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19 14:16: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5.12.06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IPC分类号C02F1/28; B01J2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粒度为60-100目的粉状沸石、硅藻土或氧化铝,在蒸馏水中浸泡15~30分钟,过滤后在100~430℃温度下烘干1~2小时,按照1∶40~60的固液重量比加入配制好的稀土氢氧化物溶液中,常温下搅拌45~60分钟,静置浸渍15~20小时,将溶液过滤,得到滤饼和滤液,滤饼经温度300~600℃,时间0.5~2小时焙烧后经筛分,得到孔径0.3nm~0.5nm的吸附剂。该吸附剂能同时除去污水中的氮和磷,对氮的吸附容量达到15-20mg/g,对磷的吸附容量达到22-25mg/g,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剂经碱液再生后,吸附容量仅降低6%~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1)将硝酸镧、硝酸铈、氯化镧、氯化铈中的一种溶解在水中,配成重量百分浓度 为0.25~0.5wt%的稀土离子溶液,在该溶液中用碱液调节pH为8~11,生成稀土氢氧化物 溶液;

  (2)原料的活化是将粒度为60-100目的粉状沸石、硅藻土、氧化铝中的一种,在蒸 馏水中浸泡15~30分钟,过滤后在100℃~130℃温度下烘干1~2小时,至含水量小于5%;

  (3)经过活化后的原料按照1∶40~60的固液重量比加入配制好的稀土氢氧化物溶液 中,常温下搅拌45~60分钟,静置浸渍15~20小时,将溶液过滤,得到滤饼和滤液,滤液 返回稀土氢氧化物溶液中再使用;

  (4)将滤饼置于冶金炉中进行焙烧,温度为300~600℃,时间为0.5~2小时,焙烧后 经筛分,得到孔径0.3nm~0.5nm的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硝 酸镧溶解在水中,配成重量百分浓度为0.3wt%的稀土离子溶液,在该溶液中用碱液调节 pH值,使溶液pH值为9;原料为粒度60-100目的粉状沸石,在蒸馏水中浸泡20分钟,过 滤后在100~130℃温度下烘干1-2小时,至含水量小于5%;经过活化后的原料按照1∶50的 固液重量比加入配制好的氢氧化镧溶液中,常温下搅拌45分钟,静置浸渍17小时,将 溶液过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将滤饼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温度为550℃,时间为1小时, 焙烧后经筛分,得到孔径0.3nm~0.5nm的吸附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硝 酸铈溶解在水中,配成重量百分浓度为0.4wt%的稀土离子溶液,在该溶液中用碱液调节 pH值,使溶液pH值为10,此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铈生成;原料为粒度60-100目的粉状硅 藻土,在蒸馏水中浸泡30分钟,过滤后在100~130℃温度下烘干1-2小时,至含水量小于 5%;经过活化后的原料按照1∶60的固液重量比加入配制好的氢氧化铈溶液中,常温下搅 拌45分钟,静置浸渍20小时,将溶液过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将滤饼置于马弗炉中进行 焙烧,温度为500℃,时间为1小时,焙烧后经筛分,得到孔径0.3nm~0.5nm的吸附剂。

  说明书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净 化处理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长期研究表明,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是导致地表水体特别是湖泊富 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国家要求生活污水在排入地表水体前必须经过处理,但经污水处理 厂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的生活污水执行的是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而地表 水执行的是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两个标准之间的氮磷浓度相差几十倍, 因此,尽管生活污水经过了处理,但由于最终处理浓度的差异,使得污水处理厂排出的 生活污水依然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同时,鉴于现有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技术水平的局限,要大幅提高氮、磷去除 率十分困难,因此,对于以地表水体为最终受纳水体的污水处理厂,应采取高效深度脱 氮除磷工艺,加强对营养物氮、磷的去除,将污水处理到出水符合所纳地表水体的水质 要求。

  公知的废水脱氮除磷的方法主要有中和沉淀法、生物法和吸附法。中和法需要加入 大量的石灰和混凝剂,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污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难以彻底消 除含磷废水对环境的污染[Design Manual:Phosphorus Removal.EPA Technology Transter,EPA/625/1-87/001,1987]。生物法除磷工艺流程复杂,运行稳定性较差,运行操作严 格,受废水的温度、酸碱度等影响大,对废水中有机物浓度(BOD)依赖性很强[顾夏声, 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吸附法克服了这些缺点,又能同时去除氮 和磷,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脱氮除磷方法之一。

  公知的传统的脱氮除磷吸附剂主要有活性氧化铝、活性炭、沸石等。宁平对活性炭、 活性氧化铝进行了无机含磷污染物吸附容量的对比研究,发现活性氧化铝对水中磷酸盐 的吸附容量为10mg/g,而活性炭仅为2mg/g[宁平等,有色金属,54(1),2002,3]。袁俊生[袁俊 生等,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2),2002,3]研究了用沸石去除工业污水中氨氮的方法。结果表 明,经盐活化后的沸石在酸性条件下对氨氮的吸附容量最大为12.96mg/g。张兰泉[张兰 泉等,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8(2),1999,6]用无机铝盐、镁盐对沸石进行改性制备成沸石复合 吸附剂,除磷吸附容量为15mg/g。这些吸附剂都存在着只能单独去除氨氮或磷,不能同 时去除水中的氨氮和磷,另外,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也较低。基于这些原因,寻找一种吸 附剂进行脱氮除磷以替代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等传统吸附剂,对控制地表水体的富营养 化有重要意义。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废水中的氮、磷,提供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稀土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原料沸石、硅藻土、氧化铝中的一种,经活化、浸渍、焙烧处理后 得到孔径0.3nm~0.5nm的吸附剂,该吸附剂能同时除去污水中的氮和磷,对氨的吸附容量达 到15-20mg/g,对磷的吸附容量达到22-25mg/g。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稀土氢氧化物溶液的制备:

  将硝酸镧、硝酸铈、氯化镧、氯化铈中的一种溶解在水中,配成重量百分浓度为 0.25~0.5wt%的稀土离子溶液,在配制完成的溶液中用碱液调节pH值,使溶液pH值为 8~11,生成稀土氢氧化物溶液;

  (2)原料的活化:

  原料为粒度60-100目的粉状沸石、硅藻土、氧化铝中的一种,将原料在蒸馏水中浸 泡15~30分钟,过滤后在100℃~130℃温度下烘干1~2小时,至含水量小于5%;

  (3)吸附剂的浸渍:

  经过活化后的原料按照1∶40~60的固液重量比加入配制好的稀土氢氧化物溶液中,常 温下搅拌45~60分钟,静置浸渍15~20小时,将溶液过滤,得到滤饼和滤液,滤液返回稀 土氢氧化物溶液中再使用;

  (4)吸附剂的焙烧:

  将滤饼置于冶金炉中进行焙烧,温度为300℃~600℃,时间为0.5~2小时,焙烧后经 筛分,得到孔径0.3nm~0.5nm的吸附剂。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稀土氧化物在有水的情况下,表面金属离子首先倾向于配位水分子,水分子的离解 性化学吸着导致表面羟基化。这种表面羟基化使得水溶液中的稀土氧化物可带正电,也 可带负电,所带电荷的性质决定于所在溶液的pH值。羟基化的氧化物表面因质子化或非 质子化呈正电或负电状态,以静电引力吸附阴、阳离子,生成络合物。同时伴随有离子 置换。在粒子带正、负电荷之间有一pH值,在该pH值之下,粒子不带电荷,这一状态 称为等电点状态,这一pH值称为氧化物的等电点。稀土氧化物的等电点一般为9~10, 在酸性环境中带正电,与磷酸根离子发生电性吸附,生成磷酸稀土络合物,同时羟基被 置换,使溶液pH值升高。

  原料在吸附剂制备的烘干、焙烧过程中,孔径增大,吸附剂在去除氨氮时,结构中 的阳离子与氨氮发生离子交换以去除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吸附剂中的载体及活性物质同时得到利用,既可以去除阳离子,又可以去阴离子。

  2、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剂通过碱液浸泡可以解吸,使吸附剂回收循环使用。

  3、废水的pH值在4~6时吸附剂脱氮除磷效果最佳,这与磷肥工业废水呈酸性相符, 废水经吸附剂处理后pH值在8~9之间,达到排放要求。这使进口废水与出口废水的pH 值均不需加酸或加碱调节。

  4、吸附剂对氮、磷的吸附容量高,对氮的吸附容量最大可以达到20mg/g,对磷的吸 附容量最大可以达到25mg/g。

  5、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剂经碱液再生后,吸附容量仅降低6%~7%。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