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2-29 8:43:34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9.03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IPC分类号C05F15/00; C05F1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涉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生产工艺为备料到发酵场摊堆,辅料掺混菌剂,辅料与污泥搅拌,通气升温,翻堆调温调匀,重复翻堆调温调匀,降温后陈化,完成成品出仓。将城市污泥发酵成有机肥能解决城市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对城市污泥中的有益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且本发酵方法发酵时间短,可节省发酵阶段成本。增加土壤氮、磷吸收效率,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残留问题,还可以进行土壤生态修复,减少农业土壤源污染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到发酵场摊堆,以铲车把污泥从堆场经称重后移出到发酵场,均匀堆垛成条形,初始时,考虑到翻堆机的能力条件不应堆得太高,以一米左右含水量80%或一米二含水量60%为宜,成梯形状;

  步骤二、辅料掺混微生物菌剂,辅料选用秸秆,辅料应存放于干燥的环境中,在掺混微生物菌剂前需要进行破碎,如粒体较小的可直接使用,辅料的颗粒宜在20mm*10mm左右;辅料应根据污泥量按1:0.4-1:0.2作配比使用,首先把微生物菌剂适当稀释后先与辅料搅拌均匀,辅料掺混菌剂采用电动搅拌机边搅拌边喷洒经调适的微生物发酵菌剂,令微生物菌群有效着床于辅料上,辅料成为微生物菌的载体;搅拌完成后,以配方量均匀投施到污泥垛上,正常条件下微生物菌剂每公升可完成1吨湿料的发酵有机肥制作;

  步骤三、辅料与污泥搅拌,辅料与污泥初次混拌时,翻堆机的叶轮不宜调得太深,防止发生过负荷损坏机器,混拌应以污泥和辅料充分掺合,均匀混适为标准,经全部搅拌掺混均匀后,起堆静置,堆垛体积起码2.5米宽*1.5米高的梯形长条,待其起温,刚搅拌的堆料含有大量氧份,可支持好氧微生物菌的发酵,气温时堆垛将有水分析出;

  步骤四、通气升温,正常条件下,垛料总含水量60%左右;主辅料配比1:0.2-0.4;碳氮比合适,堆垛的初次升温3-5天内应能达到65-70℃,堆垛的温度在高温段维持72小时后即可翻堆,令内外层的垛料换位获得升温发酵的效果;

  步骤五、翻堆调温调匀,经翻堆后的垛料,因在翻堆时垛料已与空气充分接触补养,无需通气供氧,更因为经初始发酵的垛料具有很大的热能量,所以当天其温度即可回升到60℃以上,让水分散出减水,同时可令外层的垛料进入腐熟发酵环境继续发酵升温,该阶段只要堆垛能升温就可以静置让其发酵升温,无需扰动或送风;

  步骤六,重复翻堆调温调匀,二次升温至65-70℃,仍需维持三天时间后再进行翻堆,维持温度期间,如果温度升不起来,好氧菌在缺氧状态不起温,则需要送风约半小时一次,增加堆垛内的含氧量;堆垛经二次翻堆后,进行第三次升温,升温可以让其连续下去至垛料彻底腐熟,完成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若期间温度有下降情况,则需要送风半小时补充堆垛内氧量,如此不断翻堆调匀,使得垛料都能获得足够的发酵腐熟条件和机会,彻底完成无害化处理、分子的裂解及养分的转化过程;

  步骤七、降温后陈化,经三次高温腐熟后,宜将发酵堆料移出发酵槽,至陈化仓作大堆堆起低温陈化,此时堆料的含水量应在35%上下;

  步骤八、完成成品出仓,经15天左右低温陈化的污泥有机肥即可装袋出仓使用。

  说明书

  一种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具体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城市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废水后所产生的剩余污泥,经过添加大分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压滤脱水后含水率为80%左右的固体废物,由于城市污泥产生量大,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有机成分营养物质,但是也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细菌、合成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有害成分;处理不当会污染生态环境,而且是对污泥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多采用焚烧、卫生填埋和好氧堆肥的方法,这些处理方法中有的处理费用过高,有的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是对污泥资源的浪费。出现这些新的环境问题,与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不一致。其中,好氧堆肥是城市污泥稳定化、资源化的方法,然而,单纯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后的污泥产品由于外观不佳,肥效单一,市场活力不高,成本高,污泥处理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制约着城市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迫切需要寻求一种高效、实用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泥发酵有机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备料到发酵场摊堆,以铲车把污泥从堆场经称重后移出到发酵场,均匀堆垛成条形,初始时,考虑到翻堆机的能力条件不应堆得太高,以一米左右含水量80%或一米二含水量60%为宜,成梯形状;

  步骤二、辅料掺混微生物菌剂,辅料选用秸秆,辅料应存放于干燥的环境中,在掺混微生物菌剂前需要进行破碎,如粒体较小的可直接使用,辅料的颗粒宜在20mm*10mm左右;辅料应根据污泥量按1:0.4-1:0.2作配比使用,首先把微生物菌剂适当稀释后先与辅料搅拌均匀,辅料掺混菌剂采用电动搅拌机边搅拌边喷洒经调适的微生物发酵菌剂,令微生物菌群有效着床于辅料上,辅料成为微生物菌的载体;搅拌完成后,以配方量均匀投施到污泥垛上,正常条件下微生物菌剂每公升可完成1吨湿料的发酵有机肥制作;

  步骤三、辅料与污泥搅拌,辅料与污泥初次混拌时,翻堆机的叶轮不宜调得太深,防止发生过负荷损坏机器,混拌应以污泥和辅料充分掺合,均匀混适为标准,经全部搅拌掺混均匀后,起堆静置,堆垛体积起码2.5米宽*1.5米高的梯形长条,待其起温,刚搅拌的堆料含有大量氧份,可支持好氧微生物菌的发酵,气温时堆垛将有水分析出;

  步骤四、通气升温,正常条件下,垛料总含水量60%左右;主辅料配比1:0.2-0.4;碳氮比合适,堆垛的初次升温3-5天内应能达到65-70℃,堆垛的温度在高温段维持72小时后即可翻堆,令内外层的垛料换位获得升温发酵的效果;

  步骤五、翻堆调温调匀,经翻堆后的垛料,因在翻堆时垛料已与空气充分接触补养,无需通气供氧,更因为经初始发酵的垛料具有很大的热能量,所以当天其温度即可回升到60℃以上,让水分散出减水,同时可令外层的垛料进入腐熟发酵环境继续发酵升温,该阶段只要堆垛能升温就可以静置让其发酵升温,无需扰动或送风;

  步骤六,重复翻堆调温调匀,二次升温至65-70℃,仍需维持三天时间后再进行翻堆,维持温度期间,如果温度升不起来,好氧菌在缺氧状态不起温,则需要送风约半小时一次,增加堆垛内的含氧量;堆垛经二次翻堆后,进行第三次升温,升温可以让其连续下去至垛料彻底腐熟,完成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若期间温度有下降情况,则需要送风半小时补充堆垛内氧量,如此不断翻堆调匀,使得垛料都能获得足够的发酵腐熟条件和机会,彻底完成无害化处理、分子的裂解及养分的转化过程;

  步骤七、降温后陈化,经三次高温腐熟后,宜将发酵堆料移出发酵槽,至陈化仓作大堆堆起低温陈化,此时堆料的含水量应在35%上下;

  步骤八、完成成品出仓,经15天左右低温陈化的污泥有机肥即可装袋出仓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城市污泥发酵成有机肥能解决城市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对城市污泥中的有益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且本发酵方法发酵时间短,可节省发酵阶段成本。增加土壤氮、磷吸收效率,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的残留问题,还可以进行土壤生态修复,减少农业土壤源污染问题。(发明人宋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