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3.06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IPC分类号 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四水池,其特征在于,第四水池前侧固定设置第一盖板,第四水池后侧活动设置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与第一盖板配合,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拼接成遮盖部件;第一盖板上设置通孔,通孔上侧设置筒体,排水管穿过筒体及通孔,延伸至第四水池内,筒体侧面设置用于固定排水管的螺栓;其中,第四水池底部并位于排水管下方设置水槽,水槽内径大于排水管外径,排水管底部设置滤网。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可以升降,可以将清洗过程中位于池子底部的水排出,提高清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四水池(14),其特征在于,第四水池(14)前侧固定设置第一盖板(31),第四水池(14)后侧活动设置第二盖板(32),第二盖板(32)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与第一盖板(31)配合,第一盖板(31)与第二盖板(32)拼接成遮盖部件;
第一盖板(31)上设置通孔,通孔上侧设置筒体(41),排水管(5)穿过筒体(41)及通孔,延伸至第四水池(14)内,筒体(41)侧面设置用于固定排水管的螺栓(42);
其中,第四水池(14)底部并位于排水管(5)下方设置水槽(14a),水槽(14a)内径大于排水管(5)外径,排水管(5)底部设置滤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网(6)上设置若干凸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凸杆长度小于水槽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凸杆长度为水槽深度的一半。
说明书
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废水处理系统具有第一水池11、第二水池12、第三水池13及第四水池14,第一水池11与第二水池12之间设置第一过滤组件21,第二水池12与第三水池13之间设置第二过滤组件22,废水注入第一水池11,经过第一过滤组件21过滤后进入第二水池12,第二水池12内的水体经过第二过滤组件22过滤后进入第三水池13,第三水池13内水体静止后上层水体可二次利用,第三水池13内水体进入第四水池14,泵将第四水池14内水体抽出以供使用。第四水池清洗时,其底部的水应排出,以提高清洁的效果。但排水管往往是固定的,无法延伸至池底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排水管可以根据需要升降,以方便排出清洗过程中位于池底部的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四水池,其特征在于,第四水池前侧固定设置第一盖板,第四水池后侧活动设置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与第一盖板配合,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拼接成遮盖部件;
第一盖板上设置通孔,通孔上侧设置筒体,排水管穿过筒体及通孔,延伸至第四水池内,筒体侧面设置用于固定排水管的螺栓;
其中,第四水池底部并位于排水管下方设置水槽,水槽内径大于排水管外径,排水管底部设置滤网。
进一步:滤网上设置若干凸杆。
进一步:凸杆长度小于水槽深度。
进一步:凸杆长度为水槽深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可以升降,可以将清洗过程中位于池子底部的水排出,提高清洗效果。
发明人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