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25 9:35: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13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28; C02F103/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格栅渠的进水管与综合进水管连通,格栅渠的出水管与集水池的进水管连通,集水池的出水管与水力筛进水管连通,水力筛出水管与调节池进水管连通,调节池出水管与初沉池进水管连通,初沉池出水管与水解酸化池进水管连通,水解酸化池的出水管与IC厌氧塔进水管连通,IC厌氧塔出水管与A/O生化池进水管连通,A/O生化池出水管与终沉池的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将水解酸化工艺和IC厌氧技术结合在一起协同对制革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系统运行稳定、污泥产生量小,解决了IC厌氧技术在制革污水处理中应用难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渠、集水池、水力筛、调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IC厌氧塔、A/O生化池及终沉池;所述格栅渠的进水管与综合进水管连通,格栅渠的出水管与集水池的进水管连通,集水池的出水管与水力筛进水管连通,水力筛出水管与调节池进水管连通,调节池出水管与初沉池进水管连通,初沉池出水管与水解酸化池进水管连通,水解酸化池的出水管与IC厌氧塔进水管连通,IC厌氧塔出水管与A/O生化池进水管连通,A/O生化池出水管与终沉池的进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鼓风曝气系统、曝气管及穿孔曝气支管;所述鼓风曝气系统与曝气管的一端连通,曝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个穿孔曝气支管,三个穿孔曝气支管分别伸入集水池、调节池及A/O生化池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化池包括搅拌部分及曝气部分;所述搅拌部分内安装潜水搅拌器,所述曝气部分内设置穿孔曝气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泥机、排泥泵、压泥车间内的压泥机及两个刮泥机;两个刮泥机分别设置于初沉池及终沉池内,初沉池及终沉池的排泥管均通过排泥泵与压泥机的进泥管连通,压泥机的进泥管与压泥车间内的压泥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终沉池的排泥管分别与A/O生化池搅拌部分的进泥管及水解酸化池的进泥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半软性填料,所述半软性填料设置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细格栅;所述细格栅安装于格栅渠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的栅隙为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为辐流式初沉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循环水泵;所述内循环水泵通过内循环出水管及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IC厌氧塔相连。

  说明书

  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

  背景技术

  制革废水是制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主要包括含铬废水、含硫废水和其它废水。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先将含铬废水以及含硫废水单独预处理后,和其它废水混合为综合废水再进行后续处理至达标排放。这部分废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从目前国内制革废水的处理工艺来看,都存在着运行成本昂贵、系统稳定性较差以及污泥产生量大、IC厌氧在制革污水处理中应用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包括格栅渠、集水池、水力筛、调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IC厌氧塔、A/O生化池及终沉池;所述格栅渠的进水管与综合进水管连通,格栅渠的出水管与集水池的进水管连通,集水池的出水管与水力筛进水管连通,水力筛出水管与调节池进水管连通,调节池出水管与初沉池进水管连通,初沉池出水管与水解酸化池进水管连通,水解酸化池的出水管与IC厌氧塔进水管连通,IC厌氧塔出水管与A/O生化池进水管连通,A/O生化池出水管与终沉池的进水管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鼓风曝气系统、曝气管及穿孔曝气支管;所述鼓风曝气系统与曝气管的一端连通,曝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个穿孔曝气支管,三个穿孔曝气支管分别伸入集水池、调节池及A/O生化池内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O生化池包括搅拌部分及曝气部分;所述搅拌部分内安装潜水搅拌器,所述曝气部分内设置穿孔曝气支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压泥机、排泥泵、压泥车间内的压泥机及两个刮泥机;两个刮泥机分别设置于初沉池及终沉池内,初沉池及终沉池的排泥管均通过排泥泵与压泥机的进泥管连通,压泥机的进泥管与压泥车间内的压泥机相连。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终沉池的排泥管分别与A/O生化池搅拌部分的进泥管及水解酸化池的进泥管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半软性填料,所述半软性填料设置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细格栅;所述细格栅安装于格栅渠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细格栅的栅隙为3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初沉池为辐流式初沉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内循环水泵;所述内循环水泵通过内循环出水管及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IC厌氧塔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系统,将水解酸化工艺和IC厌氧技术结合在一起协同对制革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系统运行稳定、污泥产生量小,解决了IC厌氧技术在制革污水处理中应用难的问题,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