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2-4-27 9:25: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容器、污水处理容器内的复合填料、污水处理容器外部的磁场发生装置,所述污水处理容器下部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孔,上部设有出水口和出气孔,所述的复合填料结构共三层,内部为金属导体,中层为保护层,外层为载体层,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螺线圈、变频器、调压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交变磁场与复合填料内部金属的电磁感应热效应产生局部高温,实现了高效提升生物活性,强化微生物处理能力,显著降低了低温污水处理的基建与运行成本。

1650938088.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容器(5)、污水处理容器(5)内的复合填料(2)、污水处理容器(5)外部的磁场发生装置,所述污水处理容器(5)下部设有进水口(1)和进气孔(10),上部设有出水口(7)和出气孔(6),所述的复合填料(2)结构共三层,内部为金属导体(2-1),中层为保护层(2-2),外层为载体层(2-3),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螺线圈(4)、变频器(8)、调压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2-1)材料为碳钢,所述金属导体(2-1)尺寸为2-10mm;所述保护层(2-2)包裹着内部金属导体(2-1),所述保护层(2-2)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所述保护层(2-2)厚度为2-10mm;所述载体层(2-3)材料为聚氨酯,所述载体层(2-3)厚度为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容器(5)下部设有用于支撑复合填料(2)的带孔承托层(3),所述孔的直径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圈(4)、变频器(8)、调压器(9)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圈(4)的高度≥污水处理容器(5)内复合填料(2)的高度。

说明书

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秋冬季节污水水温低于10℃的现象,造成微生物活性降低甚至硝化、反硝化等过程停止,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生化过程使出水水质无法达标。随着低温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我国水处理工作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就应用而言,部分北方寒冷地区的低温污水处理一般采用降低污泥负荷、增加污泥回流量、增加污水停留时间或加热保温措施等方法来保证秋冬季污水处理出水达标,这些传统措施在耗费高额工程成本和维护费用的同时仍无法避免微生物的效率局限性及其生态学风险,同时,微生物强化的方法在应用中局限较大,低温污水总氮稳定达标的问题仍不能较满意地解决。因此,需要一种低耗高效的方法提升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活性以此增强污水处理生化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以实现在低温条件下低耗高效的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强污水处理生化过程,提升污水处理效果,降低低温污水处理的基建与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感应热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容器、污水处理容器内的复合填料、污水处理容器外部的磁场发生装置,所述污水处理容器下部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孔,上部设有出水口和出气孔,所述的复合填料结构共三层,内部为金属导体,中层为保护层,外层为载体层,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螺线圈、变频器、调压器。

所述金属导体材料为碳钢,所述金属导体尺寸为2-10mm,此项设置用于与交变磁场产生电磁感应热效应从内部供热,实现局部高温,为微生物创造适宜微环境。

所述保护层包裹着内部金属导体,所述保护层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所述保护层厚度为2-10mm,此项设置用于保护内部金属导体不被水流与微生物腐蚀。

所述载体层材料为聚氨酯,所述载体层厚度为5-20mm,此项设置用于为微生物创造生存空间。

所述污水处理容器下部设有用于支撑复合填料的带孔承托层,所述孔的直径为0.5-1mm,进水口与进气孔位于承托层下。

所述螺线圈、变频器、调压器串联连接,此项设置用于通过调压器调节螺线圈内磁场强度大小,通过变频器调节螺线圈内部磁场的交变频率。

所述螺线管的高度≥污水处理容器内填料的高度,此项设置用于保证复合填料完全处于交变磁场中,各复合填料都可产生局部高温微环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交变磁场与复合填料内部金属导体的磁感应热效应创造了填料局部高温的微环境,显著提升了微生物活性,提高了生化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增加污泥回流量、增加污水停留时间、加强保温措施、整体加热污水措施相比极大降低了低温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与基础建设;

3、本实用新型工程改造方便,无需在水中安装设备,设备运行安全。

(发明人:吴咏敬;董平;王士洋)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