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6.26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02; C12N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白腐菌固定化处理含氯代酚工业废水生物反应器。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反应器槽自进水管始依次设置处理槽、溢流槽和储水槽,在处理槽内水平安装有一其上置有真菌载体的二次曝气板,该真菌载体上吸附固定的真菌为白腐菌,处理槽与溢流槽之间的隔板上部制有溢流孔,溢流槽与储水槽之间的隔板与反应器槽底板之间有过流间隙,在处理槽底部有曝气头。由于本反应器吸附固定白腐菌的方式处理含氯代酚工业废水,解决了真菌难以形成污泥颗粒的问题;出水部分设计下折流板形式,可有效截留悬浮在上清液表面的菌丝体,避免其对出水COD和SS指标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通过控制对菌丝体的收集和回流,可补充反应器生物量不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白腐菌固定化处理含氯代酚工业废水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槽、曝 气头、二次曝气板、真菌载体组成,反应器槽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 征在于:反应器槽自进水管始依次设置处理槽、溢流槽和储水槽,在处理槽 内水平安装有一其上置有真菌载体的二次曝气板,该真菌载体上吸附固定的 真菌为白腐菌,处理槽与溢流槽之间的隔板上部制有溢流孔,溢流槽与储水 槽之间的隔板与反应器槽底板之间有过流间隙,在处理槽底部有曝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腐菌固定化处理含氯代酚工业废水生物反应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曝气板上所均布制出的曝气孔为锥形通孔。
说明书
白腐菌固定化处理含氯代酚工业废水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腐菌固定化处理含氯代酚工 业废水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废水包括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目前各种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 法,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为:利用有机物 作活性污泥的培养剂(食料),在有氧的条件下,形成泥花状态,泥水混合, 使得微生物均匀分布,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吸 收、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包括:细菌、真菌、丝状细 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其中的主要成分和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
工业废水相对于生活废水来说,成分复杂,难分解,部分含有高分子量 有毒化合物的工业废水采用以细菌为主的生物处理方法效果不理想。氯代酚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但由于其毒性大,难降解,导致了严重的环境 污染,生物降解困难。对于含氯代酚的工业废水,可以考虑尝试用真菌进行 处理。虽然有一些反应器采用真菌进行水处理,但由于无法解决所产生的菌 丝体问题,因此这类反应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腐菌固定化处理 含氯代酚工业废水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处理效果好,净化效率高,并可有 效解决菌丝体造成的出水水质劣化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白腐菌固定化处理含氯代酚工业废水生物反应器,由反应器槽、曝气 头、二次曝气板、真菌载体组成,反应器槽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 在于:反应器槽自进水管始依次设置处理槽、溢流槽和储水槽,在处理槽内 水平安装有一其上置有真菌载体的二次曝气板,该真菌载体上吸附固定的真 菌为白腐菌,处理槽与溢流槽之间的隔板上部制有溢流孔,溢流槽与储水槽 之间的隔板与反应器槽底板之间有过流间隙,在处理槽底部有曝气头。
而且,所述的二次曝气板上所均布制出的曝气孔为锥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白腐菌是指具有使木材发生白色腐朽能力的真菌总称,具有选择性降解 各种氯代酚或大分子量复杂酚类化合物的能力,是一类具有良好工业化前景 的真菌类微生物。与常规的细菌为主要组成的活性污泥法相比,以真菌作为 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工作微生物具有氧化能力强、污染物降解彻底的特殊优势, 即可单独处理含氯代酚等有毒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又可作为生物预处理段, 以去除有毒化合物为目标,提高废水可生物降解性。
由于本反应器采用载体固定化技术,采用吸附固定白腐菌的方式处理含 氯代酚工业废水,解决了真菌难以形成污泥颗粒的问题。
由于出水部分设计下折流板形式,可有效截留悬浮在上清液表面的菌丝 体,避免其对出水COD和SS指标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通过控制对菌丝体 的收集和回流,可补充反应器生物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