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1-27 11:02: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224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IPC分类号 C02F9/10; B01D5/00;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系统包括:进水泵、带加热装置的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出水罐,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水口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一支路连接进水罐的进口,第二支路连接出水罐的进口,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不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进水罐,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出水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待处理废水的有机物含量,提高有机物回收率,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泵、带加热装置的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所述进水泵与所述进水罐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水罐的出口通过所述膜装置进水泵与所述渗透汽化膜装置的进口连接,所述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冷凝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真空泵为所述渗透汽化膜装置的膜下游产生低压真空,

出水罐,所述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水口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支路连接所述进水罐的进口,所述第二支路连接所述出水罐的进口,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不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所述进水罐,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所述出水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水口管路设有水分分析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罐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一级冷凝液储罐、二级冷凝液储罐,所述一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二级冷凝器的气体进口,所述一级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一级冷凝液储罐,所述二级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二级冷凝液储罐,所述二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真空泵的进口,所述二级冷凝液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进水罐的进口,所述一级冷凝器用于冷凝有机物,所述二级冷凝器用于冷凝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冷凝器、三级冷凝液储罐,所述真空泵的出口连接所述三级冷凝器的气体进口,所述三级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所述三级冷凝液储罐,所述三级冷凝液储罐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水罐,所述三级冷凝器用于常压冷凝所述二级冷凝器未冷凝下来的气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安过滤器,所述进水泵经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进水罐的进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出水罐及所述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出水罐之间的连接管道均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5cm。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装置所用膜为透有机物膜,所述透有机物膜的成分包括聚乙烯醇、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酰胺、聚酰亚胺、高分子离聚物、壳聚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及醋酸纤维素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废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有机物成分单一、浓度高达5~30%且有机物沸点为120~250℃的高浓度有机物废水,如制药废水、化工废水以及涂料废水等,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容易对系统造成冲击。需要将有机物降解到一定程度才能处理。采用高级氧化、焚烧等方法,能耗高,成本高,且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普通精馏难以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现有技术存在采用渗透汽化(PV)膜分离技术的进行分离,这种分离技术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对废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有明显的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势,但仍存在回收效率不高,使得产物达不到排放要求或后续处理的标准的问题。此外,对于不同批次的废水,现有的工艺无法较好地判断批次反应终点,因此在批次衔接上存在操作难题。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分离回收工艺回收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泵、带加热装置的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进水泵与进水罐的进口连接,进水罐的出口通过膜装置进水泵与渗透汽化膜装置的进口连接,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气口与冷凝装置的进气口连接,真空泵为渗透汽化膜装置的膜下游产生低压真空,

出水罐,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水口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一支路连接进水罐的进口,第二支路连接出水罐的进口,第一阀门用于控制不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进水罐,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出水罐。

通过对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水进行水质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控制流向,使得不满足出水条件的废水进入进水罐重新进行处理,通过多次循环,最终使得该批次的有机废水达到出水条件。

进一步地,渗透汽化膜装置的出水口管路设有水分分析仪。该水分分析仪用于分析废水的含水率,间接指示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实现快速测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

进一步地,进水罐设有液位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液位检测装置,可以检测进水罐的水位,从而判断该批次的废水是否处理完成,作为引入下一批次的废水的信号依据。

进一步地,冷凝装置包括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一级冷凝液储罐、二级冷凝液储罐,一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二级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一级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一级冷凝液储罐,二级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二级冷凝液储罐,二级冷凝器的气体出口连接真空泵的进口,二级冷凝液储罐的出口连接进水罐的进口,一级冷凝器用于冷凝有机物,二级冷凝器用于冷凝水。

渗透汽化膜装置下游产出的混合蒸汽包括高沸点的有机物和水,采用冷凝温度不同的二级冷凝可以有效分离出有机物和水。对于分离出的高浓度有机物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对于分离出的水,其中仍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将其引入进水罐进行循环处理,防止排水造成污染,提高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此外,采用真空泵前冷凝降低了真空泵的抽气负荷,确保了真空度。

进一步地,包括三级冷凝器、三级冷凝液储罐,真空泵的出口连接三级冷凝器的气体进口,三级冷凝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三级冷凝液储罐,三级冷凝液储罐的出口连接出水罐,三级冷凝器用于常压冷凝二级冷凝器未冷凝下来的气体。

三级冷凝器采用真空泵后进行三级冷凝,即常压下冷凝,冷凝效率可达到99%,防止了真空泵前未冷凝气体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冷凝下来的液体基本符合出水罐的进水条件,故可直接引入出水罐。

进一步地,包括保安过滤器,进水泵经保安过滤器与进水罐的进口连接。对于含有悬浮物杂质的待处理废水,事先进行过滤,能提高后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进一步地,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出水罐及进水罐、膜装置进水泵、渗透汽化膜装置、冷凝装置、真空泵、出水罐之间的连接管道均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为3~5cm。由于系统中的处理过程对于温度有一定要求,因此设置保温层能够保证各阶段的废水处理步骤都能在工艺要求的温度下进行,并节省能耗。

进一步地,渗透汽化装置所用膜为透有机物膜,透有机物膜的成分包括聚乙烯醇、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酰胺、聚酰亚胺、高分子离聚物、壳聚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及醋酸纤维素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渗透汽化技术、分级冷凝及系统内全废水循环处理,回收了高浓度的有机物,提高了处理效果,有机物浓度高达90%以上,回收率达90%,处理后的废水有机物降至微生物可降解的浓度范围;2、真空泵前冷凝降低了真空泵的抽气负荷,确保了真空度,真空泵后冷凝,冷凝效率达到99%,防止了真空泵前未冷凝气体对大气造成的污染;3、通过设置水分分析仪,实现快速表征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从而判断批次反应终点,便于实现批次处理的自动衔接,实现了渗透汽化系统的运行操作简便化。

发明人 (张静;黄思远;何龙;孙斌;黄磊;姚迎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