接膜处理组,膜处理组的清水出口管连接清水池。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膜处 理组为板式滤膜。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滤膜为超滤膜,超滤膜由两层组成,上层为具有一定孔径的表皮层,下层为 较厚的具有海绵状或指状结构的多孔层组成。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超滤 膜上层的厚度为0.1-1μm,下层的厚度为125μm。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超滤 膜上层的的孔径在0.0015~0.02μm,推动压力在100~1000kPa。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混凝 沉淀池内安装有格栅,底部安装有排污管。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水 池上连接有反渗透增压泵,反渗透增压泵输出端连接膜处理组的下端。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膜处 理组有三组以上。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膜处 理组连接有反冲出水管,反冲出水管接在膜处理组的上端。
10.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废水由调节池经由 污水潜水泵打入加入聚凝剂的混凝沉淀池,在经格栅和污泥沉淀脱除后,由增 压泵打入膜处理组,经膜处理组内的超滤膜分离后的净水进入清水池,直接排 放、回收或用于反渗透。
说明书
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和方法,特别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有 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虽然在100年前就已出现,但近30年才在工业上较大规模地应 用。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在渗透膜两侧施加一个压力差,并使其超过渗透平衡 时的压差,引起溶剂倒流,使浓度较高的溶液进一步浓缩。从1954年第一家制 膜公司Willpos Corp成立至今,膜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已使其深化为微滤(MF)、 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电渗析技术(ED),可将微粒、小粒子、分 子、离子进行有效分离,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CA)、聚砜(PS)、聚酰胺(PA)、 聚丙烯腈(PAN)、聚丙烯(PP)、聚偏氟乙烯(PVDF)、陶瓷膜等。膜分离技术具有 无相变、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过程易控制等明显优点,已在石化、电子、 食品、生物工程、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膜分离过程中,利用膜的 选择透过性,在膜的两侧施加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等某种推动力,原料两 侧组分选择性透过膜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这一传递过程及其复杂,通过多 孔型的膜有孔模型、微孔扩散模型、优先吸附-毛细管流动模型;通过非多孔膜 的主要是溶解-扩散模型等,因而不同德膜过程使用不同的膜,推动力不同,其 传递机理也不同。因此利用膜分离技术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是一种没有相变的分 离技术,既能对废水进行快速有效的净化,在水处理中达到降解的目的,还能 回收部分物质,达到资源再生的要求,还具有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 点。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工业有机废水成分都比较复杂。纺织印染废水含有染 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有水量大、 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制革废水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电镀废 水,除含氰和酸碱外,还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危害性极大;制药工业废水, 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生化处理焦化工业含酚类,酯类高的有机 废水所存在的生化处理压力大,出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膜分离技术- 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和方法。本发明设计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设备, 包括依此相连的预处理调节池、污水潜水泵、混凝沉淀池、增压泵、清水池, 其特征在于:前端连接混凝沉淀池的增压泵的后端分路连接膜处理组,膜处理 组的清水出口管连接清水池。其特征在于:膜处理组为板式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滤膜为超滤膜,超滤膜由两层组成,上层为具有一定孔径的表皮层,起 筛分作用;下层为较厚的具有海绵状或指状结构的多孔层组成,起支撑作用。 其特征在于:超滤膜上层的厚度为0.1-1μm,下层的厚度为125μm。其特征在于: 超滤膜上层的的孔径在0.0015~0.02μm,推动压力在100~1000kPa。其特征在 于:混凝沉淀池内安装有格栅,底部安装有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清水池上连 接有反渗透增压泵,反渗透增压泵输出端连接膜处理组的下端。其特征在于: 膜处理组有三组以上。其特征在于:膜处理组连接有反冲出水管,反冲出水管 接在膜处理组的上端。膜分离技术-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 废水由调节池经由污水潜水泵打入加入聚凝剂的混凝沉淀池,在经格栅和污泥 沉淀脱除后,由增压泵打入膜处理组,经膜处理组内的超滤膜分离后的净水进 入清水池,直接排放、回收或用于反渗透。本发明的优点是是一种没有相变的 分离技术,既能对废水进行快速有效的净化,在水处理中达到降解的目的,还 能回收部分物质,达到资源再生的要求,还具有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