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2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中心处理池、设置于中心处理池一侧下方的清水池、设置于中心处理池另一侧上方的沉淀池和设置于沉淀池下方的污泥收集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一虹吸管与所述中心处理池进行连通;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虹吸管与所述中心处理池进行连通;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沉淀池进行连通;所述沉淀池内活动安装一金属网罩;所述中心处理池内部固定安装一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砂滤器层、固定安装于砂滤器层一侧的不对称纤维过滤器层、固定安装于不对称纤维过滤器层下方的膜生物反应器层和固定安装于膜生物反应器下方的活性炭吸附层,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免维护、节省人力、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处理池、设置于中心处理池一侧下方的清水池、设置于中心处理池另一侧上方的沉淀池和设置于沉淀池下方的污泥收集池;所述沉淀池通过第一虹吸管与所述中心处理池进行连通;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虹吸管与所述中心处理池进行连通;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污管与所述沉淀池进行连通;所述沉淀池内活动安装一金属网罩;所述中心处理池内部固定安装一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砂滤器层、固定安装于砂滤器层一侧的不对称纤维过滤器层、固定安装于不对称纤维过滤器层下方的膜生物反应器层和固定安装于膜生物反应器层下方的活性炭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吸管的较长端插入到所述中心处理池内,较短端插入到所述沉淀池内;所述第二虹吸管的较长端插入到所述清水池内,较短端插入到中心处理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吸管直径在100mm~150mm之间;所述第二虹吸管直径在50mm~7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吸管的较长端固定安装一滤网,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圆形滤网,且滤网的直径大于第一虹吸管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罩为不锈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罩边缘与所述沉淀池内壁设置有7mm~12mm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为GFRP材质的圆柱型罐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沉淀池的底部;下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污泥收集池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的上端固定安装一上宽下窄的圆形排污漏斗。
说明书
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中的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日趋紧张,随着工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水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废水沿下水道直接排走,不仅造成很大的环境压力,对仅有的水资源造成很大浪费。为更加的节约环保,多是对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实现循环再用,农村的生活、或者建筑工地会产生许多生活污水,大部分是直接排入大地或湖泊,没有进行集中处理,造成污染。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多存在生产线单一、净化、排污等系统不能很好融合、结构复杂、运行时依靠外界做功、耗能大、生产效率低、净化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方便移动的节能并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备,用于保护土壤或者湖泊,同时对水加以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实用新型,特再提供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运输拆卸和重新组装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设备运行时依赖外部动力作功的情况,实现无动力净化污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动力农村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中心处理池、设置于中心处理池一侧下方的清水池、设置于中心处理池另一侧上方的沉淀池和设置于沉淀池下方的污泥收集池;沉淀池通过第一虹吸管与中心处理池进行连通;清水池通过第二虹吸管与中心处理池进行连通;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污管与沉淀池进行连通;沉淀池内活动安装一金属网罩;中心处理池内部固定安装一净化机构;净化机构包括砂滤器层、固定安装于砂滤器层一侧的不对称纤维过滤器层、固定安装于不对称纤维过滤器层下方的膜生物反应器层和固定安装于膜生物反应器层下方的活性炭吸附层,更好的实现污水净化,无需外部动力,节省人力投入,便于安装和拆卸。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虹吸管的较长端插入到中心处理池内,较短端插入到沉淀池内;第二虹吸管的较长端插入到清水池内,较短端插入到中心处理池内,利用虹吸管的虹吸原理,无需加施外部动力,节约资源,节省人力,提高净化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虹吸管直径在100mm~150mm之间;第二虹吸管直径在50mm~75mm之间,能更好的的对污水进行吸取和释放,避免了污泥对虹吸管的堵塞,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虹吸管的较长端固定安装一滤网,滤网为不锈钢材质,避免了较大块的污染物进入中心处理池,保证设备可以不间断的进行工作,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滤网为圆形滤网,且滤网的直径大于第一虹吸管的直径,对进入到中心处理池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避免较大块的污物进入到中心处理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金属网罩为不锈钢材质,避免了设备长时间运行对金属网罩造成的腐蚀和损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金属网罩边缘与沉淀池内壁设置有7mm~12mm的间隙,便于将金属网罩取出,清空沉淀池内的污染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清水池为GFRP材质的圆柱型罐体,耐腐蚀,无需维护,使得本装置使用寿命更长,且净化后的水存放量更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污管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沉淀池的底部;下端固定安装于污泥收集池的顶部,排污管的上端固定安装一上宽下窄的圆形排污漏斗,便于污泥的排出。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更好的实现污水净化,无需外部动力,节省人力投入,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增强了净化、排污等系统有更好的融合性、简化结构、运行时不需要依靠外界做功、耗能较少、生产效率高、净化效果更加理想且不需要高频率的人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