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9.04.08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IPC分类号C02F9/02; C02F1/20; C02F1/44; C02F1/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检测分级、吹脱处理、预处理、反渗透分离、离子交换处理、检测排放或回收步骤。它将反渗透膜分离和离子交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处理效果稳定;使得离子交换步骤中的树脂用量减小,树脂的再生周期加长,更换频率降低,同时降低了氨氮洗脱和树脂再生过程中的酸碱用量,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而且与传统吹脱工艺相结合,可处理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适用范围广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检测分级:将需排放的氨氮废水取样检测,如氨氮浓度大于 1000mg/L,则可先进行吹脱处理;如氨氮浓度不大于1000mg/L,则直接进 行预处理;
(2)吹脱处理:将检测浓度大于1000mg/L的氨氮废水送入吹脱塔,进 行吹脱处理,在氨氮浓度降低为500-1000mg/L后再进行预处理;
(3)预处理:对氨氮浓度低于1000mg/L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 的大颗粒悬浮物和部分COD;
(4)反渗透分离:经过预处理的氨氮废水进入反渗透设备,在一定的压 力及温度下,通过半透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氨和氨盐进行选择性截流,同时去 除废水的共存化学物,降低废水中COD含量,滤过液进入离子交换床进行 离子交换处理;截留液以错流运动方式返回到料液罐,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送 入吹脱塔进行吹脱处理;
(5)离子交换处理:经反渗透处理后的透过液以一定的流速先通过阳树 脂床,经离子交换去除阳离子,再通过阴树脂床,去除阴离子,最后进行检 测;当树脂交换能力耗尽时,需要进行原位再生,再生液送入吹脱塔进行吹 脱处理;
(6)检测排放或回收:对经过离子交换后的处理液进行检测,如达到国 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即可排放或回收再利用;如未达到排放标准,可再次循 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 预处理步骤采用石英砂、活性炭、袋式过滤器或MBR技术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 反渗透分离步骤的压力范围为0.5-2.9MPa,温度范围为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 离子交换处理步骤的液体流速的范围为3-18M/H。
说明书
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 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 屡屡发生,对人、畜构成严重危害。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 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氨氮制订了 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氨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水污染 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氨氮存在于许多工业废水中,特别是钢铁、化肥、无机化工、铁合金、玻 璃制造、肉类加工、饲料、城市垃圾处理等生产过程,均排放氨氮废水,其浓 度取决于原料性质、工艺流程、水的耗量及水的复用等。对一给定废水,选择 技术方案主要取决于:(1)水的性质;(2)处理效果;(3)经济效益,以及处 理后出水的最后处置方法等。
很多方法都能一定程度地去除氨氮,如物理方法有蒸馏、土壤灌溉;化学 法有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渗析、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生物 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但以上传统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如处理效率低、水质 适应性差、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会造成二次污染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效果 好、适应浓度范围广、处理成本低且二次污染小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1)检测分级:将需排放的氨氮废水取样检测,如氨氮浓度大于1000mg/L, 则可先进行吹脱处理;如氨氮浓度不大于1000mg/L,则直接进行预处理。
(2)吹脱处理:将检测浓度大于1000mg/L的氨氮废水送入吹脱塔,进行吹 脱处理,在氨氮浓度降低为500-1000mg/L后再进行预处理。
(3)预处理:对氨氮浓度低于1000mg/L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大 颗粒悬浮物和部分COD。
(4)反渗透分离:经过预处理的氨氮废水进入反渗透设备,在一定的压力 及温度下,通过半透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氨和氨盐进行选择性截流,同时去除废 水的共存化学物,降低废水中COD含量,滤过液进入离子交换床进行离子交换 处理;截留液以错流运动方式返回到料液罐,待循环浓缩至一定氨氮浓度后, 然后送入吹脱塔进行吹脱处理。
(5)离子交换处理:经反渗透处理后的透过液以一定的流速先通过阳树脂 床,经离子交换去除阳离子,再通过阴树脂床,去除阴离子,最后进行检测; 当树脂交换能力耗尽时,需要进行原位再生,再生液送入吹脱塔进行吹脱处理。
(6)检测排放或回收:对经过离子交换后的处理液进行检测,如达到国家 规定的排放标准,即可排放或回收再利用;如未达到排放标准,可回收循环处 理。
所述的预处理步骤可根据不同水质采用石英砂、活性炭、袋式过滤器或MBR 技术处理。
所述的反渗透分离步骤的压力范围为0.5-2.9MPa,温度范围为5-30℃。
所述的离子交换处理步骤的液体流速的范围为3-18M/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反渗透分离是一种物理处理方法,在这个步骤中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 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且处理效果稳定。
2、经过反渗透分离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大幅下降,使得离子交换步骤中的 树脂用量减小,树脂的再生周期加长,更换频率降低,同时降低了氨氮洗脱和 树脂再生过程中的酸碱用量,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
3、与传统吹脱工艺相结合,可处理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适用范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