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112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0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洗磷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箱,第一过滤箱内部设过滤支架,第一连接管右端连通搅拌混凝箱,搅拌混凝箱顶部设有横板,横板上表面安装电机,主轴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固定杆,第二连接管右端连接沉淀箱,引流管右端连接第二过滤箱,第二过滤箱内部设活性炭吸附棉,第二过滤箱上设排水管;该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过滤网设置便于初步过滤,电机配合搅拌辊,方便使用者加入对应的絮凝剂时,能够充分的均匀搅拌,让酸洗磷化废水中的固体小颗粒与磷化物能够吸附出,沉淀箱的设置,让释放出的混合溶液中的颗粒物沉淀,第二过滤箱加设活性炭吸附棉,让污泥与含磷物被二次吸收过滤。
权利要求书
1.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箱(1)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第一过滤箱(1)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第一支撑柱(10),所述第一过滤箱(1)内部设有过滤支架(2),所述过滤支架(2)底部设有过滤网(20),所述过滤支架(2)顶部边缘处对称设有固定板(21),所述第一过滤箱(1)右端面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1),所述第一连接管(11)右端连通搅拌混凝箱(3),所述搅拌混凝箱(3)内部呈圆柱状,所述搅拌混凝箱(3)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柱(30),所述搅拌混凝箱(3)顶部设有横板(4),所述横板(4)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主轴(50),所述主轴(50)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固定杆(51),所述固定杆(51)上设有若干个搅拌辊(510),所述搅拌混凝箱(3)圆周外壁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右端连接有沉淀箱(7),所述沉淀箱(7)内部呈空心圆柱状,所述沉淀箱(7)圆周外壁中间位置靠近右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引流管(70),所述引流管(70)右端连接有第二过滤箱(8),所述第二过滤箱(8)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第二过滤箱(8)顶部上设有箱盖(80),所述第二过滤箱(8)内部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棉(81),所述第二过滤箱(8)右端面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水管(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与第一过滤箱(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第一过滤箱(1)熔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支架(2)的宽度与第一过滤箱(1)内部宽度相适配,所述固定板(21)与过滤支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1)上还设有把手(210),所述把手(210)与固定板(21)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30)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数量上至少有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柱(30)与搅拌混凝箱(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柱(30)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10)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通过螺栓与搅拌混凝箱(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通过螺栓与横板(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51)与主轴(50)焊接固定,所述搅拌辊(510)呈等间距分布,且数量上至少有四个,所述搅拌辊(510)与固定杆(51)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6)上还设有阀门(60),所述阀门(60)与第二连接管(6)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6)与搅拌混凝箱(3)熔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80)与第二过滤箱(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棉(81)呈等间距分布,且所述活性炭吸附棉(81)与第二过滤箱(8)内壁粘接固定。
说明书
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洗磷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磷化处理工艺容易产生废水,废水在排放前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现有技术中,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中污泥排不干净或含磷物处理过滤不彻底,排放污染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酸洗磷化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第一过滤箱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设有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底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支架顶部边缘处对称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过滤箱右端面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右端连通搅拌混凝箱,所述搅拌混凝箱内部呈圆柱状,所述搅拌混凝箱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支撑柱,所述搅拌混凝箱顶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主轴,所述主轴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若干个搅拌辊,所述搅拌混凝箱圆周外壁上靠近底部位置设有与内部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右端连接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内部呈空心圆柱状,所述沉淀箱圆周外壁中间位置靠近右端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右端连接有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呈空心状,所述第二过滤箱顶部上设有箱盖,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设有若干个活性炭吸附棉,所述第二过滤箱右端面上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排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一过滤箱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过滤箱熔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柱加设,便于提高第一过滤箱位置,便于废水进入到后面处理箱中。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支架的宽度与第一过滤箱内部宽度相适配,所述固定板与过滤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固定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过滤支架配合过滤网,便于初次进行过滤大颗粒物,固定板便于将过滤支架固定在第一过滤箱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柱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数量上至少有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搅拌混凝箱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柱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柱的高度,第二支撑柱矮于第一支撑柱,方便第一过滤箱中的混合物进入到搅拌混凝箱。
作为优选,所述横板通过螺栓与搅拌混凝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螺栓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主轴焊接固定,所述搅拌辊呈等间距分布,且数量上至少有四个,所述搅拌辊与固定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搅拌辊便于充分搅拌内部的混合溶液,加入絮凝剂,便于使酸洗磷化废水中的含磷物净化吸附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还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第二连接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搅拌混凝箱熔接固定,阀门闭合方便搅拌混凝箱中混合液更好的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箱盖与第二过滤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棉呈等间距分布,且所述活性炭吸附棉与第二过滤箱内壁粘接固定,活性炭吸附棉最后的吸附过滤,让混合溶液过滤更干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过滤网设置便于初步过滤,过滤支架便于使用者手动拿出清理,方便下一次过滤,搅拌混凝箱中安装电机,电机配合搅拌辊,方便使用者加入对应的絮凝剂时,能够充分的均匀搅拌,让酸洗磷化废水中的固体小颗粒与磷化物能够吸附出,沉淀箱的设置,便于将搅拌箱中释放出的混合溶液中的颗粒物沉淀,第二过滤箱加设活性炭吸附棉,进行二次过滤,让污泥与含磷物被二次吸收过滤。
发明人 (张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