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

发布时间:2019-4-15 16:55:4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9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调节槽和反应槽,调节槽位于反应槽的前一步,反应槽与调节槽通过Z形管固定连接,调节槽左端上方设置有进水口,调节槽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倾斜安装有格栅,Z形管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反应槽下端固定连接排泥管,反应槽内部设置有pH监测仪,反应槽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絮凝剂仓和助凝剂仓,絮凝剂仓与助凝剂仓通过隔板分隔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反渗透膜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过滤,保证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基本随着沉淀进入排泥管中,最终倒排泥仓,使污水中的铬离子达到零排放;通过设置活性炭滤芯,最后祛除污水中的异味,使最终排出的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调节槽(1)和反应槽(4),所述调节槽(1)位于反应槽(4)的前一步,反应槽(4)与调节槽(1)通过Z形管(5)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1)左端上方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调节槽(1)内部靠近进水口(2)的一端倾斜安装有格栅(3),所述Z形管(5)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反应槽(4)下端固定连接排泥管(7),所述反应槽(4)内部设置有pH监测仪(17),所述反应槽(4)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絮凝剂仓(18)和助凝剂仓(19),所述絮凝剂仓(18)与助凝剂仓(19)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反应槽(4)上表面远离pH监测仪(17)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0),且电机(2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21),所述反应槽(4)外部右侧设置有集水槽(14),反应槽(4)与集水槽(14)之间设置有两组斜管沉淀槽,分别为第一斜管沉淀槽(8)和第二斜管沉淀槽(11),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槽(8)与反应槽(4)通过水管(10)固定连接,第二斜管沉淀槽(11)与第一斜管沉淀槽(8)通过水管(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槽(11)通过管道与集水槽(14)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14)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滤芯(15),所述集水槽(14)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监测仪(17)的探头位于反应槽(4)内液面以下,pH监测仪(17)的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反应槽(4)的外壁,且控制面板通过绝缘电线与探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仓(18)和助凝剂仓(19)下端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搅拌轴(21)外表面焊接有搅拌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槽(8)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滤膜(9),第二斜管沉淀槽(11)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滤膜(12),所述第一滤膜(9)与第二滤膜(12)均为反渗透膜,且第一滤膜(9)孔径大于第二滤膜(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水管(10)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水泵(6),第一斜管沉淀槽(8)与第二斜管沉淀槽(11)下端均通过管道与排泥管(7)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有Ni(Ⅱ)、Cr(Ⅵ)等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水质产生污染。含铬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情况、镀液过滤、废液排放等,废水中主要含三价铬、六价铬以及各种金属离子、酸、碱和各种助剂。

  现有的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对于金属离子往往处理不是非常完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铬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调节槽和反应槽,所述调节槽位于反应槽的前一步,反应槽与调节槽通过Z形管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槽左端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调节槽内部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倾斜安装有格栅,所述Z形管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反应槽下端固定连接排泥管,所述反应槽内部设置有pH监测仪,所述反应槽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絮凝剂仓和助凝剂仓,所述絮凝剂仓与助凝剂仓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反应槽上表面远离pH监测仪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反应槽外部右侧设置有集水槽,反应槽与集水槽之间设置有两组斜管沉淀槽,分别为第一斜管沉淀槽和第二斜管沉淀槽,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槽与反应槽通过水管固定连接,第二斜管沉淀槽与第一斜管沉淀槽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槽通过管道与集水槽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滤芯,所述集水槽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pH监测仪的探头位于反应槽内液面以下,pH监测仪的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反应槽的外壁,且控制面板通过绝缘电线与探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仓和助凝剂仓下端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搅拌轴外表面焊接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槽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滤膜,第二斜管沉淀槽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滤膜,所述第一滤膜与第二滤膜均为反渗透膜,且第一滤膜孔径大于第二滤膜。

  优选的,两组所述水管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水泵,第一斜管沉淀槽与第二斜管沉淀槽下端均通过管道与排泥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两组反渗透膜对污水中的离子进行过滤,保证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基本随着沉淀进入排泥管中,最终倒排泥仓,使污水中的铬离子达到零排放;

  2.通过设置活性炭滤芯,最后祛除污水中的异味,使最终排出的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