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02.19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处理水池,该处理水池包括混凝土基础底板和多个侧墙,多个侧墙固设于混凝土基础底板并与混凝土基础底板围合连接,每一侧墙均包括多个依次堆砌的砌体,各砌体内设有放置有钢筋以及填充有灌芯混凝土中空部,灌芯混凝土用于固定钢筋于中空部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通过在处理水池的侧墙的中空部放置钢筋和灌芯混凝土,以增强砌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可增强处理水池的侧墙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通过增加侧墙的高度增大处理水池的体积,进而有利于处理站的整体布局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且巧妙,缩小了整体占地面积,提高处理站的空间利用率以及用地的综合使用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站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处理水池,所述处理水池包括:
混凝土基础底板;以及
多个侧墙,所述多个侧墙固设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底板并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底板围合连接,每一所述侧墙均包括多个依次堆砌的砌体,各所述砌体内设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放置有钢筋以及填充有灌芯混凝土,所述灌芯混凝土用于固定所述钢筋于所述中空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底板上设有多根构造柱,所述构造柱嵌设在所述处理水池的所述侧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池还包括多根圈梁,所述圈梁围设于所述多个侧墙上,且沿所述侧墙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圈梁之间具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站还包括格栅池,所述格栅池和所述处理水池均设于医院的地下层,所述多个处理水池包括第一水池部分和第二水池部分,所述第二水池部分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并排且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水 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水池部分均包括依次设置且成直线排列的调节池、氧化反应池、吸附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排放池;
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吸附池、沉淀池、消毒池及排放池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吸附池、沉淀池、消毒池及排放池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排放池与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排放池连通;
所述格栅池设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分别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处理水池内均设有水泵,在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相邻两所述处理水池中,所述水泵用于将该相邻两所述处理水池的其中一个所述处理水池内的污水输送至该相邻两所述处理水池的另一个所述处理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站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处理站的污水位于第一水位时,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池部分或所述第二水池部分启动运行;
所述处理站的污水位于第二水位时,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启动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站还包括设在所述医院的地下层的设备间和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一侧的污泥池;
所述设备间靠近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氧化反应池和所述吸附池设置,且所述设备间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污泥池连通,所述设备间用于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泥运输到所述污泥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站还包括设在所述医院的地下层的事故池,所述事故池位于所述设备间与所述格栅池之间,且所述事故池连通所述调节池,所述事故池用于在任一所述处理水池和/或所述格栅池出现故障时存储污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站还包括设置在医院的地面上层的污泥脱水间,所述污泥脱水间位于所述事故池的上方,所述污泥脱水间用于干燥所述污泥池内的所述污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处理水池的上方设有混凝土顶板,所述混凝土顶板用于封闭与其对应的所述处理水池的开口,各所述混凝土顶板的表面和各所述处理水池的所述多个侧墙均设有防水砂浆层。
说明书
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污水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为了解决污水污染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地方都会建有污水处理站。其中,污水处理站的作用主要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出去。
目前,现有的水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两大块,其中,土建工程中的主体工程就是污水处理水池的建设。目前污水处理水池分为成品和现场制作两种类型,成品的因材料等原因导致使用年限有限,处理规模偏小且造价偏高。现场制作的有混凝土和砖砌两种类型,绝大多数的砖砌污水处理水池的池壁一般都是通过多个砖块堆砌拼接组合形成的。但是,砖块的承载能力有限,导致污水处理水池的池壁不能砌筑的太高,从而使得污水处理水池的面积过大、容积过小;此外,现有的砖块的抗剪和抗弯的性能均不是很理想,导致污水处理水池的池壁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差,从而有可能影响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污水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可使得污水处理池的整体布局结构更加紧凑且合理,缩小了整体占地面积,节省工程用地,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所述处理站包括多个排列设置的处理水池,所述处理水池包括:
混凝土基础底板;以及
多个侧墙,所述多个侧墙固设于所述混凝土基础底板并与所述混凝土基础底板围合连接,每一所述侧墙均包括多个依次堆砌的砌体,各所述砌体内设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放置有钢筋以及填充有灌芯混凝土,所述灌芯混凝土用于固定所述钢筋于所述中空部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基础底板上设有多根构造柱,所述构造柱嵌设在所述处理水池的所述侧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水池还包括多根圈梁,所述圈梁围设于所述多个侧墙上,且沿所述侧墙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圈梁之间具有间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站还包括格栅池,所述格栅池和所述处理水池均设于医院的地下层,所述多个处理水池包括第一水池部分和第二水池部分,所述第二水池部分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并排且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水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水池部分均包括依次设置且成直线排列的调节池、氧化反应池、吸附池、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排放池;
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吸附池、沉淀池、消毒池及排放池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吸附池、沉淀池、消毒池及排放池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排放池与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排放池连通;
所述格栅池设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调节池分别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处理水池内均设有水泵,在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相邻两所述处理水池中,所述水泵用于将该相邻两所述处理水池的其中一个所述处理水池内的污水输送至该相邻两所述处理水池的另一个所述处理水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站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处理站的污水位于第一水位时,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启动运行,或者,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池部分启动运行;
所述处理站的污水位于第二水位时,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池部分和所述第二水池部分启动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水位高于所述第一水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站还包括设在所述医院的地下层的设备间和设置在所述设备间一侧的污泥池;
所述设备间靠近第一水池部分的所述氧化反应池和所述吸附池设置,且所述设备间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池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水池部分的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污泥池连通,所述设备间用于将所述沉淀池内的污泥运输到所述污泥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站还包括设在所述医院的地下层的事故池,所述事故池位于所述设备间与所述格栅池之间,且所述事故池连通所述调节池,所述事故池用于在任一所述处理水池和/或所述格栅池出现故障时存储污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站还包括设置在医院的地面上层的污泥脱水间,所述污泥脱水间位于所述事故池的上方,所述污泥脱水间用于干燥所述污泥池内的所述污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水池的上方设有混凝土顶板,所述混凝土顶板用于封闭与其对应的所述处理水池的开口,各所述混凝土顶板的表面和各所述处理水池的所述多个侧墙均设有防水砂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本发明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多个具有中空部的砌体堆砌拼接形成处理水池的侧墙,通过在中空部放置钢筋和灌芯混凝土,以增强砌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可增强处理水池的侧墙的强度和刚度,进而可通过增加侧墙的高度增大处理水池的体积,进而有利于减少处理站的占地面积,提高处理站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处理站用地的综合使用效益。而且设置在地下层的多个处理水池排列设置形成的形状类似“¬”形,可使得处理水池的整体布局结构更加紧凑、合理且巧妙,缩小了整体占地面积,节省工程用地,节约成本。
(2)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本发明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组成处理水池侧墙的砌体设计成独立的功能模块,各模块砌体可实现提前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快速拼装形成侧墙,大大降低了设计施工周期和降低施工难度,节省了施工成本。
(3)便于管理、高效节能。本发明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至少包括两部分处理水池,且每一部分处理水池设有独立控制系统,可使得污水处理站的使用和管理更加方便,降低管理难度;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处理污水的总量来决定运行处理水池的数量,即,当需要处理的污水比较少时,即污水处理站处理站处于低负荷时,可仅运行其中一个部分处理水池,而当需要处理的污水较多时,即处理站处于满负荷时,可运行全部的处理水池,高效节能。
(4)可靠性高。本发明的模块式医院污水处理站设有事故池,当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水池发生故障或是需要检修时,可暂时将污水储存在事故池中,可避免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出去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站的可靠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