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21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及污水净化系统,涉及污水净化领域。该新型污水净化器通过设置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其中在第一筒体内主要进行对污水进行物理的过滤,将沉渣等污渍从第一排污口排出,再在第二筒体内对污水进行化学沉降,去除污水中包含的重金属离子等,从而实现多级去污;同时通过水质检测仪检测第二筒体内的水质参数并将该水质参数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水质参数小于预设的参数值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使得污水再次进入第二筒体内,再次进行化学沉降,直至水质参数合格才从第二排水管排出,增强了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同时也更加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过滤组件、搅拌组件、第一电磁阀、水质检测仪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贯通,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贯通,所述第二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的出口处,所述水质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水质检测仪均电连接,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水质参数大于预设的标准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第二电磁阀及开关模块,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开关模块均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并将所述打开指令或所述关闭指令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打开指令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关闭指令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 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件及搅拌电机,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搅拌电机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液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第一锥形筒及第二锥形筒,所述第一锥形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与所述第一锥形筒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排污管与所述第二锥形筒的另一端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锥形筒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锥形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筒与所述第一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筒与所述第二筒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锥形筒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锥形筒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以及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套设于所述第一滤网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催化剂加料组件,所述催化剂加料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远离设置有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侧。
10.一种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污水净化器。
说明书
新型污水净化器及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及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建立。一些工厂(如火力发电厂、冶铁厂等)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水,特别在钢铁、化工、石油、建材、轻工和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的污水,若直接将污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现有的污水处理器,大多只采用物理过滤的方法,将污水中的沉渣过滤掉,但大多污水不仅包含沉渣,还包括大量的化学元素,如果直接将这种包含化学元素的污水排入环境中,则很可能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以实现多级过滤,获得更强的除污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过滤组件、搅拌组件、第一电磁阀、水质检测仪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贯通,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贯通,所述第二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的出口处,所述水质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水质检测仪均电连接,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水质参数大于预设的标准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第二电磁阀及开关模块,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开关模块均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打开指令或关闭指令,并将所述打开指令或所述关闭指令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打开指令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关闭指令而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件及搅拌电机,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搅拌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搅拌电机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液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第一锥形筒及第二锥形筒,所述第一锥形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污管与所述第一锥形筒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排污管与所述第二锥形筒的另一端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锥形筒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锥形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筒与所述第一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筒与所述第二筒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锥形筒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锥形筒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以及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套设于所述第一滤网外。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还包括催化剂加料组件,所述催化剂加料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远离设置有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第一蓄水装置、第二蓄水装置及新型污水净化器,所述新型污水净化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过滤组件、搅拌组件、第一电磁阀、水质检测仪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水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所述第一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贯通,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贯通,所述第二排污管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水管贯的出口处,所述水质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水质检测仪均电连接,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水质参数大于预设的标准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一蓄水装置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贯通,所述第二蓄水装置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贯通。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污水净化器,通过设置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其中在第一筒体内主要进行对污水进行物理的过滤,将沉渣等污渍从第一排污口排出,再在第二筒体内对污水进行化学沉降,去除污水中包含的重金属离子等,从而实现多级去污;同时通过水质检测仪检测第二筒体内的水质参数并将该水质参数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水质参数小于预设的参数值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使得污水再次进入第二筒体内,再次进行化学沉降,直至水质参数合格才从第二排水管排出,增强了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同时也更加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