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00228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反应设备、膜法超滤设备和储水箱;所述膜法超滤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沉淀区以及位于沉淀区一端的反应区;所述膜法超滤设备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安装有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组件。本发明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适应范围广,可用于应急供水亦可用于乡镇集中供水,且其投资成本比传统模式低,易于装配,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运输灵活,可随时转移,而不破坏内部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反应设备、膜法超滤设备和储水箱;所述膜法超滤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沉淀区以及位于沉淀区一端的反应区;所述膜法超滤设备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安装有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的原水进水管上沿进水方向依次串联有第一文丘里混合器、第二文丘里混合器和第三文丘里混合器;所述第一文丘里混合器的引流入口连接有PH调节剂进管,所述第二文丘里混合器的引流入口连接有混凝剂进管,所述第三文丘里混合器的引流入口连接有活性炭粉末进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进管进料端与PH调节剂药箱相连接,混凝剂进管进料端与混凝剂药箱相连接,所述活性炭粉末进管进料端与活性炭粉末输送泵相连接,PH调节剂进管、混凝剂进管和活性炭粉末进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PH调节剂进管和混凝剂进管上海设置有加药泵,所述PH调节剂药箱和混凝剂药箱安装于膜法超滤设备的集装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泥斗A,并在泥斗A中设置有排泥管A;在箱体宽度方向上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相连通的网格反应区,每个网格反应区内设置有多层网格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沉淀区为两个在箱体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蜂窝沉淀区,所述蜂窝沉淀区底部泥斗B,并在泥斗B中设置有排泥管B,蜂窝沉淀区下部的斜板区设置有一层蜂窝斜板,蜂窝斜板下方设置用以支撑蜂窝斜板的托架,蜂窝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锯齿型集水槽,箱体的沉淀区远离反应区一端设置有与锯齿型集水槽出水端相连接的集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有相并联的进水管、化学清洗进药管和进气管,所述微滤膜组件串联安装于进水管上;超滤膜过滤装置的产水端连接有相并联的产水管和反洗进水管,超滤膜过滤装置的浓水端连接有相并联的反洗水排放管、废水排水管和化学清洗回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多个沿一字排列且相并联连接的超滤膜组件,超滤膜过滤装置中的所有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产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在一起形成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水端、产水端和浓水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还安装有反洗泵、增压泵、自清洗过滤器、次氯酸钠储罐、电控箱、化学清洗罐、化学清洗泵、储气罐以及与储气罐相连接的罗茨风机和空压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和自清洗过滤器串联安装于进水管上;所述化学清洗进药管连接至化学清洗罐,化学清洗泵串联安装于化学清洗进药管上;所述次氯酸钠储罐具有与产水管相连接的次氯酸钠输送管,所述产水管还旁接有与其连通并连接至废水排放管的正洗水排放管。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先进入混合反应设备的反应区进行混凝反应,然后进入沉淀区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清水进入膜法超滤设备,由膜法超滤设备集装箱内的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组件对清水进行微滤和超滤处理,得到的净水存储在储水箱中。
说明书
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大量动用土地,随GB5749-2006标准的执行,因其严格的水质指标106项,传统的无阀池、平面沉淀、翻板沉流等方式已存在严重不足,并且需要大量动用土地,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河滩、山凹等地理条件的应急供水或乡镇集中供水的环境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的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反应设备、膜法超滤设备和储水箱;所述膜法超滤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沉淀区以及位于沉淀区一端的反应区;所述膜法超滤设备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内安装有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区的原水进水管上沿进水方向依次串联有第一文丘里混合器、第二文丘里混合器和第三文丘里混合器;所述第一文丘里混合器的引流入口连接有PH调节剂进管,所述第二文丘里混合器的引流入口连接有混凝剂进管,所述第三文丘里混合器的引流入口连接有活性炭粉末进管。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进管进料端与PH调节剂药箱相连接,混凝剂进管进料端与混凝剂药箱相连接,所述活性炭粉末进管进料端与活性炭粉末输送泵相连接,PH调节剂进管、混凝剂进管和活性炭粉末进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PH调节剂进管和混凝剂进管上海设置有加药泵,所述PH调节剂药箱和混凝剂药箱安装于膜法超滤设备的集装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反应区底部设置有泥斗A,并在泥斗A中设置有排泥管A;在箱体宽度方向上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相连通的网格反应区,每个网格反应区内设置有多层网格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反应区分隔成四个网格反应区,第一个网格反应区和第二个网格反应区之间隔板上端以及第三个网格反应区和第四个网格反应区之间隔板上端分别设置有溢流口,第二网格反应区和第三网格反应区之间的隔板下端开设有过水口,反应区的进水管与第一个网格反应区下部相连接,所述第四个网格反应区下部连接有通往沉淀区的沉淀区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沉淀区为两个在箱体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蜂窝沉淀区,所述蜂窝沉淀区底部泥斗B,并在泥斗B中设置有排泥管B,蜂窝沉淀区下部的斜板区设置有一层蜂窝斜板,蜂窝斜板下方设置用以支撑蜂窝斜板的托架,蜂窝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锯齿型集水槽,箱体的沉淀区远离反应区一端设置有与锯齿型集水槽出水端相连接的集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有相并联的进水管、化学清洗进药管和进气管,所述微滤膜组件串联安装于进水管上;超滤膜过滤装置的产水端连接有相并联的产水管和反洗进水管,超滤膜过滤装置的浓水端连接有相并联的反洗水排放管、废水排水管和化学清洗回药管。
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包括多个沿一字排列且相并联连接的超滤膜组件,超滤膜过滤装置中的所有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产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分别通过连接管连通在一起形成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水端、产水端和浓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内还安装有反洗泵、增压泵、自清洗过滤器、次氯酸钠储罐、电控箱、化学清洗罐、化学清洗泵、储气罐以及与储气罐相连接的罗茨风机和空压机。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泵和自清洗过滤器串联安装于进水管上;所述化学清洗进药管连接至化学清洗罐,化学清洗泵串联安装于化学清洗进药管上;所述次氯酸钠储罐具有与产水管相连接的次氯酸钠输送管,所述产水管还旁接有与其连通并连接至废水排放管的正洗水排放管。
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外部布置有进水母管、产水母管、化学清洗进药母管、化学清洗回药母管、反洗水母管和反洗水排放母管,所述进水管连接至进水母管,所述产水管连接至产水母管,所述化学清洗进药管连接至化学清洗进药母管,所述化学清洗回药管连接至化学清洗回药母管、所述反洗进水管连接至反洗水母管,所述反洗水排放管连接至反洗水排放母管,所述进水母管连接至混合反应设备的集水箱。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如上所述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的处理方法,污水先进入混合反应设备的反应区进行混凝反应,然后进入沉淀区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清水进入膜法超滤设备,由膜法超滤设备集装箱内的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组件对清水进行微滤和超滤处理,得到的净水存储在储水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一体化净水、超滤膜设备采用模块式结构,占地面积小,适应范围广,可用于应急供水亦可用于乡镇集中供水,且其投资成本比传统模式低,易于装配,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运输灵活,可随时转移,而不破坏内部结构。(发明人杜丕斌;郭崇正;陈朗达;杜建华;郑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