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08.30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IPC分类号F26B17/04; F26B21/00; F26B21/08; F26B21/10; F25B3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该系统包括:烘干室、热泵室和调节装置,烘干室与热泵室连通,调节装置与热泵室连接;该系统还包括:送风机、除湿装置、冷凝器、污泥输送装置、加料装置和干料存储装置;其中,除湿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热管吸热单元、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和热管放热单元;加料装置位于污泥输送装置的上方,干料存储装置位于污泥输送装置的下方;污泥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热管吸热单元的输入口,热管放热单元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的一端输入口,冷凝器的一端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烘干室下方的进风口连通,送风机位于冷凝器和烘干室下方的进风口的管道上;该系统不仅减轻了大气污染,而且保证了热量的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000)、热泵室(100)和调节装置(200);
所述烘干室(000)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泵室(100)连通,所述调节装置(200)与所述热泵室(100)连接,所述调节装置(200)用于当所述热泵室(100)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抽离部分所述热泵室(100)内的热风;
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送风机(1)、除湿装置(2)、冷凝器(3)、污泥输送装置(4)、加料装置(5)和干料存储装置(6);
其中,所述除湿装置(2)包括热管吸热单元(201)、一级蒸发器(202)、二级蒸发器(203)和热管放热单元(204),所述热管吸热单元(201)、所述一级蒸发器(202)、所述二级蒸发器(203)和所述热管放热单元(20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所述加料装置(5)和所述干料存储装置(6)均位于所述烘干室(000)内,且所述加料装置(5)位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的上方,所述干料存储装置(6)位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的下方;
所述除湿装置(2)和所述冷凝器(3)均位于热泵室(100)内,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吸热单元(201)的输入口,所述热管放热单元(204)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一端输入口,所述冷凝器(3)的一端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烘干室(000)下方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送风机(1)位于所述冷凝器(3)和所述烘干室(000)下方的进风口的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0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抽风机、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抽风机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热泵室(100)内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抽风机启动,以抽离部分所述热泵室(100)的热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包括一级冷凝器(301)和二级冷凝器(302);
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吸热单元(201)的输入口,所述热管放热单元(204)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301)一端输入口,所述一级冷凝器(301)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302)的输入口,所述二级冷凝器(302)的一端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烘干室(000)下方的进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压缩机(7)、储液装置(8)和节流装置(9),且所述压缩机(7)、所述储液装置(8)、所述节流装置(9)均位于热泵室(100)内;
所述二级蒸发器(203)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7)的输入口,所述压缩机(7)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301)的另一端输入口,所述一级冷凝器(301)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302)输入口,所述二级冷凝器(302)的另一端输出口连接所述储液装置(8)的输入口,所述储液装置(8)的输出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9)的输出口,所述节流装置(9)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一级蒸发器(202)的输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过滤器(10),所述过滤器(10)位于热泵室(100)内,所述过滤器(1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所述过滤器(1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吸热单元(201)的输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蒸发器(202)和所述二级蒸发器(203)上均设置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4)与所述热管吸热单元(201)之间的官道上安装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1100),所述热管吸热单元(201)和所述一级蒸发器(202)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101),所述一级蒸发器(202)和所述二级蒸发器(203)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温湿度传感器(1102),所述二级蒸发器(203)和所述热管放热单元(204)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温湿度传感器(110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放热单元(204)和所述一级冷凝器(301)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04),所述一级冷凝器(301)和所述二级冷凝器(302)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105),所述二级冷凝器(302)与所述烘干室(000)下方的进风口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温度传感器(1106)。
说明书
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当前产生的污泥越来越多,若直接排放污泥,则污泥中的重金属、寄生虫等会严重影响地球的环境。因此,在排放污泥之前,通常需要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
现有的污泥处理主要采用电热、燃煤燃气锅炉等加热方式,加热烘干室内空气,以将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全部排到室外,同时补充部分干燥新风。
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不仅会由于污泥中的一些杂质可能会进入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问题,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室、热泵室和调节装置;
所述烘干室通过管道与所述热泵室连通,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热泵室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当所述热泵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抽离部分所述热泵室内的热风;
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送风机、除湿装置、冷凝器、污泥输送装置、加料装置和干料存储装置;
其中,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热管吸热单元、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和热管放热单元,所述热管吸热单元、所述一级蒸发器、所述二级蒸发器和所述热管放热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所述污泥输送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和所述干料存储装置均位于所述烘干室内,且所述加料装置位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干料存储装置位于所述污泥输送装置的下方;
所述除湿装置和所述冷凝器均位于热泵室内,所述污泥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吸热单元的输入口,所述热管放热单元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输入口,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烘干室下方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送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烘干室下方的进风口的管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抽风机、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抽风机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烘干室内的温度,并将所述温度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温度达到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抽风机启动,以抽离部分所述烘干室的热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
所述污泥输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吸热单元的输入口,所述热管放热单元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一端输入口,所述一级冷凝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输入口,所述二级冷凝器的一端输出口通过管道与烘干室下方的进风口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储液装置和节流装置,且所述压缩机、所述储液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均位于热泵室内;
所述二级蒸发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另一端输入口,所述一级冷凝器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输入口,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另一端输出口连接所述储液装置的输入口,所述储液装置的输出口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输出口,所述节流装置的输出口连接所述一级蒸发器的输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热泵室内,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污泥输送装置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热管吸热单元的输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蒸发器和所述二级蒸发器上均设置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管吸热单元和所述一级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一级蒸发器和所述二级蒸发器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二级蒸发器和所述热管放热单元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温湿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管放热单元和所述一级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一级冷凝器和所述二级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二级冷凝器与所述烘干室下方的进风口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污泥热泵烘干系统,通过将热泵室与烘干室构成闭环循环风道回路,从而实现对污泥除湿烘干,不仅减轻了大气污染,而且保证了热量的回收利用。
除湿装置包括热管吸热单元、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和热管放热单元,仅通过该除湿装置本身即可完成由高湿度空气至低湿度空气的转变,简化了空气转化过程中的部件的同时增强了除湿效果,再加以配合冷凝器,也增强了制热的效果;且,还设置有调节装置,当热泵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抽离部分热泵室的热风,热泵室内所有的装置能够在最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提高了污泥烘干效率。(发明人张少宁;冯志学;侯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