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7.07.16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02
摘要
一种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水解酸化设备,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可用于污泥减量的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水解酸化设备包括污水进管,回流剩余污泥投配管、导流折板、扰流翼板、穿孔花墙、高效斜板沉淀设备、集水槽、出水管、贮泥斗、排泥管,其中,回流剩余污泥投配管、导流折板、扰流翼板、高效斜板沉淀设备同时至于水解酸化池内。本实用新型在同一水解酸化池内高效地实现污水厌氧生物固解、固相污染物高效分离与截留、污泥消减等功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用于污泥减量的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水解 酸化设备,包括:污水进管(1)、回流剩余污泥投配管(2)、导流折 板(3)、扰流翼板(4)、穿孔花墙(5)、高效斜板沉淀设备(6)、集 水槽(7)、出水管(8)、贮泥斗(9)、排泥管(10),其特征是:回流 剩余污泥投配管(2)、导流折板(3)、扰流翼板(4)与高效斜板沉淀 设备(6)同时置于水解酸化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 水解酸化设备,其特征是:导流折板可分为同波折板、异波折板,也 可将同波折板与异波折板采用不同的形式组合;每幅折板单元的长度 L1为200~2000mm,相邻两幅折板间夹角为9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 水解酸化设备,其特征是:扰流翼板长度L2为1~200mm,翼片与折 板之间的夹角为3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 水解酸化设备,其特征是:采用出水端采用高效斜板沉淀设备对固相 污染物进行高效分离与截留,高效斜板采用工程塑料或玻璃钢,其斜 板间距为20~200mm。
说明书
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水解酸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设备的改 进。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型的综合技术。长期以来,能耗大、运行费用高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调查研究表明,我 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主要用于生物处理供氧及污泥处理过程,占污水厂 直接运行成本的60%以上。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以含水率97%计算,体积占处理污水的 0.3~0.5%,深度处理产泥量还将进一步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排放的干污泥大 约为1.3×106t,并以超过10%的速率在增加。北京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费占到全厂运行费用的1/3以上。污泥的大量产 生,也引起了日益严峻的二次污染,并成为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另一瓶颈。 污泥处理处置率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和运行成本方面的 限制。因此,污泥减量与资源化一直受到极大关注,而研发污泥产量较少 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外,污水处理厂作为工业企业,同样也有“三废”问题,其自身的“清 洁生产”长期未得到足够重视。其中“废渣”即上面已经提及的污水厂污泥,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对污泥的处置应从源头进行控制。污泥减量技术能 在减少污泥的同时,不影响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率,现在虽尚处于开发 研究阶段,但随着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以及现今污泥处置方法所存 在弊端的暴露,势必引起重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污泥减量的同步处 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水解酸化设备。
本同步处理污水与固相污染物的高效水解酸化设备,包括:污水 进管(1)、回流剩余污泥投配管(2)、导流折板(3)、扰流翼板(4)、 穿孔花墙(5)、高效斜板沉淀设备(6)、集水槽(7)、出水管(8)、 贮泥斗(9)、排泥管(10),其特征是:回流剩余污泥投配管(2)、导 流折板(3)、扰流翼板(4)与高效斜板沉淀设备(6)同时置于水解 酸化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同一水解酸化池内高效率地实现污水厌 氧生物降解、固相污染物高效分离与截留、污泥消减等功能。在污水 好氧生化处理的曝气池工艺前,可采用本高效水解酸化工艺取代初次沉淀 池,通过其出水端设置高效三相分离区进一步强化悬浮物截留效率;同时 对二沉池剩余污泥部分或全部回流到高效水解酸化池内水解液化,实现固 相污染物及污泥的减量处理;本实用新型技术还通过在池内设置折板、翼 片等导流及扰流构件,增加水流湍动提高物相传质,以强化水解酸化池对 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并可作为预处理,提高后续生物处理工艺的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