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发布时间:2019-4-5 19:00:4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2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IPC分类号E02D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震动器设备,包括震动座100以及设置在所述震动座100顶部的箱体113,所述震动座100底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收纳腔133,所述收纳腔133右端内壁内相通设有第一空腔105,所述收纳腔13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135,所述第一导滑块135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137,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137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动机134,所述第一电动机134外表面嵌设于所述收纳腔133后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块135前端端面上铰接连接有翻动爪夹手102;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收纳,体型较小,移动便利,智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震动器设备,包括震动座100以及设置在所述震动座100顶部的箱体113,所述震动座100底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收纳腔133,所述收纳腔133右端内壁内相通设有第一空腔105,所述收纳腔13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135,所述第一导滑块135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137,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137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动机134,所述第一电动机134外表面嵌设于所述收纳腔133后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块135前端端面上铰接连接有翻动爪夹手102,所述翻动爪夹手10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103,所述第一转动轴103后端末端贯穿所述翻动爪夹手102后端端面且设有第一齿转轮108,所述第一转动轴103周向上设有位于所述翻动爪夹手102内部的翻动爪104,所述翻动爪夹手102与所述第一导滑块135之间顶压设有位于铰接处顶部的第一顶压弹簧136,所述收纳腔133顶部端面上设有左右相对称且用以与所述翻动爪夹手102滑动配合连接的凸出块101,所述第一空腔105右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二电动机107,所述第二电动机107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108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106,所述箱体113内设有震动动力机体116,所述震动动力机体116内设有第二空腔139,所述第二空腔139底部设有左右相对称的第一导滑槽111,所述第一导滑槽11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滑块109,所述第二导滑块109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支撑杆138,所述支撑杆138底部末端伸出所述震动动力机体116底部端面且与所述震动座100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槽111内顶压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导滑块109顶部的第二顶压弹簧110,所述第二空腔139顶部内壁内嵌设有第三电动机120,所述第三电动机120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9,所述第二空腔139左右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左右对称的第二转动轴117,所述第二转动轴117靠近所述第二空腔139端伸进其内且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19齿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18,所述第二转动轴117远离所述第二空腔139端伸出所述翻动动力机体116且设有偏心重力轮112,所述箱体113顶部内壁体内嵌设有第四电动机115,所述第四电动机115顶部端面动力连接有支撑板129,所述支撑板129顶部设有折叠太阳能板架126,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126右端与所述支撑板129右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129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导滑槽125,所述第二导滑槽12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导滑块122,所述第三导滑块122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调节螺纹杆123,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123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五电动机121,所述第五电动机121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二导滑槽125右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滑块122与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126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接杆124,所述箱体113右端端面上设有全面照明装置;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第一导滑块135位于所述收纳腔133最后端,所述翻动爪夹手102完全位于所述收纳腔133内,所述第一齿转轮108与所述第二齿转轮106完全脱离,所述第二导滑块109位于所述第一导滑槽111最底部,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126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三导滑块122位于所述第二导滑槽125最右端;

  然后,将装置将装置整体移动至所需渗处理的基础底板上,由于基础底板的浇筑还没凝固,可便于加实内部缺陷,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134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137转动,使所述翻动爪夹手102前移滑出所述收纳腔133,直至所述翻动爪104与地面接触,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108与所述第二齿转轮106齿合连接,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107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03转动,使所述翻动爪104翻动混泥土,之后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120和所述第五电动机121,所述第三电动机120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123转动,由于所述连接杆124和所述第三导滑块122的作用,使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126转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所述第三电动机120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19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18和所述第二转动轴117的作用,使所述偏心重力轮112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顶压弹簧110和所述支撑杆138的作用,使所述震动动力机体116震动,最终可使所述震动座100在混泥土上震动;

  最后,需要收纳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134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137反向转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135移动至所述收纳腔133最后端,由于所述第一顶压弹簧136的作用,使所述翻动爪夹手102处于初始状态,之后启动所述第五电动机121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123反向转动,使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126恢复初始位置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齿转轮106在所述第一齿转轮108的轨迹线上,当二者齿合时,所述翻动爪104接触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顶压弹簧110的弹性足够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所述全面照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13右端端面上的固定块204,所述固定块204内设有接电腔208,所述接电腔208底部相通设有滑接槽201,所述滑接槽20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配电块209,所述配电块209顶部伸进所述接电腔208内,且在四个端面上设有接电头203,所述滑接槽201底部内壁内嵌设有驱动电机200,所述驱动电机200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的螺纹杆202,所述螺纹杆202与所述配电块209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接电腔208与所述接电头203相对的四个内壁内贯通设有接电杆205,所述接电杆205伸出所述固定块204端面外且设有灯罩206。

  说明书

  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中存在着一大难题,其中基础底板作为建筑物最主要的一部分,其在建筑初期渗水处理对其至关重要,由于其处理不慎会导致裂缝、空洞和爆皮等现象,而面前的设备无法满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发明的装置解决了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化基础底板表面的渗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震动器设备,包括震动座以及设置在所述震动座顶部的箱体,所述震动座底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右端内壁内相通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收纳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后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收纳腔后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块前端端面上铰接连接有翻动爪夹手,所述翻动爪夹手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后端末端贯穿所述翻动爪夹手后端端面且设有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周向上设有位于所述翻动爪夹手内部的翻动爪,所述翻动爪夹手与所述第一导滑块之间顶压设有位于铰接处顶部的第一顶压弹簧,所述收纳腔顶部端面上设有左右相对称且用以与所述翻动爪夹手滑动配合连接的凸出块,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箱体内设有震动动力机体,所述震动动力机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设有左右相对称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末端伸出所述震动动力机体底部端面且与所述震动座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顶压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导滑块顶部的第二顶压弹簧,所述第二空腔顶部内壁内嵌设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左右内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左右对称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二空腔端伸进其内且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二空腔端伸出所述翻动动力机体且设有偏心重力轮,所述箱体顶部内壁体内嵌设有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顶部端面动力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折叠太阳能板架,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右端与所述支撑板右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端面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五电动机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二导滑槽右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滑块与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之间铰接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箱体右端端面上设有全面照明装置;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第一导滑块位于所述收纳腔最后端,所述翻动爪夹手完全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完全脱离,所述第二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导滑槽最底部,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三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二导滑槽最右端;

  然后,将装置将装置整体移动至所需渗水处理的基础底板上,由于基础底板的浇筑还没凝固,可便于加实内部缺陷,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转动,使所述翻动爪夹手前移滑出所述收纳腔,直至所述翻动爪与地面接触,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齿合连接,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使所述翻动爪翻动混泥土,之后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和所述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转动,由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三导滑块的作用,使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转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作用,使所述偏心重力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顶压弹簧和所述支撑杆的作用,使所述震动动力机体震动,最终可使所述震动座在混泥土上震动;

  最后,需要收纳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移动至所述收纳腔最后端,由于所述第一顶压弹簧的作用,使所述翻动爪夹手处于初始状态,之后启动所述第五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恢复初始位置即可。

  可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转轮在所述第一齿转轮的轨迹线上,当二者齿合时,所述翻动爪接触地面,实现自动有效的翻动混泥土。

  可优选地,所述第二顶压弹簧的弹性足够大,可保证震动的有效进行。

  可优选地,所述全面照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右端端面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接电腔,所述接电腔底部相通设有滑接槽,所述滑接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配电块,所述配电块顶部伸进所述接电腔内,且在四个端面上设有接电头,所述滑接槽底部内壁内嵌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上下延伸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配电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接电腔与所述接电头相对的四个内壁内贯通设有接电杆,所述接电杆伸出所述固定块端面外且设有灯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导滑块位于所述收纳腔最后端,所述翻动爪夹手完全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完全脱离,所述第二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导滑槽最底部,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三导滑块位于所述第二导滑槽最右端,从而利于装置的维护以及移动。

  当工作时,将装置将装置整体移动至所需渗水处理的基础底板上,由于基础底板的浇筑还没凝固,可便于加实内部缺陷,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转动,使所述翻动爪夹手前移滑出所述收纳腔,直至所述翻动爪与地面接触,此时,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二齿转轮齿合连接,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使所述翻动爪翻动混泥土,之后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和所述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转动,由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三导滑块的作用,使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转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所述第三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作用,使所述偏心重力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顶压弹簧和所述支撑杆的作用,使所述震动动力机体震动,最终可使所述震动座在混泥土上震动,从而提高装置对基础地板的处理效果。

  在需要收纳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第一导滑块移动至所述收纳腔最后端,由于所述第一顶压弹簧的作用,使所述翻动爪夹手处于初始状态,之后启动所述第五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反向转动,使所述折叠太阳能板架恢复初始位置即可,提高了装置使用性能。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平面震动的装置为基础,又设置自动翻动机构和太阳能充电装置,体型较小,移动便利,智能环保,渗水处理效果好,使用性能较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