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

发布时间:2021-3-11 11:58: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423

公开(公告)日 20210126

IPC分类号 C02F9/10; C02F103/18; C02F101/30; C02F101/20; C02F101/14; C02F10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烟道依次连通的锅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低温浓缩单元、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及烟囱;吸收塔底部与一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相连通;脱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浓缩单元相连通,低温浓缩单元与一废水调节池相连通,脱硫废水经低温浓缩单元进行浓缩进入废水调节池;废水调节池底部与一污泥处理单元相连通,废水调节池依次与高密度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单元、纳滤单元及蒸发结晶单元连通,高密度沉淀池底部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烟气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废水进行浓缩、调节pH去除杂质离子、沉淀、过滤、纳滤、蒸发结晶,分离出可回收的高品质工业盐和淡水。

7.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烟道依次连通的锅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低温浓缩单元、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及烟囱;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底部与一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浓缩单元相连通,所述低温浓缩单元与一废水调节池相连通,由石膏浆液脱水单元分离的脱硫废水经低温浓缩单元进行浓缩后进入所述废水调节池;所述废水调节池底部与一污泥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口与一高密度沉淀池相连通;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口依次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单元、纳滤单元及蒸发结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浓缩单元位于所述电除尘器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间的烟道内,包括喷淋管、集水管及浓缩水箱,所述浓缩水箱分别与所述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废水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烟道内,并通过一循环泵与所述浓缩水箱相连通;所述集水管顶端与所述烟道相连通,所述集水管底端通入所述浓缩水箱,所述喷淋管喷出的废水经所述集水管进入所述浓缩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混合区和絮凝区的一侧,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废水调节池相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区和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相接通,从所述沉淀区底部排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所述絮凝区,另一部分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内设有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循环喷淋装置通过一循环泵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底部相连通,利用其内的脱硫浆液进行循环喷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一级多介质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单元包括多级纳滤膜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上方设有药剂投加模块,可向所述混合区投加软化药剂、絮凝剂及有机硫,向所述絮凝区投加助凝剂;所述混合区设有用于搅拌混合的第一搅拌机,所述絮凝区设有用于搅拌混合的第二搅拌机;所述沉淀区顶部设有至少一排斜管,所述沉淀区的底部呈锥型。

说明书

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电力结构方面以燃煤机组火力发电为主,并且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仍将保持燃煤发电的主导地位。控制以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

湿法脱硫是火电厂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烟气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污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含盐量高,硬度高,氯离子含量高,COD、氟化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特点。随着国家对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超低排放和近零排放的要求,以及工业用水价格的不断攀升,火电厂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收利用已经迫在眉睫。鉴于环保需求和节水要求,实现脱硫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成为脱硫废水治理的趋势,将脱硫废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以固体形式排出电厂处理或将其回收利用,产出的淡水进行重复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采用“预处理+浓缩减量+末端固化”的工艺路线,但是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回收率低,系统运行不稳定,产出的淡水品质不高,浓缩减量常用的蒸发结晶技术能耗较高、膜法减量技术易污堵,造成运行成本的增加、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多级加药预处理技术中的中和、软化、絮凝、沉淀、澄清等工艺分级多次进行,存在工艺流程长、药剂投加量大、构筑物多、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对脱硫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分和结晶盐的分离与资源化回收利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烟道依次连通的锅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低温浓缩单元、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及烟囱;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底部与一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浓缩单元相连通,所述低温浓缩单元与一废水调节池相连通,由石膏浆液脱水单元分离的脱硫废水经低温浓缩单元进行浓缩后进入所述废水调节池;所述废水调节池底部与一污泥处理单元相连通,所述废水调节池的出水口与一高密度沉淀池相连通;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口依次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单元、纳滤单元及蒸发结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浓缩单元位于所述电除尘器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间的烟道内,包括喷淋管、集水管及浓缩水箱,所述浓缩水箱分别与所述石膏浆液脱水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废水调节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烟道内,并通过一循环泵与所述浓缩水箱相连通;所述集水管顶端与所述烟道相连通,所述集水管底端通入所述浓缩水箱,所述喷淋管喷出的废水经所述集水管进入所述浓缩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位于所述混合区和絮凝区的一侧,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废水调节池相连通;所述沉淀区底部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区和所述污泥处理单元相接通,从所述沉淀区底部排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所述絮凝区,另一部分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内设有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循环喷淋装置通过一循环泵与所述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底部相连通,利用其内的脱硫浆液进行循环喷淋。

进一步地,所述多介质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一级多介质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纳滤单元包括多级纳滤膜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沉淀池上方设有药剂投加模块,可向所述混合区投加软化药剂、絮凝剂及有机硫,向所述絮凝区投加助凝剂;所述混合区设有用于搅拌混合的第一搅拌机,所述絮凝区设有用于搅拌混合的第二搅拌机;所述沉淀区顶部设有至少一排斜管,所述沉淀区的底部呈锥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废水浓缩高效节能。利用除尘器后的全烟气量所携带的低温余热进行废水浓缩,烟气总热值较高、浓缩能力强,在低烟温、低负荷的运行状态下,整个系统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的运行,高效节能。

(2)降低运行成本。烟气低温余热浓缩单元利用烟气余热,无需外加热源,经烟气低温余热浓缩后的废水量降低,可以减少后续废水调节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药品投加量,降低了运行成本。

(3)实现水分和结晶盐的高品质回收利用。浓缩后的脱硫废水经废水调节池、高密度沉淀池和多介质过滤单元的处理能够大幅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离子、悬浮物、硬度、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氟化物等污染物含量,经纳滤分离-蒸发结晶处理后能够产出高纯度的工业盐和高品质的淡水,实现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

发明人 (麻晓越;刘海洋;谷小兵;白玉勇;刘维华;李叶红;)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