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

发布时间:2018-12-23 14:13:4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31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包括:机体上从后至前依次设厌氧单元、缺氧单元、絮凝沉淀池、生物转盘单元、二沉池和紫外消毒装置;缺氧单元上设总进水口,缺氧单元的出水端与厌氧单元连接,厌氧单元的出水端经静态混合器顺次与絮凝沉淀池、生物转盘单元、二沉池和紫外消毒装置连接,紫外消毒装置设总出水口;机体底部设排泥系统,该排泥系统分别与缺氧单元底部、厌氧单元底部、絮凝沉淀池底部和二沉池底部的泥斗连接;机体内设置回流系统,该回流系统连接在生物转盘单元和缺氧单元之间。该设备抗冲击负荷能力更高,加强脱氮除磷能力,结构紧凑,可整体运输及吊装,若配套自控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厌氧单元、缺氧单元、静态混合器、絮凝沉淀池、生物转盘单元、二沉池、紫外消毒装置、回流系统和排泥系统;其中,

  所述机体上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所述厌氧单元、缺氧单元、生物转盘单元和紫外消毒装置;所述机体两侧沿该机体长度方向分别设置絮凝沉淀池和二沉池;

  所述缺氧单元上设置总进水口,所述缺氧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单元连接,所述厌氧单元的出水端经所述静态混合器顺次与所述絮凝沉淀池、生物转盘单元、二沉池和紫外消毒装置连接,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设置总出水口;

  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排泥系统,该排泥系统分别与所述缺氧单元底部的泥斗、所述厌氧单元底部的泥斗、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泥斗和二沉池底部的泥斗连接,该排泥系统设有排泥口;

  所述机体内设置回流系统,该回流系统连接在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和缺氧单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单元采用缺氧滤池,包括:

  槽体,该槽体内设置软性鞭式填料和填料支架,所述软性鞭式填料设在所述填料支架上;

  所述槽体后端池壁为与所述厌氧单元共用的池壁,该槽体前端池壁为与所述絮凝沉淀池共用的池壁;

  所述缺氧单元的进水口设置折流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单元采用厌氧滤池,包括:

  槽体,该槽体内设置软性鞭式填料和填料支架,所述软性鞭式填料设在所述填料支架上;

  所述槽体侧面上部设置所述进水口;

  所述槽体连接所述厌氧单元的出水口处于所述槽体后端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采用平流沉淀池;

  该絮凝沉淀池的后端池壁为与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共用的池壁;

  所述二沉池采用平流沉淀池;

  所述絮凝沉淀池和二沉池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缺氧单元、厌氧单元和生物转盘单元的长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单元采用半浸没生物转盘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采用排泥管,分别与所述缺氧单元底部的泥斗、所述厌氧单元底部的泥斗、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泥斗和二沉池底部的泥斗连接;该排泥管的出泥口处设置蝶阀;

  该排泥管的位置低于所述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泥斗和二沉池底部的泥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回流泵、控制阀和止回阀;其中,

  所述回流泵设在所述机体的尾部;

  所述回流管连接在所述生物转盘单元与缺氧单元之间,该回流管上分别设置所述回流泵、控制阀和止回阀。

  主要是用管道泵将经过生物转盘处理后的具有硝氮、亚氮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单元。回流泵后端接球阀控制水量,通过止回阀防止液体回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留曝气装置和第二预留曝气装置,所述第一预留曝气装置设在所述缺氧单元内底部,所述第二预留曝气装置设在所述厌氧单元内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采用一体结构机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单元、厌氧单元、混凝沉淀单元、生物转盘单元上部均设有防护罩。

  说明书

  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一体化 生物转盘设备,适用于分散性小规模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市政生活污水通常采用集中式污水处 理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处理规模大、基建费用高、适用于生活污水源较集中的地区,目前大部分城市采用的是集中处理系统。但是诸如农村与城乡结合部、高速服务区、旅 游区、独立别墅区、军队驻区大部分未纳入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这些污水排放点具 有污水产量小、污染源分散且数量众多等特点,但是如果不进行处理又会带来诸多环境 问题。以农村生活污水为例:2012年我国大约有58万个自然村,而其中生活污水的处理 率仅达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和县城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总量的1.5倍,国家环保 部投入120亿用于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未来中国家将在农村地区兴建2万个连片治理 示范工程,同时加强对农村污水治理先进技术及适用技术的奖励政策。因此,分散式水 体污染控制相关研究成为环保工作者当务之急。

  生物转盘工艺由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发并于七十年代引入我国,根据浸没比不同可分为 全浸没转盘(浸没率90~100%)和半浸没转盘(浸没率35~45%),通常所说的生物转盘 指半浸没,该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污水处理生物转盘单元的曝气方式,生物转盘是 通过盘片交替与空气和废水进行接触对水体富氧,取代了传统的曝气机,该方法具有能耗 小、噪声低、故障率低并且溶解氧控制精度高的特点,盘片同时具有了生物载体和水体富 氧两个功能。除此之外生物转盘工艺还具有一系列优点:微生物浓度高、污泥泥龄长、抗冲击负荷强;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运维管理方便等特点,因此适合用于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

  2014年,桑德集团立足于对国内水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洞察到分散式生 活污水处理市场的潜力,并以半浸没生物转盘为核心工艺开发了相应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 艺,该工艺集成初沉池、半浸没生物转盘和二沉池,具有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的特点, 在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处理项目中能够有效去除COD、SS和氨氮,出水稳定达到一级B 排放标准。

  随着国家对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逐渐重视,对相关的排放要求也日趋严格,过去重 点考察出水的SS、COD和氨氮,现在TP、TN和大肠杆菌也逐渐成为重点考核对象,同时整 体出水标准逐渐向一级A靠近。生物转盘属于好氧工艺对SS、COD和氨氮有十分理想的去除 效果,但由于缺乏缺氧、厌氧环境因此TN的去除率较低,同时由于转盘工艺产泥量较少难 以培养聚磷菌导致TP出水不能稳定达标。因此现有一体化生物转盘工艺在当前日趋严格的 污水排放标准下,很难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 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能耗低,能保证出水稳定达标,能解决当前生物转盘对TN、TP去 除效果较低,出水难以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包 括:

  机体、厌氧单元、缺氧单元、静态混合器、絮凝沉淀池、生物转盘单元、二沉池、紫外消毒装置、回流系统和排泥系统;其中,

  所述机体上从后至前依次设置所述厌氧单元、缺氧单元、生物转盘单元和紫外消毒装 置;所述机体两侧沿该机体长度方向分别设置絮凝沉淀池和二沉池;

  所述缺氧单元上设置总进水口,所述缺氧单元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单元连接,所述厌 氧单元的出水端经所述静态混合器顺次与所述絮凝沉淀池、生物转盘单元、二沉池和紫外 消毒装置连接,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设置总出水口;

  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排泥系统,该排泥系统分别与所述缺氧单元底部的泥斗、所述厌氧 单元底部的泥斗、絮凝沉淀池底部的泥斗和二沉池底部的泥斗连接,该排泥系统设有排泥 口;

  所述机体内设置回流系统,该回流系统连接在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和缺氧单元之间。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 度处理的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机体内设置有机连接的厌氧单元、缺氧单元、静态混合器、絮凝沉淀池、生物 转盘单元、二沉池、紫外消毒装置、回流系统和排泥系统形成一种一体化生物转盘设备。通过合理集成缺氧、厌氧单元和回流硝化液可以有效降低废水TN,强化了脱氮效果;通过静态混合器混匀PAC和污水,通过絮凝沉淀单元沉淀形成的化学污泥,强化了除磷效果; 厌氧单元可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同时缺氧、厌氧和絮凝沉淀可有效去除部分COD,降低 生物转盘负荷使之以富集硝化细菌为主,有利于强化转盘的硝化反应,因此该设备对COD 和氨氮的处理效果更优,强化了COD和氨氮的处理效果;该设备集成了多个合理分配的工 艺段,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够整机运输和吊装,管理简单且可实现无人值守,适用 于分散式生活污水深度处理;通过设置连接各个单元的排泥系统,从而确保不会因污泥淤 积产生厌氧环境影响出水水质,强化了排泥系统。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