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2 9:43:3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03.04.15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3/30

  摘要

  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属于环保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由折流厌氧反应池、兼氧池、浸没式生物滤池和沉淀池所组成,各池之间分别采用溢流挡板与折流板和溢流板与导流板所夹通道串联而成为一体化。本实用新型分别在厌氧和好氧状态下,充分发挥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各自的代谢特点,在较低运行能耗的前提下,使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水质得以净化,达到排放标准。装置结构简单,便于运行管理,可整体地埋,其上覆土绿化,既适合于新旧住宅区和中小城镇建设污水处理使用,又适用有机工业废水处理使用。

  権利要求書

  1、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折流式厌氧反应 池1、兼氧池2、浸没式生物滤池3和沉淀池4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折 流厌氧池1中有5~12个分隔室,各隔室由溢流挡板6和折流板7构成 的通道相依次连通。折流厌氧反应池1与兼氧池2以及兼氧池2与浸 没式生物滤池3之间均由溢流挡板6和折流板7构成的通道相连通, 浸没式生物滤池3与沉淀池4由溢流板8与导流板9组成的通道连通, 污水通过水位差实现分级串联流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4中设置回流泵10将泥水回流至兼氧池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浸没式生物滤池3中部装有固定式生物载体填料13,底 部设置潜水射流曝气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沉淀池4设计的出水一侧斜面结构,溢流板8底部2~10个污泥 下流孔16,与此孔正面相距100~500毫米分别设置挡板17并与浸没 式生物滤池3底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折流厌氧反应池1各分隔室和兼氧池2分别设有污泥排出管18 和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整个一体化装置加盖封顶,折流厌氧反应池1和兼氧池2顶部 共设一个排气管20,浸没式生物滤池3顶部另设一排气管21。

  说明书

  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是用于中小城镇、城市住宅 小区和旅游生态区的宾馆等生活污水处理,属于环保污水处理装置技 术领域。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用于城镇、住宅区、宾馆及一些公共 设施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大型城市污水处 理厂,其污水需要经过投资较大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输送,并且设备 和基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虽然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但总体 处理成本偏高,在中小城市推广普及困难。第二种是无动力生活污水 生化处理装置,该装置的结构是采用增大厌氧池的容积和增加后续池 内污水与空气的自然接触面积,以获得较大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溶解氧 来满足不同微生物的繁殖需要。该装置运转费用较低,但工程量和占 地面积较大,而且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无法进行人为的调节,很难 实现达标排放。第三种是对上述第二种装置的改进,在厌氧池后面增 设好氧化曝气池,虽然处理后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但该装置厌氧处 理效率较低,给后续的好氧段的污染物负荷较大,因此,运转和维护 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在装置中设立高效厌氧 生化反应池,使住宅区的生活污水经过初步格栅处理的粪便污水在该 池多个分隔室中充分地厌氧处理,去除60~70%的污染物,然后从装 置的底部均匀自流至好氧生物滤池,经沉淀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在沉 淀池中部的小型回流泵将部分泥水回流至厌氧池后部的兼氧隔室进 行反消化反应脱氮,使排放的出水总氮降低。整个装置集成为一体化。 可以实现整体地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折流厌氧反应池1,兼氧池2,浸没式生物滤 池3,沉淀池4组成。折流厌氧反应池1、兼氧池2、浸没式生物滤 池3三者由溢流挡板6和折流板7构成的通道底部相通,浸没式生物 滤池3与沉淀池4由溢流板8与导流板9组成的通道相连,污水由较 小的液位差自流依次通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