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9.12.25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IPC分类号B01D53/86; B01D53/78; B01D53/68; B01D53/42; B01D50/00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废气经输送至袋式除尘器,废气中的粉尘经袋式除尘器截留下;废气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废气经出口进入喷淋塔;废气从底部进入碱喷淋塔;废气在穿过填料层的过程中,与填料表面及喷淋下来的碱液反应,废气中的氟化氢被吸收,净化后的气体排出;进入酸喷淋塔的废气向上穿过填料层过程中,与填料表面及喷淋下来的酸液反应;UV光催化设备前端设置高效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酸雾;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箱后,与其中装填的颗粒活性炭发生吸附反应,经净化后的废气引入烟囱达标排放。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处理含酸、碱、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废气,能够使复杂的综合废气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书
1.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气经过排风口和管道输送至袋式除尘器,废气中的粉尘经袋式除尘器截留下,处理后废气进入冷凝器;
S2,废气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废气中的水汽冷凝成蒸馏水,收集于底部,废气经出口进入喷淋塔;
S3,废气从底部进入碱喷淋塔;废气在穿过填料层的过程中,与填料表面及喷淋下来的碱液反应,废气中的氟化氢被吸收,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和颗粒物也被吸收捕捉,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S4,进入酸喷淋塔的废气向上穿过填料层过程中,与填料表面及喷淋下来的酸液反应,中和废气本身中含有的碱性气体和因碱喷淋而携带过来的碱雾;
S5,UV光催化设备前端设置高效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酸雾,UV光催化设备内进行光催化反应;
S6,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箱后,与其中装填的颗粒活性炭发生吸附反应,经净化后的废气经离心风机引入烟囱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启动喷淋液循环泵,风机与其联动,并延时启动;风机启动后,UV光催化氧化设备自动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喷淋塔顶部设置400mm厚的填料层进行气液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净化后的废气经酸喷淋塔顶部安装的除雾填料层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高效过滤器中滤料采用玻璃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颗粒活性炭装填高度为250mm,滤速0.3-0.5m/s。
说明书
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在污泥干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粉尘和一些其他易挥发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处理,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影响;尤其是主要污染成分相对易于分析的废气,更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从而实现能够处理含酸、碱、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废气,能够使复杂的综合废气达标排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气经过排风口和管道输送至袋式除尘器,废气中的粉尘经袋式除尘器截留下,处理后废气进入冷凝器;
S2,废气进入冷凝器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废气中的水汽冷凝成蒸馏水,收集于底部,废气经出口进入喷淋塔;
S3,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在离心风机产生的吸力下,从底部进入碱喷淋塔;废气在穿过填料层的过程中,与填料表面及喷淋下来的碱液反应,废气中的氟化氢被吸收,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和颗粒物也被吸收捕捉,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S4,进入酸喷淋塔的废气向上穿过填料层过程中,与填料表面及喷淋下来的酸液反应,中和废气本身中含有的碱性气体和因碱喷淋而携带过来的碱雾;
S5,UV光催化设备前端设置高效过滤器,去除废气中的酸雾,UV光催化设备内进行光催化反应;
S6,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箱后,与其中装填的颗粒活性炭发生吸附反应,经净化后的废气经离心风机引入烟囱达标排放。
具体的,步骤S1中,启动喷淋液循环泵,风机与其联动,并延时启动;风机启动后,UV光催化氧化设备自动启动。
具体的,步骤S3中,在喷淋塔顶部设置400mm厚的填料层进行气液分离。
具体的,步骤S4中,净化后的废气经酸喷淋塔顶部安装的除雾填料层排出。
具体的,步骤S5中,高效过滤器中滤料采用玻璃纤维。
具体的,步骤S6中,颗粒活性炭装填高度为250mm,滤速0.3-0.5m/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含氟化学污泥干化废气处理工艺能够处理含酸、碱、有机污染物等的综合废气,能够使复杂的综合废气达标排放;各单元功能明确、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管理;整体工艺流程高效准确,降低成本。(发明人刘伟;简捷;光建新;王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