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

发布时间:2019-3-25 17:19: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30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IPC分类号C05F7/00

  摘要

  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它包括混合筒、混合轴和搅拌轮,通过第一筒上的第一污泥进料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配料口,以及第二筒上的第二污泥进料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配料口输送不同污泥和配料及水,通过混合轴旋转对进入第一筒和第二筒内的不同污泥和配料进行旋转碾磨、稀释和混合,稀释混合后的污泥进入第三筒内由搅拌轮搅拌后通过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污泥干化料稀释、配比工序复杂,混合不均匀,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步骤少,混合、稀释、搅拌和挤出同步进行,混合均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混合筒(1)、混合轴(2)和搅拌轮(3);所述的混合筒(1)包括由第一筒(11)、第二筒(12)和第三筒(13)组成相互联通的中空结构的Y型筒体;所述的混合轴(2)包括与旋转轴(21)连接的螺旋轴(22)、与螺旋轴(22)配合的轴承(23);所述的搅拌轮(3)包括与轮毂(31)连接的轮轴(32);混合轴(2)位于第一筒(11)和第二筒(12)内,轴承(23)与第一筒(11)和第二筒(12)配合,轮毂(31)位于第三筒(13)内,旋转轴(21)和轮轴(32)位于混合筒(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筒(11)上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一污泥进料口(111)、第一进水口(112)和第一配料口(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筒(12)上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污泥进料口(121)、第二进水口(122)和第二配料口(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筒(13)上设有出料口(1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轴(22)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壁设有多个贯穿螺纹的虑孔(221)与腔体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筒(13)底部设有密封板(132),搅拌轮(3)的轮轴(32)通过轴承与密封板(132)配,轮毂(31)位于第三筒(13)内与出料口(131)对应。

  说明书

  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固物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水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等组成的非均匀物质,容易腐化发臭。其中,涉及一种经过脱水与干化后,与其他有机碳合物进行混合制成有机肥的工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粉碎过滤,再进行湿润混合后烘干,制成有机肥料再利用。其问题在于,混合时,污泥再次稀释过程繁琐,混合不能同步,混合不均匀,质量下降。另外,同时进行两种不同污泥干化料的稀释混合及配比工艺复杂,混合不均匀,生产效率低,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结构简单,采用Y型结构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混合轴将干化后的不同污泥和不同的配料与水进行螺旋挤出混合后,再进行搅拌后排出,工艺步骤少,混合、稀释、搅拌和挤出同步进行,混合均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它包括混合筒、混合轴和搅拌轮;所述的混合筒包括由第一筒、第二筒和第三筒组成相互联通的中空结构的Y型筒体;所述的混合轴包括与旋转轴连接的螺旋轴、与螺旋轴配合的轴承;所述的搅拌轮包括与轮毂连接的轮轴;混合轴位于第一筒和第二筒内,轴承与第一筒和第二筒配合,轮毂位于第三筒内,旋转轴和轮轴位于混合筒外部。

  所述的第一筒上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一污泥进料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配料口。

  所述的第二筒上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污泥进料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配料口。

  所述的第三筒上设有出料口。

  所述的螺旋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壁设有多个贯穿螺纹的虑孔与腔体联通。

  所述第三筒底部设有密封板,搅拌轮的轮轴通过轴承与密封板配,轮毂位于第三筒内与出料口对应。

  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它包括混合筒、混合轴和搅拌轮;混合筒包括由第一筒、第二筒和第三筒组成相互联通的中空结构的Y型筒体;混合轴包括与旋转轴连接的螺旋轴、与螺旋轴配合的轴承;搅拌轮包括与轮毂连接的轮轴;混合轴位于第一筒和第二筒内,轴承与第一筒和第二筒配合,轮毂位于第三筒内,旋转轴和轮轴位于混合筒外部。结构简单,通过第一筒上的第一污泥进料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配料口,以及第二筒上的第二污泥进料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配料口输送不同污泥和配料及水,通过混合轴旋转对进入第一筒和第二筒内的不同污泥和配料进行旋转碾磨、稀释和混合,稀释混合后的污泥进入第三筒内由搅拌轮搅拌后通过出料口排出,工艺步骤少,混合、稀释、搅拌和挤出同步进行,混合均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筒上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一污泥进料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配料口。第一污泥进料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配料口分别向第一筒内输送一种污泥干化料、水和一种有机肥的配料。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筒上设有与其联通的第二污泥进料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配料口。第二污泥进料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配料口分别向第二筒内输送另一种污泥干化料、水和另一种有机肥的配料,第一筒和第二筒可以同时输送不同类型的污泥干化料和不同的有机肥配料,混合配比范围更广,混合类型更多,适应性更好,减少了工艺及工序步骤,降低了成本。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三筒上设有出料口。通过第一筒和第二筒配比稀释混合后的污泥进入到第三筒,由旋转搅拌轮的轮毂旋转搅拌后,通过离心力从出料口排出,进入下道工序。

  在优选的方案中,螺旋轴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外壁设有多个贯穿螺纹的虑孔与腔体联通。当污泥干化料、水和有机肥配料进入到第一筒和第二筒的筒体内后,污泥干化料、水和有机肥配料在螺旋轴的螺纹槽体内旋转,同时与第一筒和第二筒管壁接触旋转碾磨、混合,之后通过虑孔进入到螺旋轴的腔体中旋转流出,流入到第三筒内。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三筒底部设有密封板,搅拌轮的轮轴通过轴承与密封板配,轮毂位于第三筒内与出料口对应。结构简单,旋转灵活,轮毂与出料口对应,稀释混合后的污泥具有一定的粘度,在轮毂的旋转作用下便于从对应的出料口甩出。

  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挤出系统,它包括混合筒、混合轴和搅拌轮,通过第一筒上的第一污泥进料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配料口,以及第二筒上的第二污泥进料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配料口输送不同污泥和配料及水,通过混合轴旋转对进入第一筒和第二筒内的不同污泥和配料进行旋转碾磨、稀释和混合,稀释混合后的污泥进入第三筒内由搅拌轮搅拌后通过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污泥干化料稀释、配比工序复杂,混合不均匀,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步骤少,混合、稀释、搅拌和挤出同步进行,混合均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