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0-12-25 9:15:5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1111

公开(公告)日 20201218

IPC分类号 C02F1/48; B01F13/08;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至处理箱的内部且与处理箱活动密封,位于处理箱中的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圆杆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磁杆,所述处理箱的底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端延伸至圆杆的空腔中,所述支杆与圆杆活动密封。本发明能够带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处理液与废水混合更加充分,同时也能够带动弧形橡胶圈反复升降,进而将圆杆上附着的电磁铁清理下来,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

f8a50ab32eba3e93b16405ac22dc659.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转杆(2),所述转杆(2)贯穿至处理箱(1)的内部且与处理箱(1)活动密封,位于处理箱(1)中的所述转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杆(3),所述圆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4),所述圆杆(3)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磁杆(5),所述处理箱(1)的底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杆(6),所述支杆(6)的上端延伸至圆杆(3)的空腔中,所述支杆(6)与圆杆(3)活动密封,位于空腔中的所述支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磁转子(7),所述支杆(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8),所述第二搅拌轴(8)位于第一搅拌轴(4)的下方,所述处理箱(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9)和出料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安装在处理箱(1)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密封贯穿处理箱(1)的内壁并与转杆(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正反转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套(14),位于保护套(14)中的所述圆杆(3)上固定套设有锥齿轮(15),所述保护套(14)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远离保护套(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15)匹配的伞齿轮(17),所述连接杆(16)上固定套设有卷筒(18),所述卷筒(18)上设有拉绳(19),所述处理箱(1)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横杆(20),两个所述横杆(20)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轴套(21),所述轴套(21)套在圆杆(3)上,且轴套(21)的内径大于圆杆(3)的直径,所述拉绳(19)远离卷筒(18)的一端与轴套(2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拉绳(19)缠绕在卷筒(18)上的方向相反,所述轴套(21)的侧壁设有可以活动的弧形橡胶圈(22),所述弧形橡胶圈(22)的侧壁连接有活动杆(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23),所述活动杆(26)远离弧形橡胶圈(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5),所述活动杆(26)在位于固定块(23)与活动板(25)的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24),所述活动杆(26)贯穿固定块(23)并与弧形橡胶圈(22)的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1)中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收纳盒(12),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33),所述微型电机(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收纳盒(12)为环形,且收纳盒(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匹配的环形齿条,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闭合线圈(27),多个所述闭合线圈(27)均位于环形收纳盒(12)中,且闭合线圈(27)与环形收纳盒(1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收纳盒(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棒(13),所述闭合线圈(27)位于磁棒(13)和磁杆(5)之间,所述弧形橡胶圈(22)中开设有多个安装腔,多个所述安装腔中均设有电磁铁(28),多个所述闭合线圈(27)与电磁铁(28)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开设有取料口,所述处理箱(1)的侧壁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取料口匹配的密封门(31),所述密封门(31)上设有锁扣(3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4)的内壁设有多个限位滑轮,所述拉绳(19)绕过限位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转子(7)、所述磁杆(5)与磁石(29)均采用铷磁铁,且磁石(29)的磁力大于磁杆(5)的磁力。

说明书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而在铁矿企业中,对于废水的处理尤为重要,需要将工业废水中的工业原料过滤出来,这样保证废水在排出时不会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中,在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时,由于铁屑等杂质较小,不方便对其进行过滤,而且处理速度较慢,效果较差,同时通过搅拌等方式使废水与处理液进行混合时,仅有一个搅拌轴进行单向搅拌,混合的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废水中铁屑的处理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对工业废水与处理液的混合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至处理箱的内部且与处理箱活动密封,位于处理箱中的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圆杆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磁杆,所述处理箱的底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端延伸至圆杆的空腔中,所述支杆与圆杆活动密封,位于空腔中的所述支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磁转子,所述支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第一搅拌轴的下方,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处理箱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密封贯穿处理箱的内壁并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正反转设置。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套,位于保护套中的所述圆杆上固定套设有锥齿轮,所述保护套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保护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匹配的伞齿轮,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有卷筒,所述卷筒上设有拉绳,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轴套,所述轴套套在圆杆上,且轴套的内径大于圆杆的直径,所述拉绳远离卷筒的一端与轴套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拉绳缠绕在卷筒上的方向相反,所述轴套的侧壁设有可以活动的弧形橡胶圈,所述弧形橡胶圈的侧壁连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轴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活动杆远离弧形橡胶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杆在位于固定块与活动板的之间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杆贯穿固定块并与弧形橡胶圈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套中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收纳盒,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收纳盒为环形,且收纳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匹配的环形齿条,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闭合线圈,多个所述闭合线圈均位于环形收纳盒中,且闭合线圈与环形收纳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收纳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磁石,所述闭合线圈位于磁棒与磁杆之间,所述弧形橡胶圈中开设有多个安装腔,多个所述安装腔中均设有电磁铁,多个所述闭合线圈与电磁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开设有取料口,所述处理箱的侧壁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与取料口匹配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设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内壁设有多个限位滑轮,所述拉绳绕过限位滑轮。

优选的,所述磁转子、所述磁杆与所述磁石均采用铷磁铁,且磁石的磁力大于磁杆的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电机带动圆杆转动时,带动磁杆转动,磁杆与磁转子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磁转子受到磁场的变化,开始转动,磁转子带动支杆和第二搅拌轴转动,而圆杆又能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能够带动废水更快地与处理液混合,提高处理效果;

2、第一搅拌轴转动时,能够带动废水转动,这样使得废水形成漩涡,而铁屑受到漩涡力的作用,能够向圆杆转动,进而在磁杆的磁力作用下,被吸附到圆杆上,方便后续的清理;

3、圆杆转动时,带动锥齿轮和伞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卷筒反复转动,卷筒能够拉紧或者放松拉绳,进而带动轴套升降,轴套升降时,能够带动弧形橡胶圈移动,进而能够将附着到圆杆上的铁屑刷下去,从而快速完成对铁屑的清理;

4、当磁杆转动时,微型电机带动收纳盒转动,而闭合线圈不会转动,这样闭合线圈能够切割磁杆与磁棒的磁感线,进而使得闭合线圈中产生电流,而缠绕在电磁铁上的闭合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与磁杆相互吸引,这样电磁铁带动弧形橡胶圈移动,使得弧形橡胶圈与圆杆相抵更加紧密,进而能够更充分地将圆杆上的铁屑刷走。

发明人 (李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