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发布时间:2018-12-23 14:03:0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31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本发明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沉淀区、一过滤区、一微生物净水区、一挺水植被区、一沉水植被区和一内设有复合生态浮岛的生态净水池。本发明中沉淀区,利用水的自然沉淀和絮凝沉淀作用去除水体中的主要颗粒物质和悬浮物质。水流流经过滤区,利用不同孔径滤石对水体进行依次过滤。水体流经微生物净水区对水中的氮、磷和COD等营养物质以及一些有机质进行强化分解。水体流经挺水植被区、沉水植被区,可利用水生植被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污染物质。水体最后流入一内设有生态浮岛装置的生态净水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沉淀区(10)、一过滤区(20)、一微生物净水区(30)、一挺水植被区(40)、一沉水植被区(50)和一内设有生态浮岛装置(61)的生态净水池(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10)为一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所述沉淀区(10)的斜管的设置密度为20-30个/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20)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区(21)、第二过滤区(22)和第三过滤区(23),所述第一过滤区(21)采用陶粒填充,所述第二过滤区(22)采用火山石填充,所述第三过滤区(23)采用沸石填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净水区(30),布设多孔复合菌固定化载体,所述复合菌为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所述微生物净水区(30)还布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长度为0.8-1.2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被区(40)为千屈菜或香蒲中的一种或两种,种植密度为6-12株/m²;所述沉水植被区(50)的植被为川蔓藻、篦齿眼子菜或狐尾藻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种植密度为4-8株/m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被区(50)和所述生态净水池(60)之间设有网体(5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装置(6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生态浮床层(62)和鱼净水层(6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层(62)采用双层网片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净水层(63)的鱼为鲢、鳙和黄尾密鲴;所述鲢的投入密度为50-100尾/667m2,所述鳙的投入密度为50-100尾/667m2,所述黄尾密鲴的投入密度为30-50尾/667m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水池(60)中设置有曝气装置(65)和电气石处理水区(66)。

  说明书

  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背景技术

  蓄淡养殖是一种在滨海滩涂开挖池塘,主要利用入海河流蓄积的淡水或咸淡水资源进行水产养殖的形式,在盐碱土壤改良和淡水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入海河流地处河流末端,上游污染物的大量积累造成水源水质差、承载力低,难以达到渔业用水标准,致使池塘养殖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一方面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安全。

  传统方法大多集中在池塘水体原位修复环节,且净化水体量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养殖用水需求。如果结合水体源水修复方法,充分利用养殖源水引水过程进行水质修复,便可以从根源上提高养殖用水的质量,降低养殖用水的污染物含量。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控制养殖用水源水质量、降低污染物含量和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已成为保障滩涂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专利CN105970890A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系统,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的底部为凹凸相间的多段式结构;所述多段式结构内种植有景观植被、水生蔬菜和净水植被;所述沟渠本体的侧壁上种植有护坡植被和水生蔬菜。该发明只采用了种植植被净化水体的这种单一的处理方法,不能够全面有效的净化生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污染物能够被充分吸收和分解,提供充足的优质养殖用水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本发明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沉淀区、一过滤区、一微生物净水区、一挺水植被区、一沉水植被区和一内设有复合生态浮岛的生态净水池。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为一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所述沉淀区的斜管的设置密度为20-30个/m。

  优选的,所述过滤区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和第三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采用陶粒填充,所述第二过滤区采用火山石填充,所述第三过滤区采用沸石填充。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净水区,布设多孔复合菌固定化载体,所述复合菌为侧孢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所述微生物净水区还布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长度为0.8-1.2m。

  优选的,所述挺水植被区为千屈菜或香蒲中的一种或两种,种植密度为6-12株/m²;所述沉水植被区的植被为川蔓藻、篦齿眼子菜或狐尾藻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种植密度为4-8株/m²。

  优选的,所述沉水植被区和所述生态净水池之间设有网体。

  优选的,所述复合生态浮岛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生态浮床层和鱼净水层。

  优选的,所述生态浮床采用双层网片结构。

  优选的,所述鱼净水层的鱼为鲢、鳙和黄尾密鲴;所述鲢的投入密度为50-100尾/667m2,所述鳙的投入密度为50-100尾/667m2,所述黄尾密鲴的投入密度为30-50尾/667m2。

  优选的,所述生态净水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和电气石处理水区。

  本发明中沉淀区,利用水的自然沉淀和絮凝沉淀作用去除水体中的主要颗粒物质和悬浮物质。水流流经过滤区,利用不同孔径滤石对水体进行依次过滤,并利用滤石材料附着的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换为无机物。水体流经微生物净水区对水中的氮、磷和COD等营养物质以及一些有机质进行强化分解。水体流经挺水植被区、沉水植被区,可利用水生植被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污染物质。水体最后流入一内设有生态浮岛装置的生态净水池,通过浮床蔬菜进一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利用鲢、鳙和黄尾密鲴等鱼类等控制水体中浮游植被、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含量。与传统水体修复系统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滨海滩涂水产养殖源水处理的生态沟渠直接利用滩涂地区原有养殖进水沟渠进行设计,净化水体大,净化成本低,运行稳定,易维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