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3-4 14:31: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15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0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包括:第一PAC搅拌池,用于对加有PAC药剂的煤矿矿井水进行搅拌,以便混凝;第二PAC搅拌池,用于接收PAM药剂和所述第一PAC搅拌池的溢流并搅拌以便絮凝;PAM搅拌池,用于接收PAM药剂和所述第二PAC搅拌池的底流并搅拌以进一步絮凝;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PAM搅拌池的溢流并沉降,得到位于上层的清液和位于下层的沉淀物;清水池,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沉淀池的清液。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可减少处理环节,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PAC搅拌池(1),用于对加有PAC药剂的煤矿矿井水进行搅拌,以便混凝;

  第二PAC搅拌池(2),用于接收PAM药剂和所述第一PAC搅拌池(1)的溢流并搅拌以便絮凝;

  PAM搅拌池(3),用于接收PAM药剂和所述第二PAC搅拌池(2)的底流并搅拌以进一步絮凝;

  沉淀池(4),用于接收所述PAM搅拌池(3)的溢流并沉降,得到位于上层的清液和位于下层的沉淀物;

  清水池(5),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沉淀池(4)的清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PAM加药罐(7);自所述PAM加药罐(7)至所述第二PAC搅拌池(2)设置有第一加药管线(71),用于向所述第一PAC搅拌池(1)提供PAM药剂;自所述PAM加药罐(7)至所述PAM搅拌池(3)设置有第二加药管线(72),用于向所述PAM搅拌池(3)提供PAM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管线(71)的出药端固定于所述第二PAC搅拌池(2)的底流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药管线(72)的出药端固定于所述PAM搅拌池(3)的3/8~5/8高度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PAC加药罐(6),用于向所述第一PAC搅拌池(1)的进水中提供PAC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包括池体(41)和下端的池底(42);所述池体(41)上设有清液出口,所述池体(41)内设有斜管结构(411),所述斜管结构(411)包括多根平行且紧密设置的斜管,所述斜管以上端远离所述清液出口的方式倾斜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0~70°;所述斜管结构(411)在所述池体(41)内的位置配置为使至少部分所述清液在经所述清液出口流出之前流经所述斜管结构(411)的斜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42)设置有排泥管(8),用于将所述沉淀池(4)的沉淀物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41)为筒形结构,所述池底(4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6-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井下排水泵和排水管,所述井下排水泵用于抽取井下的煤矿矿井水,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井下排水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AC搅拌池(1)的进水管。

  说明书

  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 处理领域,特别是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基地一般设置有生产矿井,年矿井水产生量巨大,以宁煤集团公司为例,年矿井水产生量达到4696万吨,而且都属于高硬度、低碱度、pH值在8左右的高矿化度矿井水,因此高矿化度水资源特别丰富。目前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和环评批复中要求,矿井水必须全部利用,不外排,也就是每个煤矿都必须建设矿井水处理厂,对高矿化度矿井水进行软化处理后予以全部综合利用。目前采用的矿井水预处理工艺(比如宁煤集团公司)为:井下来水-预沉调节池-提升泵-PAC搅拌池-PAM搅拌池(3)-熟化池-沉淀池(4)-排放或进入深度处理单元(即软化处理单元)。该预处理工艺流程长、环节多、运行管理难度大、运行费用高。且由于煤矿井下排水泵的数量是依据矿井涌水量来确定,为避峰填谷,矿井水预处理多在夜间运行,导致夜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而目前所用的预沉调节池由于清泥困难,基本失去了预沉功能,只具调节作用,对后续的处理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可减少处理环节,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包括:

  第一PAC搅拌池,用于对加有PAC药剂的煤矿矿井水进行搅拌,以便混凝;

  第二PAC搅拌池,用于接收PAM药剂和所述第一PAC搅拌池的溢流并搅拌以便絮凝;

  PAM搅拌池,用于接收PAM药剂和所述第二PAC搅拌池的底流并搅拌以进一步絮凝;

  沉淀池,用于接收所述PAM搅拌池的溢流并沉降,得到位于上层的清液和位于下层的沉淀物;

  清水池,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沉淀池的清液。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PAM加药罐;自所述PAM加药罐至所述第二PAC搅拌池设置有第一加药管线,用于向所述第一PAC搅拌池提供PAM药剂;自所述PAM加药罐至所述PAM搅拌池设置有第二加药管线,用于向所述PAM搅拌池提供PAM药剂。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药管线的出药端固定于所述第二PAC搅拌池的底流口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药管线的出药端固定于所述PAM搅拌池的3/8~5/8高度位置处,优选2/5~3/5高度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PAC加药罐,用于向所述第一PAC搅拌池的进水中提供PAC药剂。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包括池体和下端的池底;所述池体上设有清液出口,所述池体内设有斜管结构,所述斜管结构包括多根平行且紧密设置的斜管,所述斜管以上端远离所述清液出口的方式倾斜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0~70°,优选55~65°;所述斜管结构在所述池体内的位置配置为使至少部分所述清液在经所述清液出口流出之前流经所述斜管结构的斜管。

  优选地,所述池底设置有排泥管,用于将所述沉淀池的沉淀物排出。

  优选地,所述池体为筒形结构,所述池底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井下排水泵和排水管,所述井下排水泵用于抽取井下的煤矿矿井水,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井下排水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PAC搅拌池的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煤矿矿井水处理的系统,是将PAM药剂进行两点加药,能够直接对煤矿矿井水进行充分的混凝和絮凝反应,从而沉降除去煤矿矿井水中的悬浮物和色度,且去除效率高、去除效果好,出水质量高;且省去了预沉调节池和熟化池的处理环节,提高处理效果,运行成本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