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基于VDT技术内河船舶黑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3 9:04:4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9.11.17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IPC分类号C02F1/16; C05F3/04; C02F11/06

  摘要

  基于VDT技术的内河船舶黑水处理装置,它涉及一种黑水处理装置,它由真空泵(1)的一端与舷外相连,另一端与真空柜(4)的上端相连,真空泵(1)的下端与上离心泵(2)相连,离心泵(2)与压力继电器(3)并联,另一端也与真空柜(4)的一端相连,真空柜(4)的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座便器(8),真空柜(4)的左侧设置有密封门(9),真空柜(4)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盖(7),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的两侧设置有拉手(5),下方设置有拉出滑道(13)。它的运行成本低,环保节能。

 


  权利要求书

  1.基于VDT技术的内河船舶黑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真空泵(1)、上离心泵(2)、压力继电器(3)、真空柜(4)、拉手(5)、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移动盖(7)、真空座便器(8)、密封门(9)、太阳能热水器(10)、下离心泵(11)、加热水输送管道(12)和拉出滑道(13)组成,真空泵(1)的一端与舷外相连,另一端与真空柜(4)的上端相连,真空泵(1)的下端与上离心泵(2)相连,离心泵(2)与压力继电器(3)并联,另一端也与真空柜(4)的一端相连,真空柜(4)的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座便器(8),真空柜(4)的左侧设置有密封门(9),真空柜(4)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盖(7),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的两侧设置有拉手(5),下方设置有拉出滑道(13),拉出滑道(13)的下方设置有通到真空柜(4)外面的加热水输送管道(12),加热水输送管道(12)与太阳能热水器(10)和下离心泵(11)串联。

  说明书

  基于VDT技术的内河船舶黑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水处理 装置,尤其涉及基于VDT技术的内河船舶黑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针对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处理装置的研发,仅仅着眼于市场需求,缺乏基础研究而盲目追求体积小、造价低,只注重装置本身而不重视技术要求,因此往往流于形式;国外进行船舶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方向以强化生物处理工艺流程及提高效率为主,比较典型的就是结合膜分离技术而形成的膜生物法处理工艺,由于内河船舶数量巨大,其黑水处理目前还处于一个空白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基于VDT技术的内河船舶黑水处理装置,它能实现内河船舶生活黑水零排放,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处理产物用作植物肥料,装置初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环保节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真空泵1、上离心泵2、压力继电器3、真空柜4、拉手5、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移动盖7、真空座便器8、密封门9、太阳能热水器10、下离心泵11、加热水输送管道12和拉出滑道13组成,真空泵1的一端与舷外相连,另一端与真空柜4的上端相连,真空泵1的下端与上离心泵2相连,离心泵2与压力继电器3并联,另一端也与真空柜4的一端相连,真空柜4的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真空座便器8,真空柜4的左侧设置有密封门9,真空柜4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盖7,可移式粪便收集箱6的两侧设置有拉手5,下方设置有拉出滑道13,拉出滑道13的下方设置有通到真空柜4外面的加热水输送管道12,加热水输送管道12与太阳能热水器10和下离心泵11串联。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VDT技术,即利用真空收集船舶生活污水,将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到真空罐内,再结合沸腾式海水淡化处理装置的原理并利用船舶废热-主机冷却水,来对船舶生活污水进行整流干燥处理,而后将处理干燥物在船上焚烧掉或送岸处理,最终达到生活污水零排放的国家标准,VDT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利用船舶造水机装置的真空海水淡化原理,结合船舶具有大量可利用废热的机会,对船舶生活污水进行高真空低温度烘干处理的一种新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能实现内河船舶生活黑水零排放,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处理产物用作植物肥料,装置初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环保节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