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氨氮废水的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3-2 9:42: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5.07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框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缆绳,所述缆绳的底端设置有膜分离装置,膜分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氨氮废水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的都是单种方法进行处理,导致了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同时降低了氨氮废水的净化效率的问题。

4.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水泵(3)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外框(1)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9),所述转轮(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缆绳(10),所述缆绳(10)的底端设置有膜分离装置(11),所述膜分离装置(1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12),所述外框(1)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13),所述外框(1)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器(15),所述排水管(14)的另一侧设置有蝶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装置(11)包括外架(111),所述外架(111)的外表面顶部与缆绳(10)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架(111)的一侧与滑动杆(12)的一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架(111)的内表面设置有气水分离膜(112),所述外架(11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111)的内表面与气水分离膜(112)的四周之间为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13)包括加料框(131),所述加料框(131)的内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132),所述液压伸缩杆(1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33),所述加料框(131)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连接座设置有转板(134),所述转板(1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5),所述加料框(13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斗(1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134)的一端通过连接座与加料框(131)的内表面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35)与转板(134)的数量均为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的一端与外框(1)的内表面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2)的另一端与外框(1)的内表面另一侧之间为滑动连接。

说明书

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的用于氨氮废水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的都是单种方法进行处理,导致了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同时降低了氨氮废水的净化效率,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具备可以通过膜分离与MAP沉淀法对于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增加处理的效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氨氮废水大多只通过一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以通过膜分离与MAP沉淀法对于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增加处理的效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外框的外表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缆绳,所述缆绳的底端设置有膜分离装置,所述膜分离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外框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所述外框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侧设置有蝶阀。

优选的,所述膜分离装置包括外架,所述外架的外表面顶部与缆绳的底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架的一侧与滑动杆的一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外架的内表面设置有气水分离膜,所述外架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外架的内表面与气水分离膜的四周之间为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框,所述加料框的内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加料框的内表面一侧通过连接座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加料框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斗。

优选的,所述转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座与加料框的内表面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转板的数量均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外框的内表面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外框的内表面另一侧之间为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膜分离装置与加料装置,实现可以通过膜分离与MAP沉淀法对于不同浓度的氨氮废水进行处理,增加处理的效果,在使用时,先判断氨氮废水的浓度,当浓度较高时,启动电动机,通过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轮将缆绳进行拉动,使得膜分离装置向上移动,再通过水泵将外界的氨氮废水抽入到外框的内部,再启动液压伸缩杆,使得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伸长,将通过推板将转板进行分离,使得加料框内部的磷盐和镁盐掉落在废水中,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生成磷酸铵镁(MAP),除去废水中的氨氮;当浓度不够高时,通过电动机控制膜分离装置位于外框的底部,使得密封垫与外框的底部紧密接触,再通过水泵进行抽水,使得氨氮废水进入到外框的内部一侧,在外框的内部另一侧加入酸性水溶液,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那么废水中的离子氨NH4+,就变为游离氨NH3,并经原料液侧介面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压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进入吸收液,迅速与酸性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铵盐,最后可以打开蝶阀,通过排水管进行排出。

发明人 (曾成珠)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