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12.10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C02F1/52; B01D21/02; B01D21/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无需搅拌;提高分离效果;包括池体、排水管、排污管、进水管和絮凝管,池体内部设置有沉淀腔;还包括传动轴、方形杆、箱体、过渡管、上挡板、下挡板、弹簧、上圆盘、推动杆、下圆盘和密封套,传动轴前端设置有电机,进水管、过渡管和絮凝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还包括阻隔板、U形管、连接管、第一挡盖、第一连接杆、上卡环、下卡环、三组第二连接杆和四组第一浮球,池体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四组第一浮球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第一放置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包括池体(1)、排水管(2)、排污管(3)、进水管(4)和絮凝管(5),池体(1)内部设置有沉淀腔,排水管(2)输入端与池体(1)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进水管(4)输出端与池体(1)左侧壁中央区域连通,排污管(3)输入端与池体(1)左侧壁底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轴(6)、方形杆(7)、箱体(8)、过渡管(9)、上挡板(10)、下挡板(11)、弹簧(12)、上圆盘(13)、推动杆(14)、下圆盘(15)和密封套(16),所述箱体(8)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进水管(4)输出端与箱体(8)右侧壁底端连通,所述絮凝管(5)输出端与箱体(8)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所述过渡管(9)输出端与箱体(8)左侧壁底端连通,箱体(8)顶侧壁设置有移动口,移动口与混合腔连通,所述下圆盘(15)位于箱体(8)内部,下圆盘(15)将混合腔分别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密封套(16)内部设置有密封腔,密封套(16)顶侧壁设置有密封口,密封口与密封腔连通,密封套(16)外侧壁与箱体(8)内侧壁上半区域紧密接触,下圆盘(15)安装在密封套(16)内部,并且下圆盘(15)与密封套(16)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11)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移动孔,下挡板(11)底侧壁与箱体(8)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推动杆(14)底端穿过移动口、移动孔和密封口与下圆盘(15)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并且密封口内侧壁与推动杆(14)外侧壁连接,推动杆(14)顶端穿过所述弹簧(12)内部与所述上挡板(10)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弹簧(12)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挡板(10)底侧壁中央区域和下挡板(11)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上圆盘(13)底端与上挡板(10)顶侧壁中央区域相切,上圆盘(13)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方形孔,所述方形杆(7)前端穿过第一方形孔并且方形杆(7)与上圆盘(13)固定连接,方形杆(7)后端与传动轴(6)前端连接,传动轴(6)前端设置有电机,进水管(4)、过渡管(9)和絮凝管(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还包括阻隔板(18)、U形管(19)、连接管(20)、第一挡盖(21)、第一连接杆(22)、上卡环(23)、下卡环(24)、三组第二连接杆(25)和四组第一浮球(26),所述阻隔板(18)纵向安装在池体(1)内右半区域,阻隔板(18)前侧壁、后侧壁和底侧壁分别与池体(1)内前侧壁、内后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池体(1)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均与沉淀腔连通,所述U形管(19)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穿过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并且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内侧壁均与U形管(19)外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20)输出端与U形管(19)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22)顶端与第一挡盖(21)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连接杆(22)底端插入连接管(20)内部,第一连接杆(22)底端穿过上卡环(23)并且与上卡环(23)固定连接,所述三组第二连接杆(25)一端均与上卡环(23)外侧壁连接,三组第二连接杆(25)另一端均与所述下卡环(24)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管(20)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下卡环(24)外侧壁与第一环形槽内侧壁接触,所述四组第一浮球(26)顶端分别与第一挡盖(21)底侧壁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连接管(20)顶端与第一挡盖(21)底侧壁接触,四组第一浮球(26)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第一放置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杆(27)和锁紧螺母(28),所述螺纹杆(27)后端与方形杆(7)前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锁紧螺母(28)螺装至螺纹杆(27)上,并且锁紧螺母(28)后端与上圆盘(13)前侧壁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盖(29)、第三连接杆(30)、三组第四连接杆(31)、第一卡环(32)、第二卡环(33)和第二浮球(34),所述U形管(19)输出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卡环(32)内侧壁与第二浮球(34)外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三组第四连接杆(31)一端均与第一卡环(32)外侧壁连接,三组第四连接杆(31)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卡环(33)内侧壁连接,第二卡环(33)外侧壁与第二环形槽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三连接杆(30)底端和顶端分别与第二浮球(34)顶端连接和第二挡盖(29)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浮球(34)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U形管(19)输出端与第二挡盖(29)底侧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9)中央区域底端连通设置有排渣管(35),排渣管(35)上设置有排污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连接杆(36)、第六连接杆(37)、第七连接杆和第八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36)和第七连接杆底端分别与池体(1)内底侧壁右半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37)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阻隔板(18)右侧壁下半区域前端和第五连接杆(36)顶侧壁右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阻隔板(18)右侧壁下半区域后端和第七连接杆顶侧壁右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盘(13)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二方形孔、第三方形孔和第四方形孔,第二方形孔与所述第一方形孔连通,第三方形与第二方形孔连通,第四方形孔与第三方形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38),所述支撑杆(38)上半区域设置有滚珠轴承(39),所述传动轴(6)后端穿过滚珠轴承(39)并且与滚珠轴承(39)键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透明管(40)。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装置,其在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包括池体、搅拌装置、排水管、排污管、进水管和絮凝管,池体内部设置有沉淀腔,排水管输入端与池体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进水管和絮凝管输出端分别与池体左侧壁中央区域和下半区域连通,搅拌装置安装在池体内部,排污管输入端与池体左侧壁底端连通;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和絮凝管向池体内部加入污水和絮凝剂,搅拌装置加速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提高固液分离效果,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水沿排水管流出,污泥通过排污管排出;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使用中发现,搅拌装置虽然可以提高混合效果,但是将池体内底部已沉降固体重新与水融合,需额外增加静置时间,使用可靠性较低;分离效果较差,使用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搅拌,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分离效果,提高使用稳定性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包括池体、排水管、排污管、进水管和絮凝管,池体内部设置有沉淀腔,排水管输入端与池体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进水管输出端与池体左侧壁中央区域连通,排污管输入端与池体左侧壁底端连通;还包括传动轴、方形杆、箱体、过渡管、上挡板、下挡板、弹簧、上圆盘、推动杆、下圆盘和密封套,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进水管输出端与箱体右侧壁底端连通,所述絮凝管输出端与箱体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所述过渡管输出端与箱体左侧壁底端连通,箱体顶侧壁设置有移动口,移动口与混合腔连通,所述下圆盘位于箱体内部,下圆盘将混合腔分别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密封套内部设置有密封腔,密封套顶侧壁设置有密封口,密封口与密封腔连通,密封套外侧壁与箱体内侧壁上半区域紧密接触,下圆盘安装在密封套内部,并且下圆盘与密封套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移动孔,下挡板底侧壁与箱体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推动杆底端穿过移动口、移动孔和密封口与下圆盘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并且密封口内侧壁与推动杆外侧壁连接,推动杆顶端穿过所述弹簧内部与所述上挡板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弹簧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挡板底侧壁中央区域和下挡板顶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上圆盘底端与上挡板顶侧壁中央区域相切,上圆盘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方形孔,所述方形杆前端穿过第一方形孔并且方形杆与上圆盘固定连接,方形杆后端与传动轴前端连接,传动轴前端设置有电机,进水管、过渡管和絮凝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还包括阻隔板、U形管、连接管、第一挡盖、第一连接杆、上卡环、下卡环、三组第二连接杆和四组第一浮球,所述阻隔板纵向安装在池体内右半区域,阻隔板前侧壁、后侧壁和底侧壁分别与池体内前侧壁、内后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池体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均与沉淀腔连通,所述U形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穿过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并且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内侧壁均与U形管外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输出端与U形管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与第一挡盖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连接杆底端插入连接管内部,第一连接杆底端穿过上卡环并且与上卡环固定连接,所述三组第二连接杆一端均与上卡环外侧壁连接,三组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均与所述下卡环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管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下卡环外侧壁与第一环形槽内侧壁接触,所述四组第一浮球顶端分别与第一挡盖底侧壁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连接管顶端与第一挡盖底侧壁接触,四组第一浮球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第一放置腔。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还包括螺纹杆和锁紧螺母,所述螺纹杆后端与方形杆前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锁紧螺母螺装至螺纹杆上,并且锁紧螺母后端与上圆盘前侧壁接触。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还包括第二挡盖、第三连接杆、三组第四连接杆、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第二浮球,所述U形管输出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卡环内侧壁与第二浮球外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三组第四连接杆一端均与第一卡环外侧壁连接,三组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卡环内侧壁连接,第二卡环外侧壁与第二环形槽内侧壁接触,所述第三连接杆底端和顶端分别与第二浮球顶端连接和第二挡盖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浮球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U形管输出端与第二挡盖底侧壁接触。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所述U形管中央区域底端连通设置有排渣管,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渣阀。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所述池体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倾斜。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还包括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七连接杆和第八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和第七连接杆底端分别与池体内底侧壁右半区域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阻隔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前端和第五连接杆顶侧壁右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阻隔板右侧壁下半区域后端和第七连接杆顶侧壁右端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所述上圆盘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二方形孔、第三方形孔和第四方形孔,第二方形孔与所述第一方形孔连通,第三方形与第二方形孔连通,第四方形孔与第三方形孔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半区域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传动轴后端穿过滚珠轴承并且与滚珠轴承键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池,所述池体右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透明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机和箱体需外界固定,箱体内部设置有混合腔,进水管输出端与箱体右侧壁底端连通,絮凝管输出端与箱体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过渡管输出端与箱体左侧壁底端连通,进水管、过渡管和絮凝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单向阀一种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液体流反向流动的装置,第一单向阀使液体只能沿进水管从左往右流动,第二单向阀使液体只能沿过渡管从左往右移动,第三单向阀使絮凝剂只能从左往右流动,下圆盘安装在密封套内部并且与密封套固定连接,下圆盘支撑着密封套使密封套外侧壁与箱体内侧壁紧密接触,推动杆底端穿过弹簧、下挡板与下圆盘连接,密封套与推动杆连接降低密封套脱落的可能性,下挡板与箱体连接,拉动推动杆可使下圆盘和密封套上下移动,弹簧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挡板和下挡板连接,推动杆顶端与上挡板连接,向下挤压上挡板使推动杆、下圆盘和密封套均向下运动,上圆盘底端与上挡板相切,方形杆穿过上圆盘并且与上圆盘固定连接,方形杆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将电机通电,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上圆盘转动,当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距离最大时,弹簧呈微压缩状态,此时上圆盘顶端距离上挡板的距离最大,并且密封套外侧壁处于絮凝管输出端上方,上圆盘转动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上圆盘顶端距离上挡板的距离最小时,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距离最小,当下圆盘向下移动时,混合腔下腔室压力升高,从而将第一单向阀打开,使混合腔内液体流入池体内部,当下圆盘向上移动时,混合腔下腔室压力有降低的趋势,从而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打开使污水和絮凝剂分别沿过渡管和絮凝管流入混合腔内部,污水和絮凝剂在混合腔内完成混合,重复上述过程,从而污水和絮凝剂间歇进水混合腔内部,混合后沿进水管流入池体内部,无需搅拌,提高使用可靠性;污水和絮凝剂流入池体内部后,经一段时间静置后,固体密度较大累积在池体内底部,阻隔板纵向安装在池体内右半区域,阻隔板前侧壁、后侧壁和底侧壁分别与池体内前侧壁、内后侧壁和内底侧壁右半区域连接,阻隔板将池体内部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污水和絮凝剂进水池体左腔室,水位越高的水越干净,U形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穿过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并且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内侧壁均与U形管外侧壁密封连接,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分别位于阻隔板左侧和右侧,左腔室和右腔室外界压力相同,连接管与U形管输入端连通,从而U形管左端高度大于U形管右端高度,第一连接杆底端穿过上卡环并且与上卡环固定连接,三组第二连接杆将上卡环和下卡环连接起来,并且下卡环外侧壁与第一环形槽内侧壁接触,四组第一浮球顶端分别与第一挡盖底侧壁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第一浮球内部分别设置有四组第一放置腔,四组第一放置腔内部均填充常压空气,当左腔室水位升高至四组第一浮球处时,四组第一浮球受到向上的力大于受到的向下的力时,四组第一浮球带动第一挡盖向上运动,从而第一挡盖与连接管之间距离,较干净的水沿连接管输入端流入U形管,然后沿U形管输出端流出至右腔室,四组第一浮球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向下的力时,第一挡盖向下运动将连接管输入端封闭,阻碍外界杂质进入连接管,提高分离效果,提高使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